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汉语教学探索
——以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留学生为例

2021-04-23 03:29张雪梅
科学咨询 2021年15期
关键词:嘉兴留学生汉语

张雪梅

(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浙江嘉兴 314031)

根据教育部2019 年来华留学生数据统计,共有来自196 个国家和地区的492 185 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全国31 个省(区、市)1004 所高等院校学习,其中接受学历教育的外国留学生总计258 122 人,非学历留学生234 063 人。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华学习汉语,然而大多数学生选择进入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国际教育及发展相对缓慢。相关高职院校将国际化办学提上日程,积极促进中外交流与合作,虽然高职留学生教育发展态势喜人,但起步晚,发展不均衡,在日常管理及教学中仍有许多问题亟需解决。作为留学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汉语教学十分重要。本文以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分析留学生汉语教学现状,尝试提出合理的对外汉语教学建议,希望能对高职院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提供借鉴参考。

一、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留学生汉语教学分析

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党的诞生地——浙江嘉兴。学院是嘉兴市与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签署合作办学项目,依托上海一体化资源,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2017 年成为嘉兴市第一所具有招收外国留学生资格的高等院校。自2017 年首批招收“一带一路”国家吉尔吉斯斯坦留学生以来,目前已累计培养200 余名学生。虽然留学生招收培养工作起步晚,但学院留学生数量逐年增加,发展态势喜人。

(一)学生来源丰富,数量平稳增长

从国别数量看,2017 年,我院招收第一批一带一路国家哈萨克斯坦籍留学生42 名。2018 年,留学生数量突破百人,主要来自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也门、伊朗等国家。2019 年首批入学25 名留学生,分别来自摩洛哥、沙特阿拉伯、尼泊尔、哈萨克斯坦等十余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第二批留学生则与南非政府合作,培养“汉语+职业”留学生60-70 人。从学历层次看,我校目前招收2 名研究生学历留学生,大部分主要为高中毕业生和在华非学历转校生。从培养看,大部分留学生选择为期一年的汉语语言学习,主要出于兴趣,想了解中文,体验中国文化,极小部分学生针对HSK 培训,另有2 名吉尔吉斯斯坦籍留学生已转入专业学习。总体来说,我校留学生来源丰富,数量逐年增加,逐步从单纯的短期语言学习进修到“汉语+职业”的学历教育。

(二)小班教学,课程设置多元化

表1 2017-2019年留学生汉语分班及课程设置一览

2017 年我校首招哈萨克斯坦籍留学生42 名,因其为哈籍高中毕业生,之前也从未接触过汉语学习,所以学院“因材施教”将其分为2 个初级班,开设汉语综合、听力、口语、读写及HSK 基础入门等核心课程,另开设书法体验、中国结制作、茶艺欣赏、太极拳等中国传统文化体验课程。2018 年因生源丰富则开设初中高级3 个教学班级,开设汉语听说读写核心课及中国结制作、茶艺欣赏文化课,并针对学生需求和特点,开设hsk 基础入门和hsk3-4 级进阶语言学习课。2019 年目前开设初中级2 个班,汉语核心课及中国结制作、书法体验课。值得一提的是,我校每逢节假日如国庆节和端午节等,均为留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并结合嘉兴特色文化,开展粽子文化体验,运河文化,特色灶画体验活动。课余期间,注重“语言+文化”相结合,开展“一带一路”国家美食节、中外学生足球友谊赛、“学习汉语、认识中国”书法摄影展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期从“语言+文化”的角度培养学生。

(三)专兼职教师搭配,师资专业化

在留学生的培养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极其重要。目前,我校国际教育学院的对外汉语师资力量比较雄厚。分院充分发挥“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和“大学语文”教师的优势,分别开设基础汉语口语入门和中国文化才艺体验课,采用中英双语授课。另引进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师,开设汉语必修课,专兼职教师不断提高教学业务水平,从多方面共同探索制定留学生的培养计划方案。

二、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留学生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类别单一,生源需优化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 2019 年全国来华留学生数据显示,我国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的主要目的仍以学习汉语语言为主,但是接受学历教育的人数在稳定增长,生源结构不断优化,研博人数不断增加。截至2020 年,我校留学生类型主要为短期汉语语言进修生,学历学生比例极低。虽然我校积极鼓励汉语水平达到 HSK-3 以上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规划申请校内专业课程,但未能得到学生们的积极响应。如何扩大学生类别,优化生源结构,丰富国际教育层次,将是我校国际化教育道路上急需解决的难题。

