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程名称的遐想

2021-04-21 05:14魏宁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1年7期
关键词:教育部课程标准计算机

年初,教育部在对政协委员《关于全面开展中小学生人工智能教育的提案》的答复函中表示,教育部启动的义务教育课程修订工作目前基本完成基础研究、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初步确定“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开设信息科技课程并研制课程标准”。

这一答复引发了有关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名称的遐想,课程名称是一门课程的“名片”,它统摄课程的目标、内容体系,自然会引起广泛的讨论和重视。

回顾目前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自1982年教育部在清华附中、北大附中、北师大附中、复旦附中、华东师大附中开设计算机选修课起,迄今已近40年。课程名称最早为计算机课程,到世纪之交更名为信息技术课程一直沿用到现在。而上海则在新世纪开始使用“信息科技”作为课程名称,这也反映出了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对课程特有的理解。

信息技术课程最早的学习对象只有台式计算机,它也被俗称为“电脑”,因此,课程的第一个名称叫做“计算机”无可厚非。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高速发展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人们日渐感受到信息社会带来的巨大冲击,在世纪之交,课程名称由计算机改为信息技术,这一名称更能彰显面向新世纪的勃勃生机,以及对信息时代各种新技术的开放与包容,也给传统的技术课程赋予了科学属性,强调了科学与技术的密不可分,将会更有利于课程确立稳定、坚实的核心价值。

当然,课程名称是否变更,这需要参与课标修订的相关学科专家和课程专家进行深入研究,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慎重决定。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在关注课程名称可能发生变化的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它所反映出的课程演进的逻辑,看到课程发展的未来走势。

应该看到,不论课程名称是否发生变化,在技术学習的同时,强化背后的科学思想都是大势所趋。

其实,这一潮流早已到来。从国际上看,世界各国都在经历着类似的变革,这里面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八九年前英国的课程改革,程序设计、算法、硬件等内容的加入大大增强了课程的科学属性,摆脱了应用软件教学的老面孔。从国内看,对“微软培训班”式的过于侧重应用软件操作学习的质疑,伴随着对课程核心价值的追问都在不断推动课程深入挖掘自己的科学内涵,而最近十年来编程、创客、STEAM、人工智能教育的兴起在客观上使课程愈加关注技术背后的科学思想,并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众多使之落地的可能性。在这些思想认识与实践的推动下,新修订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已将计算思维列为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明确了对于计算机科学领域思想方法的运用,课程“科学+技术”的特色已初步彰显。

最后,我们还可以从一个更大的视角看待这一趋势。那就是跳出教育领域,从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大国科技竞争的角度来思考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我们将会有更为切身的体会和更加深刻的理解。离开了科学的技术和离开了技术的科学都是难以想象的,科技一词则是这二者关系的最佳诠释。

魏宁

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

wn828@126.com

猜你喜欢
教育部课程标准计算机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教育部辟谣小学学制变5年
中国计算机报202007、08合刊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中国计算机报2019年48、49期合刊
中国古代的“计算机”
教育部发布首批490门国家精品在线课程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一体式,趋便携雅兰仕AL-225
教育部直属高校门户网站排行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