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社区美学蓝图 彰显天府文化印象

2021-04-19 21:00中共成都市成华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先锋 2021年3期
关键词:文创公园社区

中共成都市成华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成都提出在“十四五”时期要加快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全面增进民生福祉。成华区坚持“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聚焦“成于中优,华在文商”工作主题,注重文商旅融合发展,把文化传承、场景营造作为比较优势,构建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城市新空间,打造高品质生活环境和绿色低碳生活圈,描绘社区生活美学新蓝图,丰富拓展天府文化成华表达。

抓住三大环节,打造社区环境“景之美”

“一街一特色、一景一格局”,塑造街区之美。大力推进城市空间形态和功能品质同步优化,做优街区形态,继滨河商业街、望平坊、香香巷、永立星城都商巷情景街、地堪路咖啡文化街,建设路、致强路、和美、鲁能城、下涧槽公园城市示范街区后,建成开放猛追湾市民休闲街区滨江慢行街区,加快打造东郊记忆艺术街区、新华坊等特色街区,塑造文旅场景、魅力街景和亮丽夜景,充分提炼“最可爱”熊猫文化、“最时尚”工业文明、“最神秘”古蜀文明、“最成都”市井文化,让历史的痕迹与现代的发展互相交融,让老生活区焕发新生机。

“一社一品牌、一院一格调”,塑造院落之美。加强公园形态和城市空间的有机融合,推进以屋顶、桥柱、桥体、墙体、驳岸为重点的立体美化工程,以“街区制”理念全力改善420社区、82新区院落等背街小巷整体风貌,增加文化功能和开敞空间,植入文化、旅游、体育、教育等业态,创建“钱币文化”、“沙河文化”、“客家文化”示范院落,完善配套、整合资源、提升品质、塑造特色,打造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集的城市地标,促进文商旅城融合发展。

“一区一主题、一房一韵味”,塑造边角之美。深刻领会公园城市深刻内涵,扎实开展城市更新改造,广泛应用空间美学,开展老小区有机更新,对墙体立面、活动区域、公共设施等影响居民生活品质的“边边角角”进行改造。以绿植、景观、雕塑等街头小品、LOGO等从视觉、听觉、触觉上全方位塑造特色。下涧槽“坊间·机车记忆”怀旧休息区、和顺“幸福号帆船”文创活动区、望平“滨河路”国际休闲区,河畔工业风、大熊猫彩绘楼和彩绘树等网红打卡点位,让老旧小区空间“活化再生”,满足居民对有历史温度、美好记忆的根源性文化需求。

实施三大行动,彰显社区文明“情之美”

强智提能行动促治理,塑造风尚之美。探索符合超大中心城市社区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举措、新路子,打造了“守望新鸿”、“青龙家空间”、“槐香邻里中心”、“万晟‘e家”等数字智慧社区,统筹协调人财物及专业力量支持,通过组织发动社区全民参与自治、建设、服务,广泛撬动居民投工投劳,构建共组织、共管理、共发展的“熟人社区”智慧共同体,拓展社区共建广度,营造休闲社交新场景,提升幸福体验感。依托“e家”、“e安”、“e服”唤醒居民的乡愁,吸引党建圈、楼栋圈、社企圈参与公益性活动,形成决策共谋、共建共管、效果共评机制,传递小区新风尚新活力。

增花添彩行动提品质,塑造风景之美。聚焦提升城市生态基底、生态品质、生态价值,统筹推进“全域绿化、空间美化、景观亮化、内涵优化、价值转化”,全面抓好12个公园、200公里绿道、10万平方米立体绿化、100万平方米城市绿地建设,打造9个公园城市示范片区和10个公园城市示范街区,大力推动“绿道+”、“公园+”、“生态+”策略,持续完善五级绿化体系,新投用5个市政公园、50条幸福社区绿道和5.6万平方米小游园微绿地,建成区绿地率提升至45.7%。打造社区“公园生态休憩场景”,以文旅增韵提升城市气质。

活力倍增行动强服务,塑造生活之美。构建“街道+社区+邻里”三级平台,精品打造“东街会客厅”、“望平生活家”、“睦邻帮生活服务”、“邻里民情驿站”、“居民说事吧”等平台,链接虹慧云池、长虹、电信、移动等实力产业集团,以资源换资本、以资本换服务,引入社會组织,整合执业律师、医师、咨询师等专业力量,为居民提供便捷专业社区服务,开展“微风行动”、“义仓”、“睦邻帮”等社区志愿者活动,构建全时、全域、全龄、全能社区服务体系,创建“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社区,推动大事办成、小事办实、急事办妥、难事办好,让居民分享城市生活的爱与情。

紧跟三大态势,聚焦社区发展“文之美”

紧跟国际化传播态势,注重品牌特色美。按照“商旅生态型国际社区”规划,推进“产业生态圈”、“品质生活圈”融合发展,着力打造一流国际化社区。培华路打造电子科大全球校友会“银杏咖啡”品牌举办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建设路引入主题餐吧、博物馆等特色空间形成“JOY沙河里”品牌,亚光路打造“工业之路博物长廊”主题民宿品牌服务国际旅游等,满足社区中外居民和企业的多样化服务需求。开展文创IP营销,充分发挥功夫动漫、匹克体育等文创IP资源优势,借助其知名IP和名人效应,开展宣传推广,彰显成华形象。

紧跟文旅商融合态势,注重消费体验美。高品质建设“2+11”特色街区,加快打造12条沿锦江“平行内街”、“垂直子巷”,一环路成华段市井生活圈初具雏形。通过培育夜间经济、后街经济、假日经济等新兴消费业态,提档升级商贸、文化、康养等服务业,积极打造现代服务业“3+3”产业体系和“三轴八圈”空间格局。构建文化消费新聚落,聚焦彰显“市井生活”、“文创潮玩”、“时尚潮流”、“城际商旅”等文化特质,持续开展天府熊猫塔灯光秀、文创集市、银杏节、购物节等主题节会活动,构建可阅读可感知可欣赏可参与可消费的文化生态,促进消费扩量提质。

紧跟项目招引营销态势,注重文化服务美。签约引进百亿级“discovery化人国际探索世界”等产业项目,开工建设西部文创之芯等一批精品文创项目,积极推进特色园共享农庄等一批绿色旅游项目,以营造文化场景提高消费品味,聚合繁星戏剧村、合纵壹现场等品牌联手打造成都“百老汇”。高水平实施文艺体验新空间建设、体育运动新场景营造等项目,打造社区文化生活美学馆、特色体育运动公园等文化空间,全面实现11个街道文化活动中心提档升级。建成综合实体书店、阅读美空间、阅读微空间60个,创作“表达成华”主题文艺作品100个,打响成华城市形象系列“营销战”,持续推动天府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猜你喜欢
文创公园社区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陶溪川文创街区
社区大作战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在公园里玩
3D打印社区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一见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