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智能制造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双高”建设实施路径

2021-04-20 12:17刘文军罗颖栾咏红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1年7期
关键词:校企融合双高工匠精神

刘文军 罗颖 栾咏红

摘要:高职教育与地方产业的发展关系紧密。高职学校办学中围绕智能制造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配的人才相关探索与实践正成为教育和产业圈共同研究的重点。探索在当前智能制造发展背景下,从育人理念、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建设以及社会服务等方便给出了构建高水平优质新工科高职院校的路径与方法。

关键词:“双高”建设;人才培养;校企融合;工匠精神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07-0122-03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孕育兴起,信息化与工业化加速融合,智能制造成為产业发展重要突破点。经过多年的发展,到2020年上半年,苏州已成为全国第一大工业城市。然而不足的是,苏州制造业整体仍处于价值链中低端,创新能力不够强,产品竞争力偏弱,高端供给不足等问题。多年来产业界积累的实践人才不足、高技能人才缺乏愈发突出。如何抓住成功申报江苏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院和专业建设计划”的契机,围绕苏州市制造强市战略,高标准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培养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人才,满足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成为当前的迫切要求。

1 高职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高职教育近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与产业的深度衔接上仍然面临诸多典型问题:

1.1 人才供给不能支撑地方经济的发展要求

高职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和区域性特征,以就业为导向,与区域经济之间关系密切。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在高教性和职教性的有机统一下合理定位,以培养服务区域和行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业技术技能人才为己任。随着近年来苏州市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对人才的渴望愈发迫切,2020年7月发布人才新政4.0版,建立更加立体化的人才政策。招才引才的同时,对本地化高职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1.2 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产业变革要求

当前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填鸭式的传统授课模式在新形势下实践性导向的人才培养遭遇瓶颈。一方面,创新驱动的企业举步维艰,另一方面,创新型人才极度匮乏,人才结构性短缺现象愈加明显。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塑造的新产业、新的生产制造模式将会取代传统“流水线”式的制造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改善人才培养模式亟待解决。

1.3 社会服务水平不匹配经济转型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高职院校应当积极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的深层融合互动机制,建立企业出题、团队结题、教学成果进课堂的深度产学研融合体系。苏州地处苏南,毗邻上海,是三角区域的核心城市,区位优势突出。高职院校应秉承开发创新理念,将自身建设积极融入地区经济发展中,与产业密切互动,持续提升自身社会服务能力,从而提升办学水平。

2 智能制造背景下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路径

2.1 将“我在乎你”的教育理念贯穿到育人的各环节

1)更加突出“德育”工作

更加重视“德育”工作,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在课堂教学、课后拓展、实习实践的多个环境中引入德育元素,校内外育人主体共同努力,建立更加立体化的德育培养机制和体系。探索更加生动和落地的“德育”教育案例,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要更加重视和突出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更加重视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的培养。

2)大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强化工程思维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在强调技术技能同时,强调创新思维、人文素养。培养学生持续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引导学生终生学习、自主学习、泛在学习的习惯、意识和能力。建立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课程思政”体系,强化以“德育为本”的育人理念。加强相关课程开设,以素养导向的课程设计。将培育指标与具体课程相结合,分阶段、分步骤,科学推进。

2.2 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结构

高水平职业院校要敢于担当,主动配合和融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时俱进,积极设立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前瞻性专业,不断拓展和提升现有专业的内涵,构建动态的专业调整机制。

1)瞄准产业需求,加强重点领域人才培养和供给

高水平职业院校应当紧扣地区经济发展特点,找准自身定位,彰显特色,更好地服务“互联网+”行动、《中国制造2025》等时代要求。苏州市智能制造类企业众多,特别是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迫切。自2016年起,紧跟地方发展转型的需要,学院增设了工业机器人、汽车电子、云计算等新专业,目前专业数由原来的21个增加到35个,发挥前瞻性和特色发展,对地方经济的转型起到良好的人才支撑。

2)加强学科跨界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

当前智能制造行业的显著特点是制造过程的各个环节与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涉及制造技术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链条,软硬件、新技术高度融合,既有的学科分类边界在新的技术变革和产业转型中日渐模糊。这就要求高水平职业院校要促进学科的交叉复合,推动学科跨界整合,培养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将学科的实用性、交叉性与综合性,尤其注重信息通讯、电子控制、软件设计等新技术与传统工业技术的紧密结合。

学院在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过程中紧扣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围绕“主攻智能制造产业、主打产教融合特色、主谋高职教育本质”,建设“智能加工应用技术专业群建设”“智能成套装备技术专业群建设”“感知互联与嵌入式技术专业群建设”“工业云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群建设”等有机专业群建设,密切联系深度合作企业共同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完善。

2.3 以产教融合引领,深度对接产业需求,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建立政府引导、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多种社会元素支持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学院明确了各专业立足一个地标性“典型企业”培养人才,通过“五教合一”深化人才培养成效。密切校企深度合作关系,使生产要素充分融入教学过程,实现学生角色向“学员、学徒、员工”转换、实现教师角色向“教练员、陪练员、裁判员”转换,最终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无缝对接的杰出技术技能人才。在此基础上,把握如下几点:

1)创新体制机制,多元协同育人

推动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要做好顶层设计,实现“政校行企”四方联动。系统化制定和完善保障校企合作办学的政策法规。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要求,整合各方资源,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探索与企业合作中的互惠点,实现共赢。苏州市教育局于印发的《关于推进苏州市职业院校企业学院建设的意见》,《意见》提出,“到2020年,职业院校创建企业学院全覆盖,校企深度合作、协同育人的格局基本建立,形成具有苏州特色的产教融合典型模式。”从2012年,苏工院开始创建“三级企业学院”的校企合作模式:与区域内地标企业创元集团、亨通集团合作,成立以企业名称命名的“战略合作型”一级企业学院创元学院和亨通学院;学院的八个院系进行深度对接,分别建立了二级企业学院,同时,各专业根据自身特点,建立与专业对口的“技术合作型”三级企业学院,形成了立体化的产教融合体系,校企协同办学的力度显著增强。

2)建立生产性实验实训环境。

通过双方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室、实训基地实现高职院校培养适合智能制造企业要求的高技能人才,拉近学校育才与企业用才的鸿沟,从而使得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深度融合。学院近年来的实验室建设中,重点打造“智能加工实训中心”“智能成套装备实训中心”“感知互联与嵌入式技术实训中心”“工业云与大数据实训中心”以及“智能制造生产性服务实训中心”,学生在企业参与的实验室中大大丰富了技能提升,更好地满足了用人单位的需求。

2.4 以卓越工程师为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和高职人才培养规律,探索适合智能制造行业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

1)注重以生为本,持续改善教学效果

加强教学质量。人才是第一资源,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培养模式,并将其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强化互动性、智能化和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主动参与过程的积极性。

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利用微课、MOOC在线开放课程、SPOC翻转课堂教学形式,师生高度互动互助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泛在学习、自适应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构建集成了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智慧型学习平台和智慧型课程资源建设。利用网络支撑技术(云平台)与学科深度融合,开发和构建新型的学习平台,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MOOC背景下高职电子专业课教学设计的探索》获省高校教学管理研究会教学研究工作委员会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多轴数控编程与仿真加工》和《计算机应用基础》获江苏省教育厅“十三五”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立项。

教育教学过程的监控、重诊与改进。2017年6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的通知》,从制度上自主推进教学质量保证的指导思想。各高职学院要结合实际情况出台实施细则,不断优化,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有效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对学生受教育过程信息进行追踪分析,为核心素养落实和综合素质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2)多位一体,以产业导向的创新创业

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学的创新精神、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推进第二课堂深度,导师制、竞赛、社团、社会实践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成立智能制造创新中心、技术研发中心、成果转让中心,并注重学生的参与度。通过以赛促学、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企业冠名班、创新工作室、众创空间等多种形式全面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按照“创新-竞赛-创业”三级体系分层推进。

3)创新人才培养的评价方式

评价是一种引导。将高水平职业院校评价的关注点从唯学习成绩转移到综合能力上来。特别关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支撑上、对行业企业技术进步的实际贡献上。吸纳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评价和诊断过程,建立人才培养评价和完善的闭环体系。

2.5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肩负着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是推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学校品质的中坚力量和第一要素。高职院校通过政策引导,夸机构组建研发团队。围绕企业难题,联合进行项目申报、科技攻关。大力进行人才建设工程,重点开展“领军人才”计划、博士倍增工程、百名技师工程三项工程;实施三项人才发展计划:教师海外一流企业研修计划、青年教师“七个一”成才计划和教学、科研团队培育计划。

大力提升师资科研攻关能力,积极联合企业申报高新技术攻关项目。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结合地方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特点,对产业共性的关键技术展开深入研究,形成相关技术标准和成果,推广和成果转化。强化教师工程背景和工程实践能力,积极为区域内中小微企业开展科技服务。提高团队合作水平,抱团求发展。进行团队建设,该过程中做到职称、学历配备均衡,奖惩和退出机制,考核机制。团队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注意带动效应和辐射效应,普通教师。项目实施过程中精细化分工,研究产业中的一般性关键核心技术。从服务区域经济中积累素材和经验,把握市场动向,以我为主,推进产教研的深入融合。

2.6 产教协同,信息共享,加强社会服务能力

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把握支柱性产业集群方向,进行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的应用研究和开发服务,高职院校发挥高端人才优势,联合地区龙头性行业企业,建立研发创新中心、产业孵化中心等,努力使学校成为区域和行业文化建设和对外开放交流的中心。立足实际情况,建设工业机器人国家众创空间建设、苏州长三角机器人与智能成套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智能制造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团队建设。

3 总结

全球制造业正处在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高水平职业院校“双高”建设要与时俱进,服从和适应这一历史趋势,积极把握建设契机,以行业企业深度协同,通过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自身办学水平,从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陈鹏, 薛寒. 中国制造“2025”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新使命[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48(1): 77-83.

[2] 刘文军, 李良. 高职院校教研用深度融合生态之路构建探析[J]. 教育现代化, 2018, 12(49): 203-205.

[3] 刘文军, 罗颖. 智能制造背景下校企深度融合提升信息技术专业类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 职业技术, 2020, 19(8): 24-28.

[4] 周兰菊, 曹晔. 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制造业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J]. 2016(22): 64-68.

[5] 顾伟国. 新时代智能制造背景下产教融合的内涵解析与实践路径[J]. 2019(23) : 59-64.

[6] 李夢卿, 陈佩云.“双高计划”背景下“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J]. 教育与职业, 2020(4): 79-84.

[7] 潘书才, 陈向平. “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教育深化产教融合研究[J]. 教育与职业, 2020(6): 13-19.

【通联编辑:梁书】

猜你喜欢
校企融合双高工匠精神
同频共振四链联动,彰显“双高”院校科研担当
我校2020年“双高计划”建设研究成果展
我校隆重召开“双高计划”建设启动大会
牵手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四元并举, 德技双高” 的校本实践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浅析
校企深度融合背景下高职模具专业课程体系重构与实践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