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测定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膀胱内前列腺突入程度(IPP)的临床价值分析

2021-04-27 14:44杨小芹
当代医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顺应性B超良性

杨小芹

(广东省阳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B超室,广东 阳江529500)

良性前列腺增生又称为前列腺肥大,是男性常见疾病之一,主要包括前列腺腺体增生与前列腺间质增生,主要症状包括排尿期症状与贮尿期症状,具体表现为尿急、排尿困难、尿不尽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水平[1-2]。良性前列腺增生在尿动力学上会表现为膀胱出口梗阻(BOO);压力-流率测定属于有创检查,是临床用来诊断BOO的金标准,但费用较高,且会进一步损害患者身体,在基层医院的使用具有较大的限制[3-4]。为此,本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B超测定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膀胱内前列腺突入程度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的6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膀胱内前列腺突入程度分为观察组(n=36)与对照组(n=24)。观察组年龄59~84岁,平均年龄(70.46±5.66)岁;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16~35分。对照组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70.64±5.95)岁;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14~35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患者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良性前列腺增生;②患者及家属同意参与本研究;③完整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神经系统疾病者;②泌尿系统感染者;③神经源性膀胱者;④合并其他心肝肺肾重症疾病者;⑤依从性差,不能配合完整参与本研究者。

1.2 方法所有患者采用B超测定前列腺突入膀胱内程度(IPP)及前列腺体积(PV)。具体如下:患者膀胱适当充盈时,取平卧位,在膀胱与前列腺中线矢状面使用3.5 MHz的超声探头测量前列腺突入膀胱前壁基底部到前列腺突出至膀胱内最前端的距离,另外记录PV值,PV=π/6×左右径×前后径×上下径。所有患者饮用1 000 mL水,设置尿流计为预备状态,给予患者隐蔽环境测量尿流率,患者可以排尿时,调整尿流计为开始状态,测量尿动力学指标,包括排尿期最大逼尿肌压力(Pdet.Qmax)、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同时计算并记录膀胱出口梗阻指数(BOOI)值,BOOI=Pdet.Qmax-Qmax×2。存在梗阻:Qmax<15 mL/s,严重梗阻:Qmax<10 mL/s。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临床数据及贮尿功能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数据比较观察组患者IPP、PVR、PV、BOOI、Pdet.Qmax值高于对照组,Qmax值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数据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数据比较(±s)

?

2.2两组患者贮尿功能变化情况比较观察组膀胱顺应性降低发生率、膀胱过度活动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贮尿功能变化情况比较[n(%)]

3 讨论

前列腺增生在尿动力学上常表现为BOO,BOO会导致膀胱功能的改变,从而表现为排尿、贮尿功能异常[5-6];更方便、准确的判断患者排尿、贮尿功能障碍程度有利于评估患者BOO程度,具有重要的意义[7]。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IPP、PVR、PV、BOOI、Pdet.Qmax值高于对照组,Qmax值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观察组患者前列腺突入膀胱程度明显更严重。正常人排尿后PVR<10 mL,若PVR>30 mL,则提示病理状态;两组患者测定的PVR值提示两组患者排尿功能均处于异常水平,另外,排尿与贮尿功能障碍是膀胱功能损害的主要表现,PVR值更高的患者排尿障碍越严重,膀胱功能损害越严重[8-9],说明与前列腺未突入膀胱或突入程度<10 mm的患者相比,前列腺突入膀胱程度>10 mm的患者的排尿功能障碍更严重。两组患者在Pdet.Qmax的差异提示前列腺突入会增加逼尿肌压力;两组患者在Qmax与BOOI上的差异提示两组患者在梗阻存在情况与严重程度方面的差异,测量结果显示,前列腺突入程度更严重组的患者普遍存在膀胱出口梗阻情况,且明显较前列腺未突入或突入程度较轻组患者严重。

另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膀胱顺应性降低发生率、膀胱过度活动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前列腺突入膀胱容易破坏膀胱颈的漏斗机制,引发膀胱功能损害,从而表现为排尿与贮尿功能障碍,其中,贮尿障碍临床常表现为膀胱顺应性的改变及膀胱过度活动症,膀胱过度活动症及顺应性降低程度反映患者膀胱逼尿肌损害程度;两组患者的膀胱过度活动症及顺应性降低发生率可以反映两组患者在贮尿功能损害程度方面是否存在差异,若两组患者B超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前列腺突入膀胱程度与膀胱功能损害程度相关[10]。本研究结果说明,前列腺突入膀胱程度与膀胱贮尿障碍密切相关,前列腺突入膀胱程度越严重,则膀胱过度活动症及顺应性降低发生率越高,膀胱贮尿功能损伤程度越高;可能与前列腺突入膀胱会增加逼尿肌压力相关。

综上所述,B超测定前列腺突入膀胱程度可以用来评价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膀胱损害情况及梗阻情况,另外,与压力-流率测定法相比,B超检测属于无创检查,更易被患者接受,其临床应用限制更小,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顺应性B超良性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最佳动脉顺应性肺复张应用于重症脑卒中合并肺不张或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怀孕做阴道B超,会引起流产吗
写字的尴尬
巧用一元二次方程的“B超单”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脊柱后路全麻手术患者肺顺应性及循环的影响
腹部B超与阴道B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比较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
腔内隔绝术用覆膜支架顺应性的研究意义及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