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超声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2021-04-21 09:00徐长金
当代医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心腔左心心室

徐长金

(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辽宁 铁岭 112300)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得到大幅提高,此外,人们饮食、生活习惯发生较大改变,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渐加剧,高血压患病人数呈逐年且快速升高趋势,而随着病情的不断进展,致左心衰竭、左心室肥厚患病率同样呈大幅升高趋势。当出现左心室增厚情况后,不仅会加重心肌负荷,还会增加耗氧量,进而会较大程度降低心脏射血功能,最终引起左心功能衰竭。因此,做好该病的早期诊断与评估工作,对于及早诊治具有积极意义[1]。针对由高血压所引起的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患者而言,不仅要深入、全面分析其各种临床症状,而且需做好影像学检查工作[2]。多普勒超声是整个心脏形态学检查中不可或缺的常用检查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不仅能准确且清晰的显示患者心脏做功情况,而且能清晰显示心脏外形、心腔内的基本结构,因而作为诊断该病的首选方法[3]。本研究旨在探讨心脏超声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患者150例作为观察组,均与心力衰竭、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相符[4],且均开展心脏超声检查;排除风湿性心脏病、非原发性高血压者、胸部手术史、恶性肿瘤病史者。其中,男86 例,女64 例;年龄50~78 岁,平均年龄(65.7±1.3)岁;高血压病程2~11 年,平均病程(6.3±1.1)年;心功能分级:Ⅰ级 51 例,Ⅱ级 63 例,Ⅲ级 36 例。另选取同期于本院健康体检者100 名作为对照组,其中,男57例,女43例;年龄45~79岁,平均(65.1±1.6)岁;两组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选用SONOS4500 型心脏超声诊断仪(飞利浦),引导患者行标准仰卧位或侧卧位,控制探头频率2~4 MHz。用二维超声对心脏基本形态以及结构进行细致观察,得到四腔心脏切面后,变换探头方向,然后分别扫描心脏瓣膜、心腔及左右血流出道、血流特征、主肺动脉形态等。当这些操作均完成后,需对左心形态及功能参数进行重点观察,另外,还需测量:左心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短轴缩短分数(LVFS)、左房内径(LAD)、二尖瓣口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E 峰)/二尖瓣环舒张早期最大运动速度(Ea峰)、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E/Ea、LVFS、LVEDd、LVESd、LVEF、LAD,并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等级患者的LVEF、LAD、LVEDd。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 LVFS、LVEF、LVESd、LVEDd、E/Ea 比较 观察组LVEDd、LVFS、LVESd 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E/Ea、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LVEDd、E/Ea、VFS、LVEF、LVESd比较()

表1 两组LVEDd、E/Ea、VFS、LVEF、LVESd比较()

组别观察组(n=150)对照组(n=100)t值P值LVESd(mm)29.47±0.85 27.91±0.91 8.02<0.05 E/Ea 6.50±1.26 12.25±2.83 11.35<0.05 LVEF(%)56.41±5.57 66.27±5.30 8.32<0.05 LVFS(%)32.93±1.91 30.07±2.14 6.42<0.05 LVEDd(mm)52.47±2.83 47.45±2.60 6.38<0.05

2.2 观察组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LVEF、LVEDd、LAD 比较观察组中心功能Ⅰ、Ⅱ、Ⅲ级患者的LVEDd、LAD 水平呈显著升高趋势,心功能Ⅰ、Ⅱ、Ⅲ级患者LVEF呈显著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LVEF、LVEDd、LAD比较()

表2 观察组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LVEF、LVEDd、LAD比较()

LVEDd(mm)48.21±8.94 51.05±8.76 59.40±8.24 3.05<0.05心功能分级Ⅰ级(n=51)Ⅱ级(n=63)Ⅲ级(n=36)F值P值LVEF(%)58.16±6.51 52.66±7.27 48.41±4.45 4.01<0.05 LAD(mm)42.68±4.14 49.81±7.85 59.34±5.77 3.74<0.05

