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玩促学,使幼儿掌握正确跳跃动作

2021-04-25 18:53甘羽仓刘大庆张艳万丹丹
中国学校体育 2021年1期
关键词:袋鼠双脚体操

甘羽仓 刘大庆 张艳 万丹丹

幼儿在体育活动中进行跳跃类动作锻炼时,常出现上肢摆臂不充分不协调、蹬地时下肢力量不足、身体前倾或后仰造成落地不稳或摔跤等情况。因此,对幼儿科学开展跳跃类的动作练习、培养其良好的体育能力已成为各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常见项目。对此,笔者针对以上问题,分别对小班、中班、大班幼儿开展以跳跃类动作为主的体育活动,从而发展幼儿耐力与爆发力,进而为幼教从业人员提供案例参考。

一、“袋鼠跳”(小班、中班)

(一)活动目标

1.利用彩虹袋进行双脚跳,发展上下肢耐力与弹跳力。

2.培养勇敢、自信的良好品质。

(二)场地与器材

场地:操场;器材:彩虹袋、体操垫、标志桶、音响、口哨。

(三)运动负荷与练习密度

运动负荷:中等强度;练习密度:40%左右。

(四)教学流程

1.准备部分

(1)活动内容:热身操《动物体操》(做模仿各类动物跳跃的动作练习)。

(2)教學步骤与方法:教师带领幼儿做模仿动物跳跃的热身运动(配音乐)、小兔跳(双脚跳)、小鸡跳(单脚跳)、小狗跳(单脚大步跳)、老虎跳(双脚大步跳)、海豚跳(纵跳)。

(3)幼儿活动:幼儿成3~5列横队,听教师口令做模仿动物跳跃姿势的热身运动。

(4)安全措施:提醒幼儿相互间保持距离,不要推搡同伴。

2.基本部分

(1)活动内容:“袋鼠跳”。

(2)教师教学步骤与方法:

①教师提问幼儿“袋鼠”是怎么做跳跃的,幼儿相继做出跳跃动作(单脚跳、双脚跳、单脚双脚交换跳);教师找出动作灵敏协调的幼儿示范双脚跳,并告知其他幼儿跳跃时上下肢的配合以及下肢蹬地用力向前的姿势(教师也应示范该动作,起跳环节:双脚与肩同宽,脚尖向前,手掌呈半握拳状,手臂前后预摆,重心微向前,膝盖弯曲下肢用力蹬地跳起;落地环节:脚后跟先着地再过渡到前脚掌,收腹举腿,膝盖微屈缓冲平稳落地)。

②教师在跑道上量出10m距离(起点与终点),在前5m处做标记并每隔50~70cm放置标志桶,让幼儿努力完成该距离跳跃,在后5m放置地垫,让幼儿在地垫上使用双脚蛙跳的方式到达终点(教师示范)。

③教师在跑道上画出25m距离,在15m处放置一个体操垫,起点和终点处各放置一个小椅子(两边幼儿完成接力比赛),幼儿在起点穿上彩虹袋(手拉紧袋子)跳到体操垫前,脱下彩虹袋,用匍匐前进的方式爬过体操垫,之后起身跑向终点,与终点等待幼儿击掌交接,终点处幼儿提前穿好彩虹袋完成同样的动作(跑、爬、跳)。

(3)幼儿活动:

①分4组(每组5~7人)进行10m长的双脚跳动作练习(配音乐),前一名幼儿到达体操垫时下一名幼儿可开始活动。

②分4组(每组5~7人)进行“袋鼠跳”比赛,且每组人数均分到起点和终点处,幼儿拉紧彩虹袋双脚同时用力跳(教师在体操垫处指导与帮助幼儿),击掌完成一次交接(图1,教师视情况也可参与到比赛中,增加幼儿相互间的竞争性)。

(4)安全措施:将标志桶放在跑道线上,避免幼儿跌倒撞到标志桶;“袋鼠跳”时提醒幼儿拉紧彩虹袋,避免摔倒。

3.结束部分

(1)教师表扬本次活动中幼儿的努力与拼搏,对双脚跳动作优秀的幼儿提出赞扬。

(2)教师带幼儿玩《桃花桃花,几朵开》的放松游戏(幼儿:桃花桃花几朵开,教师:3、4、5朵开,等等,幼儿根据朵数相应地抱在一起,相互对同伴进行四肢按摩,放松肌肉)。

