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强化治疗在初发2 型糖尿病患者中临床应用的效果分析

2021-04-23 08:54于秀萍
糖尿病新世界 2021年3期
关键词:降糖药胰岛素血糖

于秀萍

冠县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山东聊城 252500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重,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递增[1-2]。 2 型糖尿病是糖尿病中常见的类型,其发病率占了糖尿病总人数的90%以上。2 型糖尿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多种严重并发症,比如肾脏疾病、视网膜病变等,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3-4]。 临床对2 型糖尿病的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包括控制饮食、口服降糖药、适量运动、胰岛素治疗等。 其中胰岛素作为降糖的有效药物已被广泛用于2 型糖尿病的治疗中,新兴的胰岛素强化治疗方式也正在被推广应用[5]。 为探究胰岛素强化治疗在初发2 型糖尿病中的应用,对 2018 年 5 月—2019 年 12 月该院收治的 100 例初发2 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选择该院收治的100 例初发2 型糖尿病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50 例)和对照组(50 例)。 对照组男 25 例,女 25 例;年龄 31~70 岁,平均(58.25±3.32)岁。 实验组男 26 例,女 24 例;年龄 32~69岁,平均(57.87±3.48)岁。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诊断为初发2 型糖尿病,且临床资料完整;②所有患者均不存在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智力、认知水平正常;③该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糖尿病健康宣教,控制其饮食并进行适当运动。

对照组采用口服降糖药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合适的口服降糖药,先从小剂量开始服用,根据治疗效果逐步增加到有效剂量,最后过渡到维持量。 在治疗过程中通过血糖仪对患者睡前、凌晨3:00,三餐前、三餐后2 h 的血糖进行监测[6]。

实验组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注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1 次/d(固定时间),门冬胰岛素注射液,3 次/d(餐前即刻注射)[7]。 根据患者血糖值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注射胰岛素量为0.5 U/(kg·d)计算[8]。

1.4 观察指标

①血糖指标: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空腹取静脉血3~5 mL 并离心获得血浆后,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患者餐后2 h 血糖(2 hPG)以及空腹血糖(FPG)水平,用免疫层析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

②治疗效果: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以及胰岛素用量。

③Fins、HOMA-β、HOMA-IR:两组患者停药 48 h后,均在空腹状态下抗凝抽血测定其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然后通过HOMA 稳态模型对胰岛β 细胞功能(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进行测算,其中HOMA-β=20×Fins/(FPG-3.5),HOMA-IR=Fins×FPG/22.5。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血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血糖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实验组的各项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控糖情况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控糖情况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FPG(mmol/L) 2 hPG(mmol/L) HbA1c(%)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n=50)对照组(n=50)t 值P 值10.26±2.68 10.32±2.60 0.114 0.910(6.11±1.33)*(7.91±1.36)*6.691<0.001 15.83±2.77 15.80±2.89 0.053 0.958(8.64±1.55)*(11.23±1.73)*7.885<0.001 10.54±1.86 10.47±1.74 0.194 0.846(6.13±0.36)*(7.82±0.53)*18.652<0.001

2.2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用量和血糖达标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比较

2.3 两组患者 Fins、HOMA-β 以及 HOMA-IR 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者Fins、HOMA-β 以及HOMA-I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ins、HOMA-β 较治疗前增加,HOMA-IR 降低,实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 Fins、HOMA-β比对照组明显增加,HOMA-IR 比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表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Fins、HOMA-β 以及 HOMA-IR 比较()

表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Fins、HOMA-β 以及 HOMA-IR 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Fins(mU/L) HOMA-β HOMA-IR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n=50)对照组(n=50)t 值P 值6.52±1.81 6.54±1.73 0.057 0.955(8.26±2.37)*6.71±1.95 3.571<0.001 23.56±9.41 23.62±8.87 0.033 0.974(54.46±13.41)*25.49±10.36 12.089<0.001 2.86±1.23 2.89±1.20 0.123 0.902(2.27±0.82)*2.87±0.97 3.340 0.001

3 讨论

2 型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不仅发病率高、预后差,还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及时控制血糖对保护及恢复胰岛功能,减少并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9-10]。目前临床上治疗2 型糖尿病以口服降糖药为主,不但治疗周期长,而且控糖效果不理想。 胰岛素强化治疗是用外源性胰岛素进行替代治疗的一种新型方式,该方式能够保证胰岛素水平最大限度的贴近正常人的水平,从而提高治疗效果[11-12]。 目前胰岛素强化治疗已被引入2 型糖尿病治疗中。

该次研究发现,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PG、2 hPG、HbA1c 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实验组的 FPG(6.11±1.33)mmol/L,2 hPG(8.64±1.55)mmol/L,HbA1c(6.13±0.36)%均低于对照组(P<0.001)。这与张新娜[13]的研究相似,其研究将80 例初发2 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 例)和对照组(40 例),其中观察组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照组采用瑞格列奈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PG(6.01±0.89)mmol/L,2 hPG(7.68±1.12)mmol/L,HbA1c(24.71±0.8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这提示胰岛素强化治疗初发2 型糖尿病患者有较好的控糖效果。

该次研究还发现:实验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4%、胰岛素用量(43.16±8.83)IU/d 和血糖达标时间(4.28±1.45)d 均少于对照组(P<0.05)。 同时,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Fins、HOMA-β 较治疗前增加,HOMA-IR 降低,且实验组的 Fins(8.26±2.37)mU/L、HOMA-β(54.46±13.41)比对照组明显增加,HOMA-IR(2.27±0.82)比对照组减少(P<0.05)。这提示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发2 型糖尿病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在短期内降低初发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降糖药胰岛素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两味鲜为人知的降糖药
服降糖药要选对“时辰”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患者加用降糖药或胰岛素的疗效及对抑郁情绪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