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材经典唐诗的教学价值、现状与合理化反思

2021-04-25 03:39方应会
课外语文·下 2021年1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教育价值传承

【摘要】我国始终重视小学语文教学,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发展的趋势创新和改革小学语文教材的编纂,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小学语文教材日趋科学合理,具备了民族化和时代化的鲜明特征。本文结合小学语文教材经典唐诗的教学价值,对该领域的教学现状作出合理化的反思,并初步探讨传承经典唐诗并提升语文素养及文化底蕴的有效途径,以期提升小学语文教材经典唐诗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经典唐诗;教育价值;传承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03-0009-02

【本文著录格式】方应会.语文教材经典唐诗的教学价值、现状与合理化反思[J].课外语文,2021,20(03):9-10.

国学经典蕴含着中华民族根本的文化精髓与价值追求,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融入并规范国学经典内容,让学生在潜移默化 中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滋养,提高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有助于提升其语文素养和文化底蕴,唤起民族自信心。传承国学经典, 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今时代语文教学的重要发展趋势。

一、小学语文教材唐诗的教学价值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均有自己的民族文化,这是民族得以繁衍生息的精神动脉。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中,我们的先人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其中唐诗就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对于每个人而言,小学阶段的教育是人生的起点,在该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融入经典唐诗的教育,对于小学生提升语文素养和文化底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小学语文教材中经典唐诗的教学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一)熏陶并提升小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学习的最初级阶段,在此阶段为其进行经典唐诗的古体诗歌熏陶,非常有利于小学生的语文个人综合能力的发展。经典唐诗,顾名思义就是唐诗中的经典,这些唐诗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等,寓有深刻的具有教育意义的人生观和爱国思想。根据教育学规律,小学阶段是人生的初始正规的学校教育,文化的陶冶将会影响学生的一生。经典唐诗题材宽泛,古体诗的风格较为丰富,既有李白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篇,又有杜甫的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篇;所有这些优美的诗篇,无不是经典诗歌中的瑰宝,对小学生长期进行经典唐诗的教育,将会大大激发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且也会增强小学生民族复兴的责任感。

(二)培养小学生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能力

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传统优秀民族文化的复兴和传承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文化的复兴。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国积极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方面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在青少年群体中,较为普遍的是喜欢西方的娱乐文化,甚至在饮食上西化现象较为严重,在日常行为习惯上存在着较为普遍的“去中国化”,对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存在不重视甚至歧视的现象。在这些不良的教育现象中,在包括小学生在内的青少年群体在日常生活学习沟通交流中,充斥着大量的不健康的汉语言词汇,很不利于小学生在内的青少年群体的身心健康成长。

二、小学语文教材唐诗的教学现状与合理化反思

(一)机械乏味的背诵式经典唐诗教学

根据新课标的有关具体要求,对于包括经典唐诗在内的古体诗教学,教师应当基于引导式诵读古典诗歌,并要求老师让小学生在学习时能够体悟到作者的情感。小学语文教材的经典唐诗,均是多年来经过有关专家在几万首唐诗中逐一精选后选入教材的,这些经典唐诗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中的明珠。如果老师只是让小学生机械诵读到背诵阶段就作为教学目的的话,在很大程度上就失去了经典唐诗的教学价值。当然,我们的经典唐诗提倡诵读,诵读是经典唐诗教学的基础,此外,学生在诵读期间也可以学到更多的汉字。

(二)经典唐诗教学未能真正领悟作者创作心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许多老师在讲授经典唐诗时,往往根据教学参考书句句讲解诗句的意思,让小学生明白诗句的意思,这一点不算是错误的教学方式,但是,老师们很少讲解作者创作诗歌的心路历程,这样小学生就不会了解诗人的精神世界。例如我们知道的诗圣杜甫的诗歌有“沉郁”之风,在讲授他的《绝句》时如果老师仅限于向学生逐句讲明诗句的意思,然后让学生背诵,那么就起不到经典唐诗学习的应有的熏陶价值了。

