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M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对血糖、母婴结局的价值研究

2021-04-23 08:54戴建美
糖尿病新世界 2021年3期
关键词:产儿母婴孕妇

戴建美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妇产科,福建福州 350025

妊娠期间的糖尿病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为妊娠前确诊的糖尿病,称为糖尿病合并妊娠;一种为妊娠前存在潜在糖耐量减退或者糖代谢正常,在妊娠期确诊或者出现,称之为GDM(妊娠期糖尿病)。 GDM 是妇产科常见病,其发生多与遗传因素以及胰岛素抵抗等因素有关,80%以上的糖尿病孕妇属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较高且逐年上升,多数产妇在产后可恢复正常,但会增加其患有2 型糖尿病的概率,若不给予有效干预会导致出现不良妊娠结局,需要引起足够重视[1]。 GDM 发病机制相对复杂,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孕产妇在妊娠期间营养充足,甚至会出现营养过剩现象,加之运动量较少,极易出现妊娠糖尿病,产妇会出现多食、多尿以及多饮症状,严重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为改善妊娠结局以及围产儿结局,需要在妊娠期间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来改善血糖水平,进而改善母婴结局[2]。 该次研究对 2017 年 10 月—2019 年 10 月期间的 50 例 GDM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100 例进行分组,观察组50 例患者,年龄最小22 岁,最大35 岁,平均(28.52±4.53)岁;孕次 1~2 次,平均(1.53±0.16)次;产妇类型:30 例初产妇,20 例经产妇; 孕周 22~27 周,平均(24.53±0.47)周。 对照组 50 例患者,年龄最小 23岁,最大 36 岁,平均(29.55±3.54)岁;孕次 1~3 次,平均(2.06±0.44)次;产妇类型:33 例初产妇,17 例经产妇;孕周 23~28 周,平均(25.53±0.47)周。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均为单胎妊娠;②均无先兆流产或者先兆早产现象;③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者;②存在精神疾病者;③严重感染且有恶性肿瘤者。 该研究所选病例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 协助产妇完成相关指标的检测,加强生活指导以及健康宣教,通过评估病情、谨遵医嘱给予用药护理。

观察组护理方式为针对性护理。①饮食护理:护理人员通过分析GDM 患者的病情状况,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在保证摄入营养及能量的情况下要控制进食次数与进食量,坚持少食多餐的饮食原则,主要以清淡且血糖指数低的食物为主,禁食辛辣刺激或者生冷食物,多吃炖煮食物或者蒸制食物,三餐所摄入的热量比例为1:3:3,对于情况较为特殊的孕妇要根据其自身情况增减用餐次数,在控制饮食的同时还要避免出现酮症酸中毒或者低血糖,保证孕妇摄入铁钙含量的情况下减少钠盐摄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3]。

②运动护理:在孕妇用餐后指导其进行有氧运动,主要包括瑜伽、孕妇操以及散步等,运动时间为20~30 min/次,3~4 次/周,告知其进行有氧运动的相关注意事项, 对于胰岛素用量较大的患者以及处于空腹状态的患者则禁止运动,所实施的运动方式必须以平缓适宜为主,运动时间还可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进行调整[4]。

③心理护理:由于疾病的影响,患者极易出现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护理人员要加强心理指导,帮助其缓解心理压力,消除心理障碍,向其讲解治疗成功的案例,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接受治疗的信心,鼓励患者说出内心想法及存在的顾虑,及时帮助其解答疑惑[5]。

④健康宣教。 加大健康宣教力度,向患者讲解疾病的发生原因、注意事项,向其发放宣传手册,提升其对疾病的认知,告知其高血糖对母婴的危害,提高其自我监测的意识。

⑤血糖监测。 定期监测患者血糖水平并指导其自我监测血糖的方法,有助于孕妇随时了解自身血糖变化情况,进而进行有效控制。

1.3 观察指标

分析护理前后血糖水平、妊娠结局以及围产儿结局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t 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及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血糖水平

观察组护理前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与对照组相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 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糖水平对比[(),mmol/L]

表 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糖水平对比[(),mmol/L]

组别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n=50)对照组(n=50)t 值P 值空腹血糖 餐后2 h 血糖7.22±0.42 7.14±0.36 1.022 0.309 4.13±0.19 5.62±0.73 13.967<0.001护理前14.54±2.85 14.63±2.16 0.177 0.859护理后8.83±1.13 9.77±2.57 2.367 0.019

2.2 妊娠结局

观察组妊娠结局相较于对照组好,早产、羊水过多、胎儿窘迫、妊娠高血压以及剖宫产的概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妊娠结局对比[n(%)]

2.3 围产儿结局

观察组发生窒息、巨大儿、低血糖以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围产儿占比与对照组相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2.4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2/50),其中1 例(2.00%)产后出血患者,1 例(2.00%)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16.00%(8/50),其中 2 例(4.00%)产后出血患者,2 例(4.00%)胎盘早剥患者,2 例(4.00%)泌尿系统感染患者,2 例(4.00%)胎盘前置患者,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0,P=0.046<0.05)。

表3 两组围产儿结局对比[n(%)]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的身心健康有严重影响,甚至会威胁母婴生命安全,并且患者极易出现妊高症、羊水过多、继发性感染以及自然流产等较多症状,并且再次妊娠时病情复发的概率较高,孕妇在妊娠24 周前极易出现妊娠期糖尿病若,不能给予有效干预会增加其患有冠心病以及2 型糖尿病的风险,分娩的危险性也会增加,严重影响到孕妇以及胎儿的生命安全。GDM 产妇发生产道损伤以及产后出血的概率高于正常产妇,为保证妊娠安全以及母婴安全,就需要在整个妊娠期间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保证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母婴结局,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提高母婴生存质量[6]。

针对性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其主要特点为科学合理性、针对性以及系统性,通过对孕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可帮助其缓解心理压力,消除心理障碍,减轻不良情绪造成的困扰,进而有效降低生长激素、甲肾上腺素以及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达到将低血糖指标的目的,进而有效改善不良妊娠结局[7]。 加强饮食护理并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控制进食次数与进食量、少食多餐、以清淡且血糖指数低的食物为主、减少钠盐摄入、多进食炖煮及蒸制食物,不但可保证充足的营养及能量、钙剂、铁剂的摄入,还可降低酮症酸中毒或者低血糖的发生概率,帮助孕妇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8]。 实施运动护理可有效控制血糖的变化情况,进行有氧运动并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可避免孕妇自身以及胎儿发生意外,对于改善妊娠结局,提高顺产率也具有一定效果。 加强健康宣教可提升孕妇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还可提高其自我护理的能力与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及行为习惯,减少危险因素对自身的影响, 降低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与致残率、病死率[9]。 加强血糖监测有助于其随时了解自身血糖水平的变化情况,便于控制病情。 研究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后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妊娠结局、围产儿结局、血糖水平明显改善,其中早产4.00%、羊水过多4.00%、胎儿窘迫2.00%、妊娠高血压2.00%、剖宫产34.00%、新生儿窒息4.00%、巨大儿6.00%、低血糖4.00%、高胆红素血症20.00%、并发症发生率4.00%,与苗健美等[10]的研究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血糖水平、妊娠结局以及围产儿结局,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猜你喜欢
产儿母婴孕妇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非处方药孕妇也应慎用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孕妇接种疫苗要慎重
点亮婴儿房,母婴灯具搜集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
鞍山市2011~2013年围产儿出生缺陷分析
探索妊娠期糖尿病正规治疗对孕妇及围产儿的影响
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对围产儿的影响分析
尿布师:只卖纸尿裤的母婴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