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G接收站槽车系统低压总管预冷新工艺

2021-04-25 13:54杨伟红张豪孔令阳宋玲赵来中海浙江宁波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浙江宁波5800中海石油气电集团交通新能源事业部北京0008四川杰瑞恒日天然气工程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004
化工管理 2021年10期
关键词:接收站预冷液氮

杨伟红,张豪,孔令阳,宋玲,赵来 (.中海浙江宁波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浙江 宁波 5800;.中海石油气电集团交通新能源事业部,北京 0008;.四川杰瑞恒日天然气工程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004)

0 引言

近年来,全球液化天然气(liquef ied natural gas,LNG)因具备运输和储运便利的优点,其生产和贸易日趋活跃。为保证能源供应多元化和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一些能源消费大国越来越重视LNG的引进,均开始大规模兴建LNG接收站。

1 LNG接收站简介

LNG接收站主要是接收、储存和气化LNG,并通过管网向下游用户供气[1-2]。目前LNG接收站技术已较为成熟,设计时将充分考虑工艺技术的先进性和可靠性,确保长期稳定、安全可靠的向下游供气。LNG 接收站主要由卸料系统、储存系统、蒸发气处理系统、外输系统、槽车装车系统和火炬系统等组成。其中,槽车装车系统是通过装车橇对LNG槽车充装,经陆路运输送往各类用户[3-5]。槽车由于其机动灵活性,覆盖周边城市,能很好补充外输管网覆盖不到的区域。浙江LNG一期建有7台装车橇,LNG由储罐内低压泵加压后经低压LNG管道送入槽车充装系统,低压LNG通过装车臂充装至槽车。为满足下游不断增大的需求,二期新增10台装车橇,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在槽车系统投用前,需对低压LNG管道置换和预冷,主要目的是防止管道温度变化过快、热应力过大而造成管材损坏;检验和测试低温设备及管道的低温性能,特别是低温阀门的密封性和管道焊接质量[6-7]。槽车装车系统预冷成功,对接收站液态外输系统至关重要。

图1 浙江LNG槽车系统流程图

2 LNG管道预冷方法

LNG管道普遍采用耐低温、耐腐蚀、膨胀系数小的奥氏体不锈钢,具有优良的低温性能,但线性膨胀系数较大,LNG温度降低时,不锈钢收缩率约为千分之三。虽然设计时考虑了冷收缩的补偿,但温度变化速度较大时,还存在形变过快、热应力过大而使管道或连接部位损坏的问题,这就要求在低温管道或设备预冷过程中,必须控制好温降和管道上下管壁温差,防止出现因位移过大造成泄漏等安全事故。目前最常用的低温管道预冷方式是采用液氮预冷、LNG预冷和BOG(LNG蒸发气)预冷等。

2.1 液氮预冷

液氮预冷是将液氮通过汽化器气化后注入需要预冷的管道内,通过控制液氮进口流量、气化后低温氮气的温度及预冷管道的排气量,使管道温降维持在一定范围,最终达到管道预冷的目的。采用液氮预冷,初期效果明显,但后期管道底部会聚集较多氮气,不易流通,底部氮气浓度大于顶部,造成管道顶部和底部温差较大,不易控制。该方法需要额外增加液氮供应装置及液氮汽化器,设备占用生产用地,成本较高[8]。

2.2 LNG预冷

LNG预冷是间断性向低温管道中注入少量LNG(-150 ℃),LNG吸收管道热量气化,利用低温气体对管道初步预冷,产生的BOG放空,从而降低管道温度,待降至一定温度后,再直接用LNG预冷。根据实际经验,该方案耗时最短,但因无法控制LNG注入量,导致管道温降速率不易控制。LNG注入量过多,会使初始阶段预冷管道温降过快,管道上下表面温差过大,产生形变及位移,严重时会造成安全事故。LNG注入量过少,BOG气化后压力不足,中后段管道预冷缓慢,预冷时间延长,且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同时,管道一旦出现问题,潜在危险程度将大大增加,对操作人员和整个站场的安全都存在较大威胁。

2.3 BOG预冷

BOG预冷是向常温管道中直接注入低温BOG,以热交换的方式实现管道降温,通过调节管道进口BOG流量、温度及管道排气量控制管道温降速率。BOG预冷管道温度最低只能降至-120 ℃。预冷完成后,管道温度会随着时间的延长大幅度升高。LNG接收站一般接卸首船时才具备条件使用BOG预冷,后期正常运行时,无法提供BOG预冷管道。

