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方法指导

2021-04-26 19:55郑叡
学周刊 2021年15期
关键词:空间想象能力提升方法初中数学

郑叡

摘 要:《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中,强调“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想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进行培养和提升,需要教师利用实物模型的空间经验、数形结合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等方式方法进行教学,才能在提升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情况下,实现学生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增强,从而达到对学生的综合培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空间想象能力;提升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15-007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5.036

数学空间想象能力指的是对抽象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进行观察和分析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对逻辑、几何、技能和经验加以融合。对初中数学来说,这既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能够对学生的智力进行开发的重要因素。随着如今新课程对学生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的一再强调,作为培育学生的教师,需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力度,做到在强化学生观察能力的同时,实现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升[1]。

一、弄清几何基本概念,解决几何入门难的问题

一直以来,初中数学的教学难题就是几何教学。最初学生接触几何都需要有一个转折点,让学生能够对几何进行根本认识。也就是说,教师在进行几何教学时,需要以代数为转折点,让学生认识到几何,但此转折点带给初中学生几何学习中困难很大。首先,几何的研究对象转变了。代数是数,而几何是形,这种由数到形的转变,需要学生能够将所操作的数学信息向所操作的图形信息进行转变。其次,在思维方法方面。学生在代数的学习当中,通常都是以计算为主,对数量化进行分析;但是在几何当中,却是以推理论证为主,对空间形式进行分析。许多学生在刚刚对几何进行接触时,通常无法对思维的转变产生真正意义上的正确认知,既不知道学习几何的目的在哪里,也不明白学习几何所能获得的知识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将以计算为主的思维向推理论证的思维进行转变,以此在促进学生思维方法的转变时,强化学生的几何知识水平。

比如,许多学生在学习完“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后,将直角三角形正着放时,学生能够知道其为直角三角形,但若并非正着放,学生就无法确定为何种三角形。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学生学习直角三角形的概念时,无法在初中几何的论证阶段很好地理解这些逻辑的推理,欠缺数量的变式图式知识。对学生来说,那些看起来明显却需要不断证明的事实,是使其困惑感不断加深的主要原因。事实上,在几何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进行培养的主要前提,就是学生需要梳理清楚几何的不同概念。对初中的几何教学来说,重视几何的基本概念教学,既是特定的基本要求,也具备特殊的意义。基于此,在实际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概念组成的分析引导,并在让学生对概念的字面意思进行理解时,充分抓住概念的本质,然后再通过具体分析概念的本质特征,真正理解和掌握概念。另外,教师还需要将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理清楚,并在学生的概念理解中给予帮助,然后在学生能够系统化和整体化所学的几何知识时,帮助学生分类整理这些相关的概念和性质,以此在促进学生建构相关良好的知识体系时,实现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2]。

二、借助实物模型的空间经验,加强学生的空间感悟

在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中,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将相关的具体实物图像和图形等最大限度地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能够直观生动地观看这些图像,教师甚至需要以亲手操作和实践为依据,让学生在几何图形的数学学习中,展开、平移或者旋转几何图形,并以此让学生比较和感悟相关的问题,找到更好的问题解决途径,弥补过去传统学习中的不足之处,促进学生克服传统几何教学中的重难点。再者,为学生呈现出大量实物图像和几何图形,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并能够在基于学生原有空间想象能力的基础上,丰富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客观事物表象和几何图形表象方面增强理解。例如,教师在对空间的两条直线位置关系进行讲解时,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利用两支笔将不同的位置关系摆出来。学生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就能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在促进学生加强想象能力的同时,实现学生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的有效提升。

三、借助多媒体技术,完成空间想象力的训练

学生在一开始接触立体几何时,都较为缺乏空间想象能力,这样的情况使其无法形成和具备对平面和空间图形的转化能力。此时,教师需要利用计算机或者多媒体等信息设备,加强学生对空间图形的理解和转化概念。众所周知,计算机或者多媒体设备都具备文字、图形、声音等处理能力,能够活动影像,能够绘制图形。将计算机、多媒体等技术应用到实际的初中数学教学中,不仅可以利用图片、动画等具体形象的方式直观地展示课堂中无法简单讲解的概念、烦琐的过程、复杂的数形关系以及生產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相关能力。基于此,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对课程中的立体图形进行生动形象的演示,从而在学生能够透彻地观察直观图形时,加强学生对图形的理解。

