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实践理念的柔性工程训练体系探索和实践

2021-04-27 03:01闫金顺雒卫廷
吕梁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吕梁应用型实训

闫金顺,雒卫廷

(吕梁学院 矿业工程系,山西 离石 033001)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职业教育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更加突出。交口实训基地作为吕梁学院应用型本科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水平。基于“大实践”理念的实践教学,体现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内涵需要,体现了本科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体现了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基于大实践育人理念,针对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开展研究与探索,全面提高学校实践教学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对促进学校转型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优势学科群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应用本科转型背景下的大实践育人理念建设

1.1 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的内涵需要

应用型本科重在“应用”二字,要求以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为先导,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势下,构建满足和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学科方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1]。

2015年3月,吕梁学院正式发布了《吕梁学院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方案》,方案要求以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为标准,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教产合作、产学结合”为基础,以创建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为导向,围绕实现“突破学生职业技能的综合培养和实习实践与就业贯通的基地建设”的两个突破,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以市场需求、职业需要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实践教学体系为主体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1.2 “大实践”育人理念的形成与思考

吕梁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2-3],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初步形成了“12152”人才培养思路,即围绕“培养在基层留得住、用得上,适应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1个目标,秉持“文理交融、个性培养”2个理念,建立并不断优化“校地校企合作共建”1个机制,做好“大力气引培师资、大倾斜优待教师、大服务支撑教学、大投入改善环境、大开放对接需求”等5项保障,强化“吕梁精神立德”“大实践体系强技”这2个办学特色。

图1 吕梁学院大实践教学体系

吕梁学院转型发展以来,秉承办学传统,坚持内涵式发展,积极探索育人新模式,特别是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所存在的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不强,人才培养脱离实际等突出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围绕学生全面发展、成人成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这一主线[4],在实践中形成了吕梁学院特色的“大实践”教学体系。

(1)突破学分限制,构建多层次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加大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的权重,其中,工科专业实践教学占总学分的比例达到32.75%,其他专业为29.85%。通过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共建交口实训基地、拓展企业实习渠道、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构建了由校内实验、基地实训、企业实习、社会实践四个平台组成的吕梁学院“大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2)突破学科限制,打造产业化专业集群平台。制定了服务全校多专业的综合性实习实训大纲,文、理、工各类专业分别在交口实习实训基地实践不少于 4 周、8 周和 16 周。在“大实践”育人理念下,要求理工类学生必须完成一定学时的人文艺术训练项目,文科学生必须完成一定学时的工程技术训练项目,以此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3)突破学期限制,建立全过程迭代进阶教学模式。传统模式下,学生在一二年级注重理论知识积累、三四年级强化实践能力锻炼;基于“大实践”育人理念,要求将实践教学环节贯穿于大学四年的每个阶段,建立全过程迭代进阶培养模式,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穿插、相辅相成,使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的不断迭代中形成从理论和技术到应用与创新的转化能力。

2 工程训练平台的构建与应用

根据《吕梁学院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方案》和吕梁学院“大实践”育人理念,结合我校学科建设、专业特征及人才培养方案的内涵需要,设计并构建了综合性实习实训教学平台。

2.1 建设思路

交口实训基地工程训练平台的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有效支撑学校转型发展战略需要、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全面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

(1)内容多元化。由传统的金工实习向工程综合训练转化;由单机技能训练向创新实践培育转化,由工科主导向文理交融、学科交叉转化,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5]。

(2)情境工厂化。基于情境教学理论,引进产教融合项目,通过真实具体的生产项目、科学严谨的管理模式,使得参训学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技能在工厂化教学情境中得到有效锻炼[6-7]。

(3)项目模块化。实训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模块化,面向全校提供可灵活搭配的课程体系,不同系(部)可根据自身学科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需求,选择不同的实训模块进行组合,实现工程训练项目的柔性定制[8]。

图2 交口实训基地工程训练平台设置

(4)服务一体化。按照专业、行业、职业三位一体的要求,构建融知识验证、技能训练、生产实习为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协同育人机制,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服务平台[9]。

2.2 平台构建

围绕高起点定位、高目标发展、高标准配置、高质量师资、高效率运作、高水平服务的建设宗旨,课题组明确了工程训练平台建设的“4321”布局规划,“4”指四大板块:机械加工、电子工艺、计算机技术和人文艺术;“3”指三个层次:工程基础认知、工程技能训练和工程综合创新;“2”指两个突出:突出应用技能训练和突出创新思维训练;“1”即指一个目标:以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项目规划了由7个工程训练中心、25个实训室、2 000余台(套)实习实训设备(仪器)构成的吕梁学院交口实训基地工程训练平台,如图2所示。

2.3 教学体系设计

课题组以层次化、模块化、项目化为原则,以工程和工艺为主线,以项目为抓手,强调创新理念培养,突出应用技能训练,设计了交口实训基地工程训练教学体系,如图3所示。不同用户可根据自身学科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需求,选择不同的实训模块进行组合,从而实现工程训练项目的柔性定制[10-11]。

大实践育人理念要求全校各专业学生树立科学的工程概念、了解工程技术的创新和进步对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在此背景下,课题组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本科生,规划了可供柔性选择和自由搭配的训练模块,从课程体系中体现和落实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实现对学生工程素质的启蒙和拓展教育[12]。

图3 交口实训基地工程训练教学体系

2.4 项目实施与应用

吕梁学院与交口县人民政府合作共建了体系完备、设施先进的实习实训基地,项目总投资4亿元,其中实训设备总值6 000余万元,占地面积400余亩,总建筑面积134 000 m2,其中实训面积达到24 000 m2,可同时容纳3 000名学生实习实训。

吕梁学院交口实训基地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机械加工10个工种、电子工艺5个模块、计算机技术4个模块、人文艺术5个模块的实训课程,支撑了10个系(部)、26个专业的专业综合实训,保障了“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全国3D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多项学科竞赛的顺利开展。

交口实训基地积极响应国家有关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教育方针,努力探索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校地合作的联合培养模式。2019年首批与交口县六家大型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约定了在挂牌互认、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等领域的合作内容;与山西新龙重工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启动了产教融合项目的准备工作;与吕梁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校校联合培养项目,完成了吕梁职业技术学院3个专业的实践教学任务。

交口实训基地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引导与鼓励教师积极申报校级、省级教学改革项目,淘汰“水课”,打造“金课”,不断提高交口实训基地教学质量。2019年,交口实训基地启动了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教学改革项目、省级公共实训服务平台的申报工作,其中,“基于大实践理念的应用型本科的实践教学研究”教改项目已经获得了山西省教育厅的立项资助。

3 结束语

实践表明,“大实践”育人理念的推广及柔性工程训练体系的建设,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水平,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推动了省级、国家级科研、教改项目的申报工作,促成了多项校企合作成果。建设方案及其应用对实现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且具有较强的示范性和推广性,对其他地方性应用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吕梁应用型实训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Raoultella terrigena RtZG1 Electrical Performance Appraisal and System Optimization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田安平:讲好乡村振兴的吕梁故事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省植保站站长杨军赴吕梁调研
吕梁枣芽茶产业蓄势待发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现代通信实训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