3 讨论

我国高血压患者较多,且近年来,患病人数仍呈快速增加的趋势,当病情未得到及时、有效控制时,该病还会诱发一些心脏疾病,如左心力衰竭。当血压长时间处于一种偏高状态,不仅会增加机体血压循环阻力,而且还会加重左心室负荷,伴随病程的不断延迟,左心室的基本结构出现重构,右心室扩张、心室肥厚等表现。据相关研究表明[5],超过50%的高血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左心室肥大情况,如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合并左心室肥厚的比例高达20%~40%,而在重度高血压患者中,伴发左心室肥厚的比重达50%~60%。有报道[6]指出,在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中,出现猝死情况的风险是单纯高血压的6 倍。另外,还需要指出的是,针对由高血压所引起的左心室肥厚患者,不仅有纤维化改变等症状,而且还有血流动力学、血管改变等,其中,最常见的是心腔缩小、左室肥厚、左心泵血功能降低、左心后负荷增大以及左室流出道狭窄等[7-8]。对于这些改变,均为不可逆,并且经深入研究证实,对患者血压情况加以改善,难以阻止心脏重构这一进程,但如果未能有效、及时控制高血压,会出现心脏重构进程加快的情况,最终会引起比较严重的心脏泵血功能障碍,导致心力衰竭发生。

超声检查具有诸多优点,比如操作方便、简单,不存在电离辐射,具有较强的可重复性,能够实现动态化、持续性观察,此外,还能对血流动力学特征进行准确评估。目前临床中,心脏超声已成为高血压左心肥厚伴心力衰竭患者的常用诊断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除了能准确清晰显示患者心腔内结构,还能根据实际需要,对心脏内的血流情况以及每博泵血量进行动态化观察。有学者[9]指出,采用心脏超声对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进行检查,可以实现实时性、多方位检查,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也有研究[10]指出,超声检查过程中,借助所配套的超声屏幕,可清晰显示四个心腔大小、房室间隔是否存在畸形以及室壁厚度,而且还可根据实际需要,实时显示心室壁的实际运动情况以及瓣膜的开合状况等。有研究[11]指出,依据各心动周期的血流变化情况,还能对患者有无房室流出道、瓣膜有无闭合障碍、房室间隔缺损等进行判定。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多数伴有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情况,较快的心室反应及不规则的心室率均会引发心室舒张不全,但采用心脏超声均能够比较清晰显示这些情况。有报道[12]指出,对于高血压左心肥厚患者,采用心脏超声的诊断准确率高达94%,而在诊断左心肥厚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准确率也达91%。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组LVFS、LVEF、LVESd、E/Ea 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因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患者长时间处于一种高血压状态,所以势必会造成心肌肥厚,而且心室顺应性也会随之而持续下降,最终造成指标水平高于健康者。另外,还需要指出的是,因高血压心力衰竭者心腔较小,且心肌纤维存在明显肥厚,因而会降低其舒缩功能,造成心脏泵血功能出现异常下降,所以,该病患者的LVEF 低于健康者。心脏超声可以对心室肥厚伴心力衰竭患者心室功能情况给清晰的显示出来,且对于各心功能等级患者的左心室,经心脏超声检查呈现出不同的结果现象。本研究结果表明,伴随心功能分级的不断增加,患者的LAD、LVEDd也会随之而不断增高,而LVEF则与之相反,提示LVEF、LVEDd、LAD与心功能间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心脏超声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不仅能准确鉴别该病,而且能对心衰程度进行评估,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心腔左心心室
《PICC尖端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团体标准解读
咳嗽昼轻夜重或许不是感冒
基于BiSeNet的小儿超声心动图左心分割方法
超声心腔内强回声在胎儿心脏异常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心脏CTA心腔内成像VR阈值不透明度曲线的调制与应用研究
房阻伴特长心室停搏1例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不同院前急救模式的效果比较
急性左心衰竭治疗中无创正压通气应用效果观察
糖代谢异常不同阶段对左心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冠心病伴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心室率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