3 新预冷方法及实践

3.1 新预冷方法的提出及原理

在新增低压LNG总管预冷时,要确保不影响一期装车橇正常运行,上述预冷方式均无法达到较好的预冷效果。

分析传统预冷方法,选用BOG预冷最为安全可靠,但是接收站处于运行模式时,产生的BOG气体无法满足预冷需求量。一期装车橇正常运行时,考虑充分利用自有LNG和接收站氮气,且不增加外接设备,提出利用LNG+常温氮气预冷工艺。其原理为:注入LNG液体时,注入气态氮气,加快LNG气化,同时降低管道与NG温差。调整注入氮气的速度,可以防止出现因低温气体分层而导致管道上下表面温差较大(大于50 ℃)的工况。在氮气推动下,BOG和氮气混合气体迅速走向管道末端放空点,将整段管道全部预冷。间断性地排放管道内气体可以加大对管道内流体的扰动,减小管道顶底的温差,有效避免管道预冷不均引起的意外形变,保证管道安全[9-10]。

3.2 低压LNG总管预冷过程

3.2.1 LNG及氮气注入口的选择

在图1中,间断性开关3″排放管道上的阀门V-3注入LNG液体,同时对3″排放管道注入氮气,使LNG沿着3″排放管道进入装车橇后返流至12″低压LNG总管。根据预冷情况,不断调整LNG和氮气的注入量。

3.2.2 排气口的选择

维持装车橇管道压力为0.2~0.3 MPa,将12″低压LNG总管中的BOG排放到接收站放空管线,避免就地排放和直接燃烧造成浪费。

3.2.3 温度监测及控制

在预冷过程中,每隔半小时记录一次3″排放管道和12″低压LNG总管上的温度。确保冷却速率不超过-10 ℃/h,管道顶部和底部温差不超过50 ℃。现场人员严密监控管道位移。如果管道预冷速率较快或管道顶部和底部温差超过50 ℃,则及时关闭进液阀V-3和放空阀,加大氮气流量,当管道压力达到0.3 MPa时,打开放空阀进行泄压,降低预冷速率和管道截面温差。

3.2.4 管道位移监控

随着管道中冷量的不断注入,管道因受冷收缩将沿着管道的前后(上下游)、左右、上下方向产生一定的位移,位移量越小说明管道形变量越小,预冷效果越好。预冷过程中定时观察管道是否扭曲,记录横向和纵向位移,当位移超过允许位移和管道扭曲明显时,则应降低预冷速度。

3.2.5 预冷效果

当12″低压LNG总管温度降至-70 ℃时,暂停预冷,紧固管道螺栓,再继续预冷至-120 ℃后,填充LNG液体。可以发现,随着管道预冷时间的延长,LNG和氮气的需求量会逐渐增大。

预冷过程中LNG管道温度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由图2可以看出,管道温降曲线平滑,没有出现较大的温度波动,说明该方法工艺过程控制良好。注入管道的氮气与BOG混合后迅速流向管道末端放空点,将整段管道全部预冷,使管道内部达到了预冷温度,且各处温差不大,避免了温度应力的冲击,保证了整个预冷过程的安全性。

图2 3″排放管道和12″低压LNG总管预冷温度曲线

整个预冷过程管道没有发生明显位移,距离最远的管道末端位移最大为7.8 mm和8.7 mm,均在设计允许范围内,充分说明该工艺方法能使管道均匀冷却,更容易控制温降速度。

4 结语

(1) LNG+常温氮气预冷工艺使管道达到很好的预冷效果,避免预冷时上下游管段及管道上下温差过大造成严重位移的情况,降低预冷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2)该工艺不需配备外接汽化器和相应场地,节约生产成本。

(3) LNG+常温氮气预冷工艺可以作为今后LNG接收站投产试车的借鉴和参考。

猜你喜欢
接收站预冷液氮
基于ANSYS的LNG接收站典型管道预冷分析
天津南港LNG接收站沉降监测点位布设
LNG接收站的发展趋势
小型LNG气化站预冷方法对比分析
LNG接收站扩建工程低压泵国产化应用管理
液氮冷冻与阿维A口服联合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观察
浅谈果蔬的几种预冷方式
LNG接收站工程项目设计进度的控制
液氮罐的使用
《果蔬贮藏保鲜技术与设施问答》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