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治疗中电动牙刷口颜面部震动按摩的应用及对吞咽功能的影响

2021-04-21 08:59王娜
当代医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唇部障碍程度

王娜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现代疗法中心,辽宁 沈阳 110032)

脑卒中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与脑血液循环障碍有关,也被称为脑血管意外,该病可分为缺血性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与致死率。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发生率较高,可达45%,占临床中吞咽困难总数的25%,与卒中后引起支配吞咽运动的肌肉、神经、咽、喉、口腔等病变有关,进而发生吞咽运动障碍,导致食物不能安全进入胃中,发生窒息[1]。患者一旦发生吞咽功能障碍会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甚至对生命健康造成一定威胁,因此,需寻求一种积极的治疗方法来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以促进身体恢复[2]。本研究旨在分析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电动牙刷口颜面部震动按摩疗法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78例脑卒中患者,按照抽签的形式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各39 例 。 常 规 组 男 20 例 ,女 19 例 ;年 龄 45~71 岁 ,平 均(63.24±2.64)岁。治疗组男21 例,女18 例;年龄46~72岁,平均(63.78±2.39)岁。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3]:经临床综合诊断确诊为脑卒中;6个月内没有其他疾病,该病为首发疾病;发病后存在吞咽障碍;治疗后病情趋于稳定。排除标准:伴有严重的听力以及视力障碍者;伴有严重心、肝、肾等疾病的损害者。

1.2 方法 脑卒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给予相应的功能锻炼。常规组接受吞咽训练治疗法:①口腔器官的运动体操,即指导患者练习唇部运动,以加强唇部的控制、协调力,进而可以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引导患者唇部力量的训练,即引导其说“嗯”“唔”“衣”字等,每次坚持5 s,反复训练10次左右;指导患者联合双唇含压舌板的方法,且使其用力拉出压舌板,做与嘴唇相对抗的训练等。②下颌、面部的训练,指导患者将嘴张开至最大限度,尽量维持时间长,反复数次;引导患者移动下颌,做大幅度的咀嚼动作,反复数次;指导患者做闭唇、鼓腮运动,每次维持5 s,反复数次。③练习舌、软腭的控制以及力量,将舌头尽量向口外伸展,反复数次,尽量维持伸展状态。④指导患者将舌头尽量贴近其硬腭侧,之后回缩至口腔内,反复数次;引导患者将舌尖向左、右唇角移动,用舌头舔嘴唇,反复数次;指导患者将舌头伸出口外,且用压舌板反向用力,维持5 s,反复数次。⑤指导患者练习腹式呼吸,进行咳嗽训练;指导患者从声门发出音量,尽量将声音持续;给予患者呼吸训练,通过指导患者吹气泡、气球等控制呼吸;通过感受汤匙、食物的温度、触感,促进咽部反射。⑥使用低频生物电刺激对患者进行治疗,在治疗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每次30 min,每天1 次。⑦指导患者进行洼田饮水试验,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评定。

治疗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接受电动牙刷口颜面部震动按摩疗法,即使用标准电动牙刷(成人)给予患者吞咽肌肉群的按摩,将电源开启后,使用牙刷的背部依照唇部内周、脸颊肌肉、舌、咽喉内壁、软腭、唇部外周等方向进行按摩、刺激,且在按摩瘫痪侧的肌肉时应该着重向上提拉,直到脸部产生感觉或动作,每天训练2 次,每次20 min,4 周为1 个疗程。治疗师在指导患者进行训练时需要患者家属在场,将训练方法告知患者家属,以便于患者出院后进行延续性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吞咽障碍程度评分,共计3 项,总分0~10 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吞咽功能较好[4]。②比较两组吞咽障碍的等级,重度:患者无法经口吞咽;中度:患者可以通过口腔摄取少量营养;轻度:患者可以经口摄取普通饮食;正常则为患者的吞咽功能与健康人相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等级评定需要秩和检验,以Z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吞咽障碍等级比较 治疗组吞咽障碍等级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吞咽障碍等级比较Table 1 Comparision of the level of dysphagia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2.2 两组治疗前后吞咽障碍程度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吞咽障碍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吞咽障碍程度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吞咽障碍程度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3 讨论

吞咽障碍训练法是脑卒中患者伴吞咽障碍的常用治疗方法之一,该方法的使用可有效增强用口进食的速度、能力及安全性,减少鼻饲的次数,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营养的吸收,也可以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让患者能够体会进食的乐趣,增强对生活、自身康复的信心[5-6]。但是该项训练过程较长,且由于环境、场景、家庭、文化等的不同,患者的耐力不同,接受度不同,且多数患者不能接受长时间的训练,导致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因此,需要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有效,且患者接受度较高的方式进行训练,电动牙刷的应用既不受时间限制,也不受空间的影响,患者的主动性、积极性高,患者的配合程度高,加之传统口腔的训练,患者恢复效果好[7-8]。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吞咽障碍等级优于常规组(P<0.05),电动牙刷分为旋转式(通过电动即驱动牙刷头旋转,增加了摩擦的效果)以及声波振动式(通过内部电驱动的振动电机使得牙刷头高频次的摆动),该方法中使用声波震动式牙刷,通过声波的振动,刺激患者唇部、面部、舌头、咽喉等肌肉,且对瘫痪肌侧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也刺激咽喉反射性动作及吞咽反射,患者对食物的敏感性增强,改善因瘫痪失调的肌肉群功能,利于吞咽功能的恢复[9]。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吞咽障碍程度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吞咽障碍程度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说明传统的训练方法有一定的效果,从患者发音、唇部训练、呼吸、唇部力量、舌头等训练,逐步恢复患者的吞咽功能,但是该运动方式较被动,由治疗师进行指导,加之恢复时间较长,多数患者配合不到位,且耐力差不能达到预期目的,虽有一定的效果但多数患者恢复一般,而在传统训练的基础上采用电动牙刷按摩,训练不受方式、方法的约束,操作简单,患者及家属接受程度高,治疗效果显著[10-11]。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吞咽障碍程度评分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dysphagia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吞咽障碍程度评分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dysphagia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组别常规组(n=39)治疗组(n=39)t值P值治疗前2.25±0.52 2.41±0.47 1.426 0.079治疗后4.23±0.58 6.36±0.41 18.728 0.000 t值18.673 39.551 P值0.000 0.000

综上所述,给予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电动牙刷训练按摩,患者的接受度高,恢复效果良好。

猜你喜欢
唇部障碍程度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唇部美人计
冬季护唇小窍门
跟踪导练(四)2
婴幼儿唇部血管瘤的临床分型和治疗探讨
跨越障碍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断裂对油气富集程度的控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