二、“超人飞跃”(大班)游戏

(一)活动目标

1.利用体操垫和起跳板进行纵跳与跨跳,发展上肢蹬摆协调与下肢爆发力。

2.培养顽强的品质。

(二)场地与器材

场地:草皮操场;器材:大地垫若干块、起跳板、音响、口哨。

(三)运动负荷与练习密度

运动负荷:中等强度;练习密度:50%左右。

(四)教学流程

1.准备部分

(1)活动内容:幼儿沿着操场边缘慢跑圈对颈部、腹部、上肢、下肢进行热身。

(2)教学步骤与方法:选择一名幼儿做小队长,带领其他幼儿沿操场边慢跑2圈(配音乐)和走1圈,同时教师说出口令(老虎来吃小朋友啦,吃你的脖子、胳膊、肚子、小腰、腿、膝盖、脚等),幼儿对相应身体部分进行热身(教师示范,幼儿模仿)。

(3)安全措施:在热身跑圈时让幼儿用鼻子吸气嘴巴吐气(强调慢跑);跑圈时保持距离,提醒幼儿不要碰到同伴。

2.基本部分

(1)活动内容:“超人飞跃”。

(2)教师教学步骤与方法:

①教师在操场摆放体操垫,2块体操垫叠放(标记A)在一起为一组,摆放4组,让幼儿从地面跳到体操垫上进行纵跳练习,视幼儿能力可增高体操垫(A)高度;体操垫(A)前摆放一块体操垫(B),保持1m距离,幼儿从体操垫(A)再跳向前方体操垫上(B)(可采用双脚立定跳远或单脚跨跳方式),锻炼幼儿下肢力量与蹬摆协调配合(教师示范)。

②在体操垫(A)前70cm处放置起跳板,幼儿助跑上板采用跨跳方式跳到体操垫(A)上,平稳后再跨跳到体操垫(B)上,以此进行3~5轮(教师示范)。

(3)幼儿活动:

①分4组(每组7~8人)进行活动(配音乐),各组幼儿在各自体操垫上进行纵跳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渲染鼓动,对上下肢蹬摆配合不协调幼儿提出纠正)。

②幼儿从体操垫(A)跳向体操垫(B)时,保持双脚落地,膝盖弯曲缓冲,眼睛与手臂配合,身体保持平衡;教师对落地不稳的幼儿提出意见并改正(每轮结束时对动作不准确幼儿再次纠正)(图2)。

(4)安全措施:1.体操垫要固定在地上,避免移动;2.幼儿在进行纵跳和向前跳时主班教师、配班教师、保育教师需在每组进行保护帮助,避免摔倒。

3.结束部分

(1)教师表扬动作标准的幼儿,鼓励肢体不够协调的幼儿并让其在课后多加练习。

(2)教师带领幼儿玩《大王叫我来巡山》的放松游戏(配音乐),对大肌肉群进行按摩放松。

三、活动反思

1.活动前让幼儿充分得到热身,尤其是跳跃类项目更应偏重对肘、胸锁、髋、膝、踝等关节与肌肉的充分拉伸,使幼儿身体机能状态在正式活动时达到理想水平。

2.“袋鼠跳”游戏活动场地也可选择草皮场地,避免幼儿因体力不支而摔倒;“超人飞跃”游戏对幼儿起跳、落地环节进行了相应身体机能锻炼。随着幼儿体能增强,后续可对幼儿开展移动性跳跃练习,如跳鞍马、跳轮胎等活动(增加助跑、起跳、腾空、落地等环节)。

以上跳跃类活动案例是幼儿体育活动开展的形式之一,对提高幼儿跳跃动作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针对性地锻炼了幼儿耐力与爆发力。教师可以根据自身幼儿园的特点与资源配备的实际情况,增减教学内容。

对幼儿开展的跳跃类体育活动,无论是平衡类还是移动技术类活动,都应根据幼儿身心发育与体能储备程度合理进行。在笔者所举案例中,小中班幼儿由于动作储备不够丰富,因此对下肢耐力与爆发力进行了锻练;而大班幼儿由于体能、智能、心理等发育在学前阶段较为充沛,因此对上下肢协调配合、人体平衡感、下肢爆发力等进行了练习。幼儿阶段是学习动作的黄金敏感期,从教人员对幼儿开展动作练习时应根据幼儿身心发育规律,以有计划、有目的、以玩为先、以学为辅、遵循幼儿天性、提高幼儿参与为准则,使各年龄段的幼儿在掌握动作程度上达到理想期望。

猜你喜欢
袋鼠双脚体操
双脚踩出的汉字
跳跃:单、双脚跳 教案
袋鼠
思维体操
我自己可以做
UNHAPPY FEET 让你的双脚在夏日保持健康!
思维体操
袋鼠
这部位越热肾脏越好
头脑体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