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康样本”:一个农村派出所的“枫桥经验”答卷

2021-04-25 13:03陈洋波李佳宜
派出所工作 2021年3期
关键词:派出所民警群众

陈洋波 李佳宜

派出所名称:湖北省谷城县公安局盛康派出所。

建所时间:1982年。

辖区概况:辖区位于湖北省谷城县西南部,面积301平方千米,辖26各行政村和2个居委会,人口6.8万人,“三留守”人员较多。

警力配备:现有民警9人,辅警7人。

荣誉:2019年12月,被湖北省公安厅授予“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成绩突出集体。

一个农村派出所,服务“不打折”,连续四年绩效考核、群众测评满意率,位列全县第一;一个农村派出所,创新“绩效法”,民警扎实真考实核,拒绝相互间推诿,人人争当先进;一个农村派出所,探索“打防管”,让“枫桥经验”生根发芽,让平安乡村建设落在实处。

带队伍:真考实核,评分“见真章”

1月6日,谷城县盛康镇下起了大雨,街头上冷清了不少。此时,盛康派出所民警张蛟龙正出警赶往小沟村。

原来,小沟村的两名村民,因放牛过界发生了争执。其间,一名村民将另一位村民的牛强行牵走了。

张蛟龙抵达小沟村后,冒着大雨前往村民家中。之后,经过耐心讲解法律知识,两位村民达成了和解。

所长张骏介绍,派出所目前实施的是“AB角”主副班勤务模式。“AB角”勤务模式,即将全所民警分成3个勤务专班,每班2名民警,在日常接处警过程中,实行首问负责制。“主班包干到底,副班协同配合。”这就有效地避免了划片民警与值班民警相互推责。

在盛康派出所办公区,有一块写着“绩效考核”的小黑板。小黑板上记录着民警的姓名、考核得分、发放金额。为了让绩效考核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发挥大家的积极性,派出所制定了《盛康派出所年度绩效考核办法》。《办法》中既有扣分项,也有计分项,比如:实行巡逻防范机制,每周不少于2次,少1次扣30元;发生一起群众合理投诉扣50元;认真做好现场勘查,每录入一起记15分;为群众调查办理户口一宗记10分;每破获一起刑事案件记50分。

“绩效工资必须要真考,既有奖励,也有惩罚!”张骏介绍说,民警每月有710元绩效工资,派出所将其划分为基本绩效210元、考核绩效500元。其中,考核绩效工资纳入打分考核。按照打分规则,谁的绩效分高,考核绩效工资越高。

2019年8月29日,新警张仕鹏来到盛康派出所报到。张仕鹏说,他起初并不适应这种考核机制,但这里人人争先的气氛,让他也跃跃欲试、充满了斗志。

“作为一名新警,我跟着大家努力学习,拼力成长!”24岁的张仕鹏说,几个月来,他跟着“师傅”黄文培学习业务工作,成长很快。在大家的帮助和鼓励下,他连续两个月的绩效分排名第一。

黄文培只比张仕鹏大1岁,2016年参加工作,如今在派出所也算一名“资深师傅”。派出所9名民警,除去所长,剩下的8名民警,“4老带4新”。在张骏眼里,年轻人虽然经验少,但他们凝聚力强、冲劲十足。只要调教得当,方法正确,这些年轻人势必成为“主力军”。所里的师傅们虽然也年轻,但都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基层调解熟知度高,工作方法多,是派出所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

调纠纷:机制创新,矛盾“不上交”

盛康镇有26个行政村。“最远的乡村距离派出所有半个小时车程,还都是山路。”为了尽快、尽早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派出所实施了“互联网+”调解法,利用联络群、QQ群,实时了解辖区动态。

与此同时,派出所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和部门支持,整合社会资源,依托疫情期间“百户长”的工作办法,建立“公安吹哨、部门报到”的“双联”矛盾化解机制,实现了“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