(二)文化课程单一,亟需丰富

作为一所职业技术学院,我校在职业教育方面有着完善的教学管理规定,但是留学生教学教育方面,只有《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外国留学生教学管理规定》这一个日常管理规定。在课程设置上,根据就读的外国留学生汉语水平、学习基础和知识结构等方面的不同,开设了初级、中级、高级等不同层次的汉语班,以及相应的综合、听力、口语、阅读等必修课程,中国结、茶艺、书法和武术等选修课程。由于我校留学生文化背景不同,宗教信仰迥异,生活阅历各异,如何制定即符合留学生特点又有弹性的教学管理制度,如何设置更合理的课程体系帮助外国留学生完成有梯度的在华学习计划,也是我校国际教育需要长期探索的内容。

(三)混合班级教学,分班需科学

我校地处长三角,毗邻上海及杭州,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国际化资源,因此我校的留学生数量上逐年增长,但我校留学生的入学门槛比较低,凡是具有高中或相应学历,年满 18 岁的合法外国公民均可以免试入学,且常年招生,插班生多,学生来源复杂。招生门槛低,招生时间不固定,因此也给日常教学及管理带来不小的难度。如何克服学生水平参差不一,报到时间不一等困难,合理有序开展教学活动,也是我校国际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缺乏针对性教材,教师积极性不够

目前,我校采用《发展汉语》及《HSK》系列汉语教材,但由于学生学习动机和需求不同,教师在课堂上难以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只能“一锅烩”。语言教学如何将“因材施教”理念合理融入课堂,教师如何依据现有教材资源,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开发适合不同学习动机留学生的校本教材。

三、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留学生汉语教学启示

2017 年至今,已有超过200 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进入我校学习汉语,学校在不断取得成绩进步的同时,也发现了留学生日常管理和教学培养方面的不足。针对上述不足,有针对性提出对策分析,希望能对高职院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培养提供借鉴参考。

(一)教考结合,适当增删汉语课程

目前,我校主要面向语言进修生开展汉语教学活动,学生的文化背景、汉语水平等不一,学习汉语的目的也不尽相同。学校针对学生特点及需求开设汉语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课,但随着学生汉语水平的不断提高,部分学生想要通过HSK 考试或进入专业学习等原因,课时设置较为单一,无法满足学生要求,应针对学生需求,各专业协同开发双语授课课程,更具针对性。

(二)推陈出新,深入学习中国文化

语言的学习,离不开其依托的文化。我校开展多样化的选修课程,如剪纸、武术、书法、太极拳等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开展“中外学生友谊足球赛”“国际美食节”等校内活动,也结合嘉兴独特的地域文化,开展“嘉兴古镇游”“端午包粽子和赛龙舟”等系列特色活动,帮助留学生直观、立体地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风土人情。不同文化的交流沟通是双向的,在向留学生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应该鼓励留学生们分享自己国家的文化,做到和谐交流,共同发展。

(三)优化分班,注重学生情感体验

我校的招生对合作院校和机构的依赖度较大,采取常年招生政策。常年招生,学生入学时间和汉语水平不一,导致班级内部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有些同学报到早,学习内容多;有的学生学期末才报到,跟不上教学节奏。从招生角度说,学院应该积极开拓生源,比如校友会等资源;从培养管理来说,教学分班应该更加细致,注重学生情感体验。

(四)结合规划,积极开发校本教材

目前对外汉语教育蓬勃发展,专业教材丰富多样,作为一所职校,我院应积极结合“汉语+”理念,发挥职校优势,将“汉语+技能”融入教材和课堂教学中,充分结合职校教学特点,让学生以语言为工具学习技能,也要多角度鼓励吸引学生从短期进修、长期进修到学历学习。

(五)教管一体,加强教师培训

在留学生教育、教学中,老师的作用极为重要。目前,我校对外汉语语言中心师资力量比较雄厚,但汉语国际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国内,本校教师需要到国内外高校学习和培训,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同时也需要和本土教师们引入我校共同切磋学习,共同制定留学生的教学培养计划。

四、结束语

来华留学生与中国学生不同,在语言学习方面,凸显职校特色借鉴“汉语+”理念,专业协同探索合理科学培养;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将“语言+技能”相结合,在实践中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在留管工作方面,教育部提倡协同化管理,也应该注意学生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的管理。职校国际化教育如何提高质量,说好中国故事,需要长期的探索和努力。

猜你喜欢
嘉兴留学生汉语
《初心》
学汉语
缘何“问道扶桑”?——留学生如是说
红船:从嘉兴驶到金水桥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浙江嘉兴卷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