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苯三酚对结石性肾绞痛患者疼痛缓解的影响

2021-04-21 08:59刘骄阳陈宝磊吴磊
当代医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苯三酚绞痛肾积水

刘骄阳,陈宝磊,吴磊

(1.辽阳市中心医院药剂科,辽宁 辽阳 111000;2.辽阳市中心医院ICU病房,辽宁 辽阳 111000)

结石性肾绞痛(stone renal colic,SRO)为泌尿外科较为常见的急腹症,临床症状主要为患侧腰腹部疼痛异常,难以忍受,且疼痛可放射至大腿内侧、会阴等部位,并伴有恶心、呕吐、出虚汗等,严重者甚至导致患者虚脱休克。由于SRO 多突然发作,疼痛难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为快速解除患者的痛苦,降低疼痛反射,临床多给予患者解痉镇痛药物。临床资料显示,若首次治疗不理想,疼痛可在缓解后再次发作。为有效解除患者痛苦,提高生命质量,本研究旨在探究间苯三酚对结石性肾绞痛(SRO)患者疼痛缓解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 年1 月至2017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SRO 患者126 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间苯三酚组与对照组,各63 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见表1。均按照2014 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1]中SRO诊断标准确诊。纳入标准:典型肾绞痛症状患者;12 h 内未接受其他解痉镇痛类药物治疗患者;意识清醒,精神无障碍患者;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其他因素引发肾绞痛患者;严重基础性疾病患者;过敏性体质患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患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奥尔芬)联合黄体酮治疗。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Mepha Pharma Ltd. 瑞士美化药厂,国药准字H20100729,规格:每支2 mL 含双氯酚酸钠75 mg和盐酸利多卡因20 mg)4 mL,肛塞;黄体酮注射液(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0829,规格:10 mg/支)20 mg,肌肉注射。

1.2.2 间苯三酚组 间苯三酚组给予间苯三酚联合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治疗。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使用剂量及方法同对照组,间苯三酚注射液(南京恒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6766,规格:4 mL∶40 mg)1.8 mg/kg 溶入1 000 mL 葡萄糖注射液(5%)静脉滴注,滴注时间约30 min。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 h后疼痛得分、肾积水、肾绞痛发作次数、缓解时间、结石排出情况、不良反应等指标。疼痛程度以VAS 评分评估,满分10 分,分数越高表明疼痛程度越强。肾积水行B超测量,肾积水减少量为治疗前后肾积水差值。

1.4 疗效评价标准 依据2014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1]制定。显效:患者疼痛缓解度≥80%;有效:患者疼痛缓解度60%~80%;无效:患者疼痛缓解度<60%。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疼痛缓解度=(治疗前疼痛得分-治疗后疼痛得分)/治疗前疼痛得分×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疼痛得分及肾积水比较 治疗前,两组疼痛得分及肾积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 h后,两组疼痛得分及肾积水均低于治疗前(P<0.05),见表2。

表2 两组疼痛得分及肾积水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pain scores and hydronephrosis between the two groups(x±s)

表2 两组疼痛得分及肾积水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pain scores and hydronephrosis between the two groups(x±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

指标疼痛得分(分)肾积水(cm)时间治疗前治疗1 h后治疗前治疗1 h后间苯三酚组(n=63)9.14±0.65 2.33±0.31a 16.75±2.64 12.73±1.67a对照组(n=63)9.23±0.59 5.05±0.41a 16.80±2.59 14.66±1.53a t值0.813 8 42.002 3 0.107 3 6.763 6 P值0.417 3 0.000 0 0.914 7 0.000 0

2.2 两组肾绞痛发作次数、缓解时间比较 间苯三酚组肾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肾绞痛发作次数、缓解时间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frequency of renal colic attack and remission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3 两组肾绞痛发作次数、缓解时间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frequency of renal colic attack and remission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值0.000 0 0.000 0指标肾绞痛发作次数(次)肾绞痛缓解时间(min)间苯三酚组(n=63)3.78±0.64 15.83±1.92对照组(n=63)5.11±0.79 22.30±1.86 t值10.383 0 19.210 7

2.3 两组结石排出情况及临床疗效比较 间苯三酚组结石排出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结石排出情况及临床疗效比较[n(%)]Table 4 Comparison of stone excretion and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间苯三酚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0%,对照组发生头痛、乏力患者各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32 3,P=0.154 0)。

3 讨论

SRO 发生机制为:①结石突发嵌顿或急促移动于肾盂、输尿管中,致使上尿路出现急性梗阻,引发管腔内壁张力快速增大,从而导致剧烈疼痛。②肾盏或输尿管壁水肿以及平滑肌缺血导致炎性递质增多,疼痛感受器被激活,从而进一步加重疼痛[2]。肾绞痛不但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急性肾积水还会损害患者肾功能。因此快速解除患者疼痛,减少急性肾积水,是治疗肾绞痛的重要路径。

临床上治疗肾绞痛多以解痉镇痛类药物为主。作为解痉药物,山莨菪碱、阿托品等M受体阻滞剂疗效不佳,还会产生心慌、口干、头昏等不良反应。黄体酮、钙通道拮抗剂等药物尽管在理论上能够舒张平滑肌,解痉止痛,但疗效并不确切[3]。作为镇痛药物,杜冷丁等麻醉性镇痛药物尽管镇痛效果良好,但由于该类药物半衰期长,容易在体内蓄积,其蓄积产生的毒性常可影响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此外,麻醉性镇痛药物成瘾性较强,反复使用具有显著的戒断效应[4]。目前,国内使用较多的主要是吲哚美辛等非畄体抗炎药物,该类药物的镇痛机制主要是降低合成疼痛递质,缓解局部炎症与水肿,降低输尿管平滑肌的兴奋性及输尿管内壁压力,从而达到镇痛的目的。但是非畄体抗炎药物长期使用常可导致患者出现肝肾功能损害、消化性溃疡、神经系统症状等不良反应[5]。

间苯三酚为非罂粟碱、非阿托品类纯平滑肌解痉药物,可直接作用于泌尿、生殖及胃肠道平滑肌,且起效快,药效高,给药后15 min 即可达到峰值,4 h 后血药浓度逐渐降低,在体内作用时间较长,能够充分达到解痉止痛的目的。间苯三酚只对发生痉挛的平滑肌起作用,对于正常的平滑肌作用非常小,故不会对输尿管蠕动产生影响,也不会影响排出结石,消除肾积水[6]。本研究中,间苯三酚组各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提示间苯三酚治疗SRO 较黄体酮更有优势。此外,与其他解痉类药物比较,间苯三酚无成瘾性,抗胆碱作用,在解除患者平滑肌痉挛的同时不会导致心率失常、低血压等不良反应,故适用于治疗前列腺增生、心血管疾病及青光眼患者[7]。特殊毒性试验证明,间苯三酚无致畸性、致癌性及致突变性,对于动物重要器官的微观组织学、宏观组织学以及生化组织均无不良影响[8]。本研究中,间苯三酚组无显著不良反应,提示间苯三酚治疗SRO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间苯三酚治疗SRO 可快速缓解患者疼痛,促进结石排出,临床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是治疗SRO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苯三酚绞痛肾积水
间苯三酚联合曲马多治疗肾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绞痛不是脚痛
多参数超声评分法在胎儿肾积水产前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术前合并肾积水与膀胱癌根治术预后关系的研究进展
绞痛
间苯三酚在冻融胚胎移植中的应用
肾积水程度对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失血的影响研究
间苯三酚联合SRL998A型分娩监护镇痛仪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
间苯三酚治疗晚期流产的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