每个月,派出所“以会代训”,邀请各村“百户长”、治调主任到所学习。让“百户长”和治保主任在现实调解中发挥实效。通过一次次调解,丰富了法律知识、熟悉了执法流程。

2020年10月下旬,盛康镇王家井村邻居老周和老程因为两家相邻菜园的边界问题相持不下,互不相让。事情很快传到了村里“百户长”李军的耳朵里。李军为人热情,群众威信高,作风正派,是盛康镇推选出的第一批“百户长”之一。得知此事后,他立即上报派出所。在所长张骏的带领下、李军和村治保主任多次去到老邹和老陈家中,在了解双方的矛盾原因、实地了解情况后,分别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向两家人劝说普法。经过多次走访和努力,此次的调解终于有了收获——邹陈两家都愿意各退一步,不仅重新划分了边界,更是各留出了50公分的距离作为公共用地。

以这次类似“三尺巷”的调解为范例,连续4年,盛康镇辖区发生的家庭、邻里、婚恋、土地、商贸纠纷警情,没有一起转为刑事案件。同时,盛康镇也相继涌现出多名优秀人民调解员,如社区干部任定运被襄阳市司法局评为“最美人民調解员”。

针对因民警个人原因造成群众对案件不满意的,群众需要到上一级有关部门主张合理诉求时,派出所适时推出了民警“陪访制”,要求责任民警一同前往。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民警因为工作不到位被群众投诉。”张骏说,这项制度实际上就是倒逼民警做到“矛盾不上交,责任不离身”,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服务的质效。目前,“陪访制”已被当地政府运用到村一级矛盾纠纷化解的工作中,现已被市委批准在全市推广。

对群众:用心用情,增强“认同感”

1月5日,76岁的纪大爷特意委托村干部,向派出所送来了自家的土特产。之所以送这些土特产,是因为盛康派出所帮他找回了“身份”。

纪大爷,盛康镇甘坪沟村人。因腿部有残疾,在外已经流浪了30年,后来他被村里从南漳县救助站接回。安定下来的生活却因为没有身份户口,无法享受很多政策。得知纪大爷的遭遇后,指导员尚方远立即赶往凉水泉村。经过3天的走访、整理资料,民警证实了老人的身份,并帮其准备齐了补录户口的手续。

“没想到你们工作效率这么高!”纪大爷说,他没想到,一个农村派出所的服务竟然如此快捷。

2020年12月10日晚10时许,派出所接到了一位妈妈的报警电话。电话那头儿,这位妈妈心急如焚,声称女儿在江苏昆山“失联”。经询问报案人得知,其女儿被朋友介绍到昆山从事客服工作,结果女儿到达昆山后发现不对劲,赶紧与母亲联系。随后,其手机就处于关机状态。

“失联少女虽不在本辖区,但我们不能不管!”接警后,民警黄文培第一时间将情况向上级汇报,并立即着手救援。通过报案人的微信截图,黄文培了解到少女的位置信息,并及时与昆山市公安局联系。12月11日清晨,昆山传来了好消息:被骗的少女已被成功解救。之后,盛康派出所一边将消息告知报案人,一边开展接回被骗少女的工作。事实上,这样的救助还有很多。可是面对镜头,盛康派出所的民警却表现得十分低调。

“这真的没什么,因为我们是人民警察!”采访中,几名民警多次提到一个理念:即做每一件事,为民服务不打任何“折扣”;同时,在每一次接触群众的过程中换位思考,让每一次交流都能实现增强群众的认同感和安全感的效果。

1月8日,正在辖区进行例行巡逻的民警发现路面上有位女士在银行外徘徊且神色紧张,上前询问得知,女士的QQ上突然有自称是检察院人员加好友,还通过手机发来了一张“逮捕证”。

“我可没做违法乱纪的事情,我必须要自证清白!”女士显得很委屈。民警当即非常确定地告诉她,这是一起典型的电信诈骗,并详细讲解了相关的案例和骗术。真相大白,这名女士如释重负,连连感激:“回去之后我也得向身边的人多宣传,让大家远离诈骗!”

连续4年,盛康派出所在民意测评中的满意率始终位列谷城县第一名。现如今,一提到派出所,居民们总会竖起大拇指称赞:“盛康派出所如其名,佑一方隆盛,护一方安康。”

猜你喜欢
派出所民警群众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派出所民警轩哥的故事(四)缺钱的你别再被骗了
派出所民警轩哥的故事(九)
派出所民警轩哥的故事
上榜派出所统计表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吃瓜群众的真相,你怎么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