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纺织测试新技术”课程线上教学模式探讨

2021-04-27 06:39辛斌杰
纺织服装教育 2021年2期
关键词:纺织测试教学模式

杨 雪,辛斌杰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纺织服装学院,上海 201620)

线上教学具有环境局限性小、教学成本低并且可缓解教育资源不均问题等优势,能够帮助大多数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近年来线上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与线下教学模式相比,采取线上教学模式的课程比例仍然较低。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各高校不得不一再推迟春季学期开学时间,我校(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为了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积极组织各学院教师采用多种平台开展线上教学。

“纺织测试新技术”是我校纺织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是对本专业毕业要求的重要支撑课程。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熟悉纤维和纺织品测试的基本原理,掌握纤维及其集合体材料结构与性能的测试方法与技术,了解国内外新型测试方法的发展及典型仪器的应用,了解纺织材料测试技术的发展方向,为今后从事纺织贸易检测工作打下基础。由于“纺织测试新技术”课程内容覆盖范围广、知识点繁杂,相关技术迭代更新快,目前该课程还没有完全采取过线上教学模式。本文将以疫情期间“纺织测试新技术”课程线上教学实践为例,结合教师的教学体验以及学生的反馈情况,总结该课程线上教学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以期为今后线上教学改革提供一定思路。

一、优化教学内容,调整教学环节

疫情期间学生大部分课程为线上自主学习,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重新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结合我校纺织工程专业线上教学要求和纺织产业发展现状,加强学生对纺织测试新技术的方法、原理和发展现状的认识,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以目前最新的纺织品测试需求(如口罩的过滤性、防护性等)、测试技术、测试仪器为基础,介绍纺织测试技术的理论知识,从而使理论知识转变为便于理解和应用的实践知识。

我校围绕纺织品测试新技术,以各种纺织材料的测试需求、测试技术、测试原理为主要内容,结合线上教学模式特点,对教学环节进行了调整。将之前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调整为学生自学、案例讨论、学生专题报告三个环节;课时也进行了重新分配,理论教学调整为24学时,学生专题报告为8学时。在课程自学部分,教师对知识点进行细致拆分,录制教学视频并上传到学习平台,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章节教学视频的观看。在案例讨论环节,以客户对纺织品某一具体性能的要求为重点,围绕该性能的测试,组建学习小组,课后开展小组讨论并完成报告。在学生专题报告环节,由学生自主选择课题,查阅文献和资料,制作PPT,并在课堂上进行报告,同时回答教师和其他学生的提问。

二、选择多种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

由于线上教学时教师不能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兴趣尤为重要。该课程在线上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将传统的被动式学习转变为学生自导式学习。采取的线上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教学目的如图1所示。

图1 线上教学方法、手段及目的

1.视频教学

将教学内容分解成若干知识点,分别录制授课视频;针对纺织测试设备原理,录制测试设备现场操作或设备构造视频。将录播视频设置为章节任务点,便于学生多次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起到监控学生学习进度的作用。

2.互动式教学

采用提问、抢答、问卷调查等形式开展互动式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案例嵌入式教学

以企业对纺织品某一性能要求为案例,发布课程作业,学生通过课下查阅文献、小组讨论等制订测试方案,完成测试作业。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工艺设计、查阅文献和应用纺织测试设备等方面的能力。

4.启发式教学

针对某一问题发布讨论,让学生在讨论区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或由学生自行选择专题,查阅文献和资料,制作PPT,以在线汇报或完成视频作业的形式进行专题汇报,最后由教师评分,并以邮件或作业批语的形式将评价和建议反馈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采用多元化考核方式,注重过程评价

在线上教学时,教师无法直接观察学生的学习状况,因此设计合理有效的课程考核方式至关重要。如图2所示,“纺织测试新技术”课程采用多元化考核方式,注重过程评价,由签到、课程互动、课程视频、作业、章节测试、专题汇报、大作业等多个部分组成,改变了以卷面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案例讨论、课程互动、作业、签到等作为平时成绩;学生专题报告以纺织测试新技术为主题,自选题目,制作PPT,由汇报、回答问题以及最终文字报告质量等组成期末成绩,最后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综合评定出学生的总成绩。相比传统的笔试考核方式,这样的考核方式更加灵活,更注重对学生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考察。

图2 多元化考核方式

四、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

线上教学不受空间的影响,保证了疫情期间各项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经过“纺织测试新技术”课程线上教学实践,发现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认真完成课后作业、案例讨论及课程汇报等,较好地完成该课程的全部教学环节,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总体来说,该课程的线上教学开展得比较顺利,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1.教师备课工作量增加,上课体验下降

目前该课程没有现成的网络教学资源,并且线上教学的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与线下教学有很大差异,使得教学资料全部需要重新准备,导致教师备课工作量远远超过线下教学。线上教学软件种类繁多、功能各异,由于教师自身缺乏线上教学经验,在线上教学平台的选择以及软件功能学习方面也需花费大量时间。此外,线上教学不能实时了解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感受不到学生情绪的变化而产生距离感,影响了教师的上课激情,加上备课时间的大量增加,使得教师上课体验下降,进而影响教学效果。

2.学生的学习热情难以长久维持

线上教学不是在教室里进行的,学生缺乏学习氛围,学习积极性不高。此外,上课过程中学生和教师不是面对面,自律性较差的学生由于缺乏教师的实时监督,非常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进而影响学习效果。通过一学期线上教学实践发现,在开学初期由于学生对线上教学模式充满好奇,具有较高的学习热情。随着学生新鲜感的消失以及对授课教师上课风格的熟悉,学习热情逐渐降低。从一堂课来看,前30分钟学生的学习热情较高,然后逐渐降低。教师为了掌握学生的在线情况,上课开始时往往会安排签到和提问环节,因此会使学生产生紧张感,从而使其具有较高的学习热情。进入课程主要环节以后,特别是学生视频自学阶段,教师不能实时监督,加上学习氛围的欠缺,自律性差的学生就容易受外界干扰,学习热情下降。另外,由于网络通信问题,为了确保线上课程的顺利开展,教师往往会准备多个备选方案,这就使得学生需要下载多个学习软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3.网络通信不稳定

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平台用户量激增,并且上课时间段比较集中,造成各教学软件服务器传输压力过大,导致网络通信不稳定。该课程在进行理论知识讲解时,采用的是录播视频自学的形式,在学生自学过程中,网络平台有时会出现卡顿和闪退的情况;在进行学生专题汇报和案例讨论时,采用的是线上视频直播的形式,有些学生由于家里网络条件有限或设备陈旧等,时常会出现网络卡顿、延迟、掉线等问题。以上网络通信问题的存在影响了课堂秩序,降低了学生的上课热情和学习效果。

五、结语

经过一学期线上教学实践,大部分学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说明目前采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考核方式等对“纺织测试新技术”课程的在线教学是可行的。虽然目前线上教学模式仍存在一些问题,但是随着线上教学软件的技术升级、教师线上授课经验的不断积累以及师生的及时沟通,必将寻求到合理的解决方案,减少当前存在的问题。

猜你喜欢
纺织测试教学模式
澳洋纺织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心理测试
心理小测试
测试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小测试:你对电子邮件上瘾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