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肌酐比与血清胆红素的关系分析

2021-04-21 09:00缪秀丹陈俏容陈矛林中军庄瑶瑶
当代医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肌酐胆红素血糖

缪秀丹,陈俏容,陈矛,林中军,庄瑶瑶

(阳江市人民医院内科,广东 阳江 529500)

2型糖尿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若患者病情无法控制,则会导致患者出现其他并发症,而糖尿病肾病是患者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患者糖尿病终末阶段疾病的重要因素[1]。尿白蛋白/肌酐比是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指标之一,与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存在一定程度的关系[2]。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肌酐比与血清胆红素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30 例2 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尿白蛋白水平差异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5 例。对照组患者尿白蛋白水平正常,研究组患者为大量尿白蛋白。研究组男34 例,女31例;平均年龄(51.7±13.1)岁。对照组男33例,女32例;平均年龄(51.3±13.8)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患者诊断结果符合2 型糖尿病诊断标准;患者依从性较高,能完成相关随访。排除标准:患者具有精神异常情况;患者无法完成相关随访。

1.2 方法 在研究过程中测量并收集两组患者的病程、体重指数、血压水平、血糖水平、血脂水平及生化指标等数据[3]。

1.3 观察指标 血压水平包括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及平均动脉压;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水平包括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生化指标包括血肌酐、血尿酸、血清胆红素。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病程、体重指数比较 研究组患者病程明显长于对照组,体重指数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病程、体重指数比较()

表1 两组患者病程、体重指数比较()

体重指数(kg/m2)25.21±0.22 25.34±0.31 2.757 0.006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65 65病程(年)13.22±0.78 8.64±0.23 45.407 0.000

2.2 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比较 研究组患者收缩压及平均动脉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2.4 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比较 研究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两组患者生化指标比较 研究组患者血肌酐、血尿酸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2 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比较(,mmHg)

表2 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比较(,mmHg)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65 65舒张压80.45±0.64 80.62±0.58 1.586 0.115平均动脉压103.57±1.25 97.47±0.58 35.689 0.000收缩压150.47±2.35 132.54±1.51 51.750 0.000

表3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

表3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65 65糖化血红蛋白(%)9.54±0.32 9.64±0.28 1.896 0.060空腹血糖(mmol/L)11.32±2.31 11.24±2.37 0.194 0.845餐后2 h血糖(mmol/L)14.58±2.23 14.33±2.74 0.570 0.569

表4 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比较(,mmol/L)

表4 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比较(,mmol/L)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65 65高密度脂蛋白1.32±0.02 1.12±0.03 44.721 0.000三酰甘油2.03±0.05 1.98±0.06 5.161 0.000总胆固醇4.25±0.05 4.31±0.07 5.623 0.000低密度脂蛋白3.02±0.03 3.11±0.12 5.866 0.000

表5 两组患者生化指标比较(,μmol/L)

表5 两组患者生化指标比较(,μmol/L)

血清胆红素10.25±0.47 13.88±1.25 21.914 0.000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65 65血肌酐101.25±10.25 59.47±3.25 31.325 0.000血尿酸344.74±10.22 294.43±8.54 30.455 0.000

3 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出现糖尿病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出现氧化应激反应,血红素氧化酶对机体的血红素进行分解导致[4]。而血清胆红素可以有效抑制患者体内脂蛋白的氧化,因此,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增加可以进一步帮助患者预防肾脏出现损害[5]。而在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体内尿白蛋白水平不断增加,导致胆红素水平降低,因此,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尿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6]。胆红素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机制:血糖水平升高是导致患者血管出现损伤的重要因素,进而导致患者出现氧化应激情况[7]。胆红素通过抑制氧化酶的活性可以有效控制糖尿病血管出现并发症。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病程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收缩压以及平均动脉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血肌酐、血尿酸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患者尿白蛋白/肌酐比与患者病程、收缩压、平均动脉压、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血肌酐、血尿酸等指标呈正相关,与血清胆红素水平呈负相关[8]。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是最常见生化检测指标之一,在患者尿白蛋白及血肌酐增加的过程中,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开始逐渐下降,并导致患者出现糖尿病肾病风险不断增加,因此,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可作为患者检测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下降时给予患者抗氧化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肌酐胆红素血糖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肌酐升高就是慢性肾衰吗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血肌酐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肌酐-胱抑素C公式在糖尿病肾病超滤过检出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