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

2021-04-21 09:00徐庆翰
当代医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西沙氧氟沙星性肺炎

徐庆翰

(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中心医院临床药学室,辽宁 沈阳 110100)

社区获得性肺炎多是由肺炎链球菌、呼吸道病毒、非典型病原体等因素诱发的一种常见型病菌性肺炎[1]。发病后,患者常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道症状加重、发热、胸部疼痛等,如果病变范围持续扩大,还会诱发呼吸窘迫、呼吸困难等症状,不仅会损害患者的呼吸系统,且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为控制患者的病情状况,缓解呼吸炎症,需给予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安全、高效的临床治疗。近年来,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药物越来越多,如左氧氟沙星、青霉素、头孢、莫西沙星等,其中,由于莫西沙星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率和抗菌活性,已成为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的首选药物之一[2-3]。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18 年1 月至2019 年6月本院收治的50 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旨在探讨莫西沙星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本院门诊和住院部收治的50 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基础组和拓展组,各25 例。基础组女10 例,男15 例;平均年龄(65.52±4.57)岁。拓展组女12 例,男13 例;平均年龄(65.48±4.83)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满足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的相关标准;②患者年龄≥50岁;③来院前3 d均未接受过抗菌药物治疗。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不全者;②患有神经系统疾病者;③存在癫痫等疾病者;④存在药物禁忌证者;⑤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需接受电解质、胸部CT、肝肾功能、胸片、血气及肺部体征等严密检查,并开展营养支持、补液、祛痰、吸氧等常规治疗。

基础组患者接受左氧氟沙星静脉注射治疗。取0.5 g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83),与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浙江济民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混合,然后给予患者静脉滴注治疗。待患者情况好转后,将左氧氟沙星静脉注射治疗转换为左氧氟沙星片(河南蓝图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223),给予患者口服治疗,每次0.2 g,口服,每天2 次,不间断治疗15 d。

拓展组患者开展左氧氟沙星联合莫西沙星治疗。左氧氟沙星的治疗方式同基础组;莫西沙星片(北京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00158)口服治疗,每次0.4 g,口服,每天2次,不间断治疗15 d。

1.4 观察指标 ①临床治疗效果判定。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显效:发热、肺部啰音、咳嗽咳痰等典型症状均已消失,经实验室检查,患者的各项检验指标完全恢复至正常水平;有效: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明显缓解,经实验室检查,患者的各项检验指标正在恢复;无效:患者症状未发生好转,且出现病情加重、恶化等不良情况。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比较两组患者出现浅表静脉炎、恶心呕吐、关节疼痛、失眠等不良反应情况。③比较两组患者肺部啰音、咳嗽咳痰、发热等临床症状(或体征)的改善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拓展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基础组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拓展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低于基础组的3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症状及体征恢复时间比较 两组患者症状及体征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n(%)]

表3 两组患者症状及体征恢复时间比较(,d)

表3 两组患者症状及体征恢复时间比较(,d)

发热2.36±0.75 3.32±0.64 4.868 0.000组别拓展组基础组t值P值例数25 25肺部啰音4.36±1.34 6.02±1.67 3.876 0.000咳嗽咳痰4.25±1.42 5.76±1.38 3.812 0.000

3 讨论

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发病群体多以中老年患者为主[4]。随着年龄的增加,中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会逐渐发生衰退,免疫力、抵抗力等也会随之下降,进而会影响患者对疾病的耐受程度[5]。发病后,患者通常表现为胸闷、气短、气促、胸痛、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与其他常见呼吸道疾病的临床表现较相似,因此,会造成误诊、漏诊等现象,从而会耽误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6]。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和趋势的不断加剧,为保障中老年群体的生活及生存质量,积极探究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有效治疗措施及方法具有非常重要且积极的作用[7]。

本研究结果显示,拓展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采取莫西沙星治疗可获得确切的治疗效果。拓展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基础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莫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可有效提高治疗安全性,避免并发症的出现。拓展组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临床采用莫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有助于缩短患者的症状及体征缓解时间,加快康复进程。作为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一种常见类型,左氧氟沙星既能阻断细菌、病毒DNA 的复制和传播,又能阻止细胞核、细胞体的分裂,进而产生较强的杀菌作用。将其应用于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有效覆盖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以及非典型型致病菌,帮助患者改善体内的炎症反应,纠正或缓解临床不适症状。与左氧氟沙星相比,莫西沙星具有较强的药物穿透力和强大的抗菌效果,此外,该类药物还具备独特的组织渗透性和较长的半衰期。通过联合用药的方式,给予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积极的对症治疗后,既能帮助患者有效缓解临床不适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又能清除患者机体内的各类炎症因子,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进一步保障患者呼吸系统的健康[8]。

综上所述,临床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时,在左氧氟沙星静脉注射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莫西沙星口服治疗,既能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又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缩短肺部啰音、发热等临床症状的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西沙氧氟沙星性肺炎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鹰击”护西沙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应用美罗培南治疗的临床观察
砗磲采挖对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破坏——以西沙北礁为例
人感染H7N9禽流感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
左氧氟沙星致癫痫持续状态1例
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米诺环素治疗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28例
左氧氟沙星及莫西沙星引起神经毒性1例
清肺汤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肺部感染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