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诊断脊柱结核的效能分析

2021-04-27 14:44夏建平罗羽茜
当代医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征象准确性结核

夏建平,罗羽茜

(1.江西省丰城矿务局总医院影像科,江西 丰城331141;2.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影像科,江西 南昌330006)

脊柱结核属于椎骨的骨炎或骨疡,主要由结核菌随血液运行到达骨组织,造成骨质破坏而导致[1-2]。该病在全身骨关节结核中的发病率最高,疼痛、压痛、活动受限及肿胀等为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脊柱运动及支持功能,而且会引起脊柱畸形、截瘫,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构成极大威胁[3]。因此,对脊柱结核,临床需及时予以患者针对性治疗,以控制疾病进一步发展,而准确的诊断是患者获得针对性治疗的关键。以往临床多采用CT予以脊柱结核患者诊断,但因患者的个体差异性,CT检查难以获得理想的诊断效果。随着MRI技术进一步发展,MRI检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诊断中,据相关研究表明[4],在脊柱结核患者中应用MRI诊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本研究为进一步分析MRI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应用效能,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60例疑似脊柱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60例疑似脊柱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18~74岁,平均年龄(52.14±6.97)岁;发病位置:胸椎27例,颈椎11例,骶骨6例,腰段16例。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者;②存在乏力、低热、盗汗与疼痛等中毒症状或神经压迫症状者;③患者及家属已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心、肝器官严重损伤者;②患有严重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者;③对本研究依从性低者。本研究符合本院伦理委员会原则。

1.2 方法CT检查:予以患者16排螺旋CT(飞利浦,型号Brilliance16)进行检查,设置参数:管电压130 kV,管电流140~280 mA,间隔5~10 mm,层厚5~10 mm。指导患者进行仰卧位,对其进行骨窗重建,并将100 mL的碘佛醇造影剂予以患者静脉团注,随后对患者的脊椎范围进行扫描。

MRI检查:给予患者(飞利浦,Ingenia 1.5T)磁共振成像系统进行检查,指导患者取仰卧位,选择FSE序列,设置参数:矢状面T1WI扫描,TR 500 ms,TE 12 ms;T2WI扫描,TR 4 000 ms,TE 98 ms;脂肪抑制T2WI扫描,TR 4 000 ms,TE 100 ms,层厚4 mm,层距0.4 mm,FOV 300 mm×300 mm,矩阵384×288。横断面T2WI扫描,TR 4 000 ms,TE 88 ms,层厚4 mm,层距0.4 mm,FOV 230 mm×230 mm,矩阵320×240。冠状面T2WI扫描,TR 4 000 ms,TE 98 ms,层厚4 mm,层距0.4 mm,FOV 300 mm×300 mm,矩阵384×288。参数设置完成后,对患者的脊椎范围进行扫描,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增强扫描,获得MRI图像。

60例患者所获得的CT检查、MRI检查图像,均由2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进行分析、判断,对患者的脊柱结核征象进行准确评估。

1.3 观察指标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比较CT与MRI检查对脊柱结核征象(椎间盘受累、骨质破坏、附件侵犯、椎旁软组织脓肿、脊髓受压、椎管狭窄)的检出情况,同时比较两种检查的准确性、敏感性与特异性。准确性=(真阳性+真阴性)/(真阳性+假阳性+假阴性+真阴性),敏感性=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与MRI检查对患者脊柱结核征象检出情况比较经手术病理证实,60例患者均为脊柱结核,同时,MRI检查对椎间盘受累、骨质破坏、椎旁软组织脓肿及脊髓受压征象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对附件侵犯与椎管狭窄征象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CT与MRI检查的准确性、敏感性与特异性比较经检查发现,在CT检查中,真阳性48例,真阴性0例,假阳性5例,假阴性7例;在MRI检查中,真阳性59例,真阴性0例,假阳性0例,假阴性1例。MRI检查的准确性与敏感性均明显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脊柱结核患者的MRI检查影像学表现在MRI检查下,脊柱结核患者的椎体信号形态多呈现为弥漫性改变或扇形改变。出现扇形信号者,多为感染位置,且病变在前缘位置或后缘位置,并呈扇形方式扩散至椎骨中;同时在MRI下,中心受累且向两边侵犯较常见,T1WI大部分为斑片状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若患者椎体存在炎性脓肿情况,其椎体信号不均匀,且形态不规则。病情较严重的患者,椎体终板破坏形态完全消失。

表1 CT与MRI检查对患者脊柱结核征象的检出情况比较[n(%)]

表2 CT与MRI检查的准确性、敏感性与特异性比较

3 讨论

脊柱结核是一种较常见的疾病,隐匿性强,患者在早期阶段多无明显的症状,且病变发展迅速,具有较长的潜伏期[5]。当发生脊柱结核时,患者可出现乏力、低热、盗汗、疼痛神经压迫等症状。脊柱结核多由肺结核、淋巴结核所引起,主要是因为这些结核菌会随着患者的血液循环进入脊柱中,并对脊柱骨质造成破坏,最终形成脊柱结核[6]。若该疾病患者错失最佳治疗时间,会严重降低其机体健康水平,甚至可致残。因此,为让患者获得最佳治疗时机,临床必须采用准确的诊断手段,以及时明确患者的病变情况,并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准确的依据。

CT作为以往临床常用的诊断方案,虽能准确显示患者脊柱骨质的变化情况,但原始图像无法显示椎间隙及软组织病变,难以获得良好的诊断效果[7]。而本研究对脊柱结核实施MRI诊断,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本研究表明,MRI检查对椎间盘受累、骨质破坏、椎旁软组织脓肿及脊髓受压征象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脊柱结核患者的诊断中应用MRI,能进一步提升脊柱结核征象的检出率。其原因在于,MRI是一种依靠核磁共振释放能量诊断病变组织的检查手段,对软组织的分辨率高,且能清晰显示患者的脊柱病变情况,有利于医师判断患者的脊柱病变情况[8-9]。同时,MRI检查对患者体内的水与蛋白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相较于其他影像学检查,能在病变的早期阶段发现病灶组织,并准确显示病变的范围[10-12]。在MRI检查下,患者的T1WI主要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且边界模糊,且脂肪抑制T2WI序列扫描,能有效抑制脊髓内的脂肪信号,使扫描过程中的高信号影更明显,为诊断医师提供更清晰的影像学图像,有助于病变征像检出。此外,MRI检查的多方位成像,有利于诊断医师从多角度观察患者的脊柱、椎间隙与软组织的细微病变,尤其是矢状面扫描,能准确显示患者椎旁病变的蔓延方向及病变扩散的范围,进而有助于诊断医师判断病变向椎管的侵犯情况与对骨髓压迫情况。本研究中,MRI检查的准确性与敏感性均明显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MRI检查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准确性与敏感性非常高,故合理应用MRI对患者疾病的早期定性及病变累及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在脊柱结核患者的诊断中应用MRI,能准确判断患者的脊柱结核征象,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敏感性,在临床中的应用效能显著。

猜你喜欢
征象准确性结核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Lung-RADS分级和CT征象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
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安装工程预算的准确性
一度浪漫的结核
层次分析模型在结核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影响紫外在线监测系统准确性因子分析
Ki-67、p53、CerbB-2表达与乳腺癌彩色超声征象的关系
论股票价格准确性的社会效益
急性球形肺炎的CT征象分析
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感染的中医辨治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