(三)没有让学生思考经典唐诗学习的深层次体会

在讲授完课程之后,大部分老师均很重视学生的背诵情况和诗句的理解情况,以及生字词的学习情况,但是很少有老师能够让学生思考所学习的经典唐诗的美在哪里、好在哪里等等这些深层次的知识流深化问题,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新课标的教学目的。行之有效的能够体现经典唐诗教学价值的方法虽然是一项尚在进一步探索的教学任务,但是老师应当思考,在课程教授过程中可不可以安排学生们讨论,在这首经典唐诗中,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安排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然后老师再对学生对问题的回答进行点评。当前通行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尚未脱离传统的应试教学的窠臼,基本上大部分的老师考查学生的均是是否能够背诵,是否能够将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这种教学模式即使学生在考试时笔试能够取得满分,也达不到新课程标准的经典古体诗的教学目的。

三、传承经典唐诗并提升语文素养及文化底蕴的有效途径

(一)经典唐诗协调编排,启迪民族优秀文化传承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唐诗应满足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生理发育特征时期的精神特征,对经典唐诗进行精心选编。经典唐诗选编应当先从趣味性开始,由浅入深地进行层次性的延伸,使小学生对于教材中的经典唐诗发生兴趣并向爱好方向发展。笔者曾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经典唐诗做过分析,在分析中发现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题材的编选具有逐层递增,随着年级的变化而加深的特點,充分遵循了新课程标准下“注重基础性、阶段性学习的规定”。基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低年级学段的学生会领会诗文的意思,经过老师的启发式教学的引导,学生便能够领悟诗人创作时的外围因素。

(二)科学构建小学语文经典唐诗体系,强化语文素养提升力

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是每个学生的进步潜力和空间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必须把重点放在最接近学生成长需求的发展领域,以便给学生提供一个由浅入深又能够灵活把握的弹性学习空间。对于许多存在一定的深度和学习、阅读难度的经典唐诗,老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掌握古体诗学习规律,在学习中带着问题思考,带着问题进行诵读,进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底蕴逐步在经典唐诗的熏陶中得以不断提升。老师在构思传承经典唐诗的传统内容时,为了更好地借鉴古圣先贤在诗中凝结的智慧,应该从意境优美、格调清新的经典唐诗开始,用诗人高尚的生命价值观和充满哲理、睿智的哲学伦理来指导学生阅读,加速学生的经典唐诗的知识流向内化转化的进程。

(三)客观地组织安排教学梯次,经典唐诗教育级次布局要合理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唐诗的布局应符合学生的年龄阶段的接受能力,在低年级学段应以盛唐时期的经典诗为主,特别是李白、杜甫的通俗易懂的经典佳作为宜,这样能够使低年级学段的小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也能够激起他们学习经典唐诗的热情。在中高年级学段,可以适当增加难度较大的经典唐诗的学习。例如,可以增加许多寓意深刻和具有较强思想性的佳作。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向来以多个维度的科学布局形成的经典国学矩阵式的网络式见长,在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经典唐诗的梯次布局还应当进一步地强化和完善。教材中的经典唐诗虽然经过了诸多专家的地毯式筛选,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选入的诗篇应当适当地更新,剔除经典中的虽是传统文化范畴但是具有封建落后思想的诗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材经典唐诗教学价值释放,不仅在于改变当前经典唐诗的教学现状而进行的对经典唐诗教学元素的合理选编和科学教学组织安排,更重要的还在于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的老师启发式的引导。唯有不断探索教学方式的创新之路,才能更有效地挖掘经典唐诗的教学价值,从而为培养更多的有中华文化底蕴和文学素养的符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求的合格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语文老师也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郑增仪苏金良,卢洪利,等.在国学经典诵读中通养学生君子人格[J].中国教育学刊,2016(11).

[2]付新营,王玲毓,王顺贵.论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詩词选择编排的几个问题——以人教版教材中李白、苏轼的诗词为例[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5(2).

[3]黄璐,周嘉淇,梁静雅,等.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现状分析及建议“国学经典诵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研究之一[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5).

[4]董玲萍.诵国学经典品百味人生:探究诵读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J].中国校外育,2015(30).

作者简介:方应会,1980年生,甘肃西和人,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材教育价值传承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名著阅读教学
论教育价值与教育目的的关系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儿童读经热”对当代语文教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