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恶性肿瘤合并医院感染患者死亡原因与应用抗菌药物的关系

2021-04-21 08:59金映雪何丽玲蔡玉杏
当代医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病原体内科死亡率

金映雪,何丽玲,蔡玉杏

(阳江市阳东区人民医院药剂科,广东 阳江 529500)

肿瘤患者的免疫力低下,容易被各种病原体侵蚀而出现感染,即肿瘤合并感染。感染不仅包括细菌感染,还包括病毒感染、真菌感染、特殊病原体感染和寄生虫感染。肿瘤患者一定要注意感染问题,在所有的肿瘤中,血液肿瘤更容易合并感染,因为血液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比实体肿瘤患者免疫功能更低。恶性肿瘤患者在病情发展与治疗过程中极易发生医院感染,一方面对患者的康复造成不良影响,另一方面还会加重患者病情,严重情况下还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3]。本研究旨在探究恶性肿瘤合并医院感染患者死亡原因与应用抗菌药物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2018年7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恶性肿瘤合并医院感染患者190例。其中男130 例,女60例;年龄27~72 岁,平均(57.5±9.5)岁;住院时间 13~98 d,平均(43.5±7.6)d;医院感染次数:1 次124 例,2 次42例,3次21例,5次3例。纳入标准:病历资料完整;均具有良好的依从性;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合并免疫系统疾病;合并血液系统疾病。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逐项查阅死亡患者病历,选取符合条件的病历进行登记。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感染部位分布情况分析 190例恶性肿瘤合并医院感染患者中,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泌尿生殖道,分别占比33.7%、20.0%;其次为腹腔、切口、口腔黏膜,分别占比12.1%、10.5%、10.0%;最后为消化道、胸腔、血液,分别占比5.8%、4.7%、3.2%,见表1。

表1 患者感染部位分布情况分析[n(%)]Table 1 Distribution of infection sites in patients[n(%)]

2.2 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分析 190例恶性肿瘤合并医院感染患者中,主要应用2 联、3 联抗菌药物,分别占比50.5%、42.1%;其次应用1种抗菌药物,占比5.8%;最后应用4联抗菌药物,占比1.6%,见表2。

表2 1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分析[n(%)]Table 2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of antibiotics in patients[n(%)]

2.3 不同科室患者的死亡情况比较 190例恶性肿瘤合并医院感染患者中,死亡率1.1%(2/190)。所在科室分布情况,中医肿瘤科109例,泌尿外科38例,普通外科18例,消化内科11 例,感染内科14 例;外科系统、内科系统分别占比38.4%、61.6%。内科系统患者死亡率0.9%(1/117)显著低于外科系统患者1.4%(1/73)(P<0.05),见表3。

表3 不同科室患者死亡情况比较[n(%)]Table 3 Comparison of mortality of patients in different departments[n(%)]

2.4 患者的死亡情况比较 190例恶性肿瘤合并医院感染患者中,住院时间<1 个月103 例,住院时间≥1 个月 87 例,分别占比54.2%、45.8%。住院时间≥1 个月、<1 个月患者的死亡率分别为1.1%(1/87)、1.0%(1/1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癌症合并感染是指癌症患者在整个病程中受到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及寄生虫等病原体的感染。据统计,95%以上感染的病原体是细菌,其中60%~65%为格兰阴性菌,主要为肠杆菌科和假单胞菌。粒细胞缺乏的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和发生频率均与感染发生相关。在癌症治疗中,癌症合并感染尤其是粒细胞缺乏导致的感染,是癌症的常见并发症,也是癌症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

一般癌症患者的免疫力较低,很容易出现感染的情况,需要补充全方面营养以增强自身体质。部分患者可使用增强免疫力的药物,来改善自身体质差的状态,还可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侵害。所以,癌症患者要积极的进行抗感染治疗。癌症合并感染是常见的临床问题,需做以下处理:注重肿瘤的治疗,如果肿瘤得到较好的控制,感染的问题也容易解决,不需使用很强的抗菌药物控制感染;注重感染的治疗,区分感染的具体类型。感染分为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病毒感染、结核感染以及寄生虫感染等。根据不同的病原体,选用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恶性肿瘤晚期患者极易发生医院感染,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4-10]。

本研究结果表明,190 例恶性肿瘤合并医院感染患者中,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泌尿生殖道,分别占比33.7%、20.0%;主要应用2联、3联抗菌药物,分别占比50.5%、42.1%;死亡2例,死亡率为1.1%(2/190);内科系统患者的死亡率0.9%(1/117)显著低于外科系统患者1.4%(1/73)(P<0.05);住院时间≥1个月、<1个月患者的死亡率分别为1.1%(1/87)、(1/1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医务人员应该给予医务工作和医院感染的密切关系以充分重视,对抗菌药物进行合理应用,对医院感染进行积极预防与处理,严密监测与控制,从而为患者病情恢复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11-16]。

综上所述,恶性肿瘤合并医院感染患者应用抗菌药物与死亡原因密切相关,值得重视。

猜你喜欢
病原体内科死亡率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野生脊椎动物与病原体
病原体与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态关系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伊犁地区蝴蝶兰软腐病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
病原体与抗生素的发现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PBL教学法在内科见习中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