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RTK在水泥厂场平边坡工程中的应用

2021-04-20 12:37田书军童锦翔
水泥技术 2021年2期
关键词:石方挖掘机土方

田书军,童锦翔

1 概述

边坡工程施工一般是利用全站仪进行放样,在放样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不能通视的情况,需进行数次倒站才能确定边坡底口线,再由底口线标高计算上口线的大概位置。该计算过程繁琐且容易出错,再加上工地地形复杂,边坡上口线定位往往不够精确。对于刚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若要熟练掌握操作全站仪的技能,往往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和精力进行练习。对于需要进行多台段处理的高边坡工程而言,如果利用全站仪辅助放样,测量工作将更加繁琐,施工精度也更难以保证,边坡工程量、施工质量、工期、施工成本等也难以控制。

以某水泥厂场平项目为例,该项目挖方量>100×104m3,施工区域占地约78×104m2,地形复杂,设计台段较多且不同台段高差较大,边坡工程量大。边坡台段设计要求:土方边坡台阶高度8m,安全平台宽3m,坡度1:1;石方边坡台阶高度12m,安全平台宽度3m,根据各区域设计要求,坡度有65°(1:0.466)、45°(1:1)等几种。边坡施工图见图1。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项目施工放样选用了上海华测I70-Ⅱ惯导版GPS-RTK测量设备,极大地提高了场平施工放样工作效率及施工精准度,同时大大减少了辅助用工,尤其是在边坡工程施工阶段,用工优势明显。

2 GPS-RTK测量设备功能和操作流程

上海华测I70-Ⅱ惯导版GPS-RTK测量设备的电台辐射范围广,定位精度高,接收卫星信号强,具备点测量、点放样、线放样、面放样、CAD图放样等功能,仪器架设、设置简单,手簿操作简便,即便是刚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也能熟练操作。本项目在边坡工程施工过程中,主要使用了该设备的线放样功能。

项目放样前,首先进行GPS-RTK设备的架设、点校正或基站平移等准备工作;再在手簿上打开线放样功能,创建某段边坡的设计底口线,对这段底口线进行放样;最后通过观察手簿上显示的数据(手簿线放样功能界面会显示该点距底口线距离及该点填挖情况)确定上口点。比如设计1:1的边坡,只需找到开挖深度等于移动站到底口线距离的点即可(例如某点开挖深度为10m,距底口线也为10m,此点就是1:1边坡的上口点),这个点就是底口线对应的某个上口点,用同样的办法可以确定其他上口点。在选点时,地形突变的地方选点密一些,地形平坦的地方选点疏一些,最后用线将点连起来,撒上白灰作标记,然后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安排机械施工。

3 土方边坡的处理

3.1 土方低边坡的处理

利用GPS-RTK设备的线放样功能,按上述方法确定出拟开挖边坡的上口线。施工时派一名工人到边坡上方指挥挖掘机司机沿着上口线开挖。由于开挖处台段较低,挖掘机站位在底口位置附近,挖掘机臂长足以开挖修整全段边坡。

土方低边坡施工时,前期用GPS-RTK设备实时跟踪测量边坡是否超挖或欠挖,待形成符合设计要求的标准坡面后,再要求施工人员按此标准修整边坡,每间隔一段时间检验一次施工质量,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土方低边坡施工示意图见图2。

3.2 土方高边坡的处理

图1 边坡施工图

图2 土方低边坡施工示意图(挖掘机一次开挖成形)

土方高边坡按设计要求需留设数个安全平台,本项目土方边坡挖方区设计边坡坡度均是1:1,安全平台宽3m。

对于需要留设安全平台的高边坡施工,应自上而下逐层施工。先根据图纸资料计算出最上层安全平台的底口线及设计标高,在此基础上,利用GPS-RTK设备,再参考最上层安全平台的底口线位置,确定最上层边坡的上口线,现场撒白灰作标记后安排施工。

最上层边坡施工完成后,由图纸计算出第二层安全平台的底口线及设计标高,在此基础上,利用GPS-RTK设备,再参考第二层安全平台的底口线位置,确定第二层边坡的上口线,现场撒白灰作标记后安排施工。

