北京:义务植树40年面貌大改变

2021-04-19 02:43胡利娟
中国科技财富 2021年3期
关键词:美化植树义务

文/本刊记者 胡利娟

3月12日是中国植树节。今年是全民义务植树开展40周年。3月11日,记者从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了解到,40年来,首都义务植树运动坚持大地植绿,心中播绿,助力北京的生态环境面貌极大改善,植绿、爱绿、护绿的生态文明意识已在全市蔚然成风。

美化家园,40年播绿2.1亿株

把时间拨回到1981年12月1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从那时起,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成为了每个华夏儿女的光荣义务。

40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率先垂范,年年带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为北京的生态建设贡献力量。

同时,首都各界也通过植树造林、林木绿地认建认养、建纪念林种纪念树、义务绿化宣传和以资代劳等不同方式,踊跃参与植树播绿,市民百姓全员动手美化家园。

作为首都全民义务植树日,每年4月的第一个周末,从城市到乡村,上百万市民走出家门,植树栽花、认养树木、抚育林木、清理绿地,以多种形式履行植树义务,共建绿色家园。

据统计,义务植树运动开展40年来,北京已有超过1亿人次通过各种形式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植树2.1亿株。

共建共享,绽放生态文明之花

在北京绵延的浅山区、延庆呼啸的风沙口、绿化隔离地区、城市公园和单位庭院……一切亟待绿化美化的区域都是义务植树的战场,哪里需要就把树种到哪里。

40载接续播绿。首都人民用自己的辛勤汗水平定了风沙,染绿了原野,装点了街巷,为城市渲染出最美的生态底色。

据了解,从开展义务植树前的1980年到2020年底,北京市森林覆盖率由12.83%提高到44.4%,森林蓄积量达到2520万立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由20.08%提高到48.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6.5平方米。

在大地播种的是片片林海,在心中点亮的是绿色之光。丰富多彩的义务植树活动,为首都带来的不仅是生态环境的全面优化,更促进了人们生态文明意识的大幅提升。

40年来,各类绿化美化创建活动在京华大地蓬勃开展,全市创建首都森林城镇30个,首都绿色村庄1026个,新增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单位6718个、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社区511个。单位庭院生机盎然,社区家园温馨和谐,绿色村庄风景如画,身边增绿,共建共享,绿化美化创建工作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绿色获得感。

不仅如此,在首都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发展的历程中,还涌现出了一大批热爱绿化事业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40年来,北京累计荣获全国绿化劳动模范、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称号65人,全国绿化奖章307人,全国绿化模范先进集体70个,全国绿化模范单位46个。

四季尽责,绘就北京生态底色

义务植树,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理念,真正带到首都市民身边。

近年来,为了让市民植树尽责更加便利,首都不断细化八大类37种尽责形式,形成了“春植、夏认、秋抚、冬防”四季尽责的北京品牌,变一季植树为全年尽责。

此外,北京还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建设,目前已经建成国家、市、区、街乡和社村等五级基地25个。并打通了尽责惠民的“最后一公里”,让市民可通过“首都全民义务植树”公众号和首都全民义务植树网实现全媒体预约、咨询和捐资。85家园艺驿站,已成为提升市民园艺水平、体验绿色生活方式的绿色家园。

大地植绿、心中播绿。全民义务植树的开展,在京华大地树立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观,营造了人人关心绿化、支持绿化、参与绿化的良好氛围。

猜你喜欢
美化植树义务
迷彩色在通信基站天线美化中的应用探析
植树真快乐
幸福的人,有一项独特的义务
美化語についての一考察
美化語についての一考察
三十载义务普法情
美化生活
跟踪导练(一)(4)
“良知”的义务
植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