在初中数学的几何教学中有这样一道习题:“从一个正方体中截去四个三棱锥,可以得到一个正三棱锥。求:它的体积是正方体体积的几分之几?”教师在对这一题进行讲解时,就可以先以题意为依据,利用多媒体将相关的动画情境设计出来。“在正方体上,将四个角依次切掉,放映到多媒体的大屏幕上,分别在四个角上摆放被切掉的四个角。摆放完后,中间所剩下的三棱锥,其实就是所要求的三棱锥。将其体积求出来后,就能够知道此三棱锥体积是正方体体积的几分之几。学生可以用画面的提示为前提,对剩余部分进行联想,进而对其体积进行求解[3]。

四、借助数形结合,拓宽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虽然说在几何教学中能够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进行培养,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能在几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事实上,也可以在学生的代数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代数的教学中,有一些显著特点,其中最显著的优点就是其不仅具备着较为严密、规范的解答过程,还拥有着较为清晰的思路。而在几何的教学中,优点则是较为直观形象。在实际的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想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需要教师以代数教学和几何教学中的优点为基础,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数形结合本质上说,就是将需要表达的语言充分结合起来,如空间的大小、形状、公式、位置关系等,使之能够在学生形成空间想象能力时,通过展开抽象思维活动,使学生建立数和形之间的对应关系。在这一系列情况下,需要初中数学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应用数形结合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由数联想到形,再由形想象到数”的思维,在强化学生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同时,巩固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例如,习题“若是在同一个坐标系中,有y1=x2,y2=x+3两种不同图像,问当x取何值时,y1>y2,y1=y2,y1

五、引导学生猜想验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生数学的创造性思维和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发展存在一定的联系,可以说,促进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提高的突破点,就是对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和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4]。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此思维方式具备主动性和独创性,对习惯思维的束缚进行了强有力的突破。在问题的分析解决过程中,创造性思维能够提出有新意的观点。

比如,在教学“旋转对称图形”之后,会有这样一个习题让学生训练:“画△ABC和过点P的两条直线PQ、PR,画出△ABC关于PQ对称的△A′B′C′,再对△A′B′C′关于PR对称的△A"B"C"进行绘画。然后对△ABC和△A"B"C"进行观察,两个三角形是否存在关系,在什么样的变换作用下,原三角形会有同样的效果?”在这样的问题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验证猜想,并在验证当中再次提出相关问题“通过几何画板演示,如果△ABC绕P点旋转,能够得到△A"B"C",那么此旋转角应为多少度?”学生在解答这些问题时,会主动利用相关的动态软件,在不同情况下对不同的例子进行猜想验证,并以其中的实际变化为依据,进行计算、推理和绘图。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在不断的检验猜想中,培养创造性思维,进而也就能够实现学生问题理解能力、解决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数学中的空间想象能力不仅是学生认识现实世界空间形式的能力因素,更是促进其创造力形成和发展的源泉。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强化,其实就是对学生智力的有效开发和对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提升,在综合培养学生能力素养的前提下,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薛曉敏.小议初中数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J].数码设计(上),2019(3):254.

[2]康小燕.浅谈学生数学空间想象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上旬),2019(1):115.

[3]刘杨泉.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体会[J].读与写,2019(11):135.

[4]吴晓秋.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J].求知导刊,2018(11):73.

[责任编辑 张宏丽]

猜你喜欢
空间想象能力提升方法初中数学
关于高中学生立体几何学习困难的探索
试论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的整合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生生互评能力的提升方法
保定市高校文化对城市文化的影响及提升方法研究
如何提升幼儿区域活动的参与度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