最后一层边坡施工时,根据图纸上底口线坐标数据及设计标高,利用GPS-RTK设备确定最后一层边坡的上口线,现场撒白灰作标记后安排施工。

施工时,挖掘机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并处理边坡,每开挖一层,即完成一层的边坡处理,避免遗留问题。如果地形条件允许,可以修便道用汽车外运所挖土方,以提高施工速度,降低挖掘机反复倒运的成本。如果地形条件不允许,就自上而下逐层倒运。边坡开挖时应注意开挖深度和开挖宽度,既不破坏边坡,又能为挖掘机修整边坡创造良好条件,此时应用GPS-RTK设备实时跟踪测量,控制开挖宽度。

每一分层开挖完成,挖掘机工作平台形成,紧接着进行边坡修整工作,一边修整边坡,一边用GPS-RTK设备跟踪测量,确保修整好的边坡坡度达到设计要求,然后再进行下一台段的开挖及边坡修整。

按上述方法依次逐层施工,即可高质量完成高边坡的施工。土方高边坡施工示意图见图3。

图3 土方高边坡施工示意图(挖掘机分层开挖成形)

4 石方边坡的处理

4.1 陡边坡的削坡

项目现有场平区域的某处岩石边坡,原边坡角为80°(1:0.176),存在坍塌风险,计划爆破削坡至65°(1:0.466),采用目前穿孔爆破施工工艺,可直接用潜孔钻机穿凿65°倾斜孔,然后实施爆破作业。

首先实测施工区域地形,利用CAD软件及南方CASS软件制作地形图,对拟需处理区域进行系统设计,确定底口线坐标数据;再按坡度要求用GPS-RTK设备实地确定上口线;根据设计好的光面爆破参数沿上口线布孔,如有需要可布设多排孔,最后一排孔实行光面爆破。

石方边坡爆破削坡施工示意图见图4。

4.2 陡边坡削至缓边坡

临近厂前区另有一块岩体区域,原坡度角为80°(1:0.176)左右,现考虑后期绿化的需要,拟将陡坡削为45°(1:1)缓坡。利用现有穿孔爆破潜孔钻机,无法直接完成45°倾斜孔施工,考虑使用穿凿多排不等深垂直孔的方式爆破清渣,形成边坡。

图4 石方边坡爆破削坡施工示意图

首先对施工区域进行地形测量,利用CAD软件及南方CASS等软件制作地形图,对需要处理的区域进行设计,确定底口线坐标数据,利用GPSRTK设备确定施工区域上口线的位置;再根据底口线和上口线的相对位置,利用GPS-RTK设备布设多排不等深垂直孔,孔底设计在一个坡面上,潜孔钻机按设计深度穿孔;最后爆破清渣形成边坡。

石方陡边坡爆破降坡施工示意图见图5。

图5 石方陡边坡爆破降坡施工示意图

5 路堑边坡的处理

本项目厂区道路长>20km,工程量较大,存在不少土石方路堑,此处仅介绍石方路堑边坡施工。石方道路的设计要求是1:1边坡,道路宽9m,两侧水沟各宽1m,人行道宽1m,路槽宽共12m。

按照图纸设计,路槽两侧边线即为边坡施工底口线,先利用GPS-RTK设备确定两侧道路边坡上口线;然后根据路槽设计标高及边坡设计坡度,利用GPS-RTK设备布孔,每个孔上标明设计孔深,严格按要求进行穿孔作业;穿孔完成后,实施爆破作业,由挖掘机清渣形成路槽及边坡。

石方路堑边坡施工示意图见图6。

图6 石方路堑边坡施工示意图

6 结语

本项目将GPS-RTK测量设备应用到水泥厂场平工程的边坡施工实践中,操作方法简单实用,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施工质量。另外,此设备在地质灾害、绿色矿山建设、矿山生态恢复各项工作中的边坡治理方面也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猜你喜欢
石方挖掘机土方
路基石方爆破降低炸药消耗量研究
浅谈蓄水池土方填筑施工
“钢铁巨兽”超级挖掘机
探析石方路基质量控制及施工工艺
浅析建筑施工中土方填筑与压实技术
浅谈市政工程深基坑土方开挖施工工艺
静爆开挖桩基石方的技术应用探讨
露天采矿挖掘机的维修保养
土方计算在工程实例中的应用
浅谈高速铁路高边坡石方爆破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