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1-04-27 14:44陈念李殷练子荣
当代医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成形术开放性经皮

陈念,李殷,练子荣

(茂名市高州市中医院骨伤二科,广东 茂名525200)

涉及脊柱与其周围软组织椎管内的病变均属于脊柱相关疾病,包括颈椎病、颈椎管狭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颈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胸椎管狭窄、胸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颈椎骨折、胸椎骨折、腰椎骨折、脊柱侧弯、脊柱结核、脊柱肿瘤以及脊柱感染性疾病,如布氏杆菌病,以及骨质疏松患者所发生的压缩骨折,此外,椎管内的肿瘤也属于脊柱科相关疾病范畴。1984年Deramond(法国)在颈椎血管瘤的治疗中对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首次应用,之后该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飞速发展和应用[1]。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指在影像设备引导下,通过专用穿刺装置直接或在成形后向椎体病变中注入骨水泥,从而达到增加椎体强度或恢复椎体形状、缓解疼痛及灭活肿瘤等治疗目的的一种介入治疗技术。其作用机理主要通过骨水泥的机械性加固作用来增加椎体强度及通过骨水泥聚合反应放热来灭活肿瘤细胞及杀伤神经细胞以缓解疼痛。相关医学研究表明[2],平均1 d内疼痛消失或在极大程度上减轻的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或血管瘤患者、骨髓瘤或脊柱转移瘤患者分别占总数的90%、70%以上。本研究旨在探讨脊柱疾病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80例脊柱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法分为经皮椎体成形术组和传统开放性手术组,各40例。经皮椎体成形术组男15例,女25例;年龄63~91岁,平均(77.2±10.5)岁;疾病类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33例,溶骨性脊柱转移瘤5例,多发性骨髓瘤2例;疾病部位:腰椎33例,胸椎7例。传统开放性手术组男16例,女24例;年龄64~91岁,平均(78.3±10.4)岁;疾病类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31例,溶骨性脊柱转移瘤6例,多发性骨髓瘤3例;疾病部位:腰椎32例,胸椎8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术前均卧床、无法自由翻身;均有手术适应证;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脏器疾病;合并免疫系统疾病;合并血液系统疾病。

1.3 方法

1.3.1 传统开放性手术组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前路手术经前方将椎体显露,钛笼或人工椎体重建板钉固定前切除椎体肿瘤;后路手术首先将椎弓根钉拧入病椎上下椎体,将骨水泥注射到椎体中前全部或部分刮除椎体肿瘤,途径为将后方椎弓、小关节切除,或将部分肋骨切除。

1.3.2 经皮椎体成形术组应用Corin牌骨水泥、Cook骨水泥注射器、墨菲I型Osteo-Site骨活检水泥注射针、骨锤、连接管,将泛影葡胺设定为造影剂。患者取俯卧位,用1%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C臂X线机透视下经椎弓根穿刺,在此过程中充分利用Osteo-Site骨活检水泥注射针,到达预定部位后,首先对患者进行局部造影,将造影剂设定为泛影葡胺,如果具有丰富的血供,则调节骨水泥到稍稠后再注射;如果缺乏丰富的血供,则在骨水泥较稀时再注射。将2~4 mL骨水泥注射到每个椎体中。

1.3.3 术后处理术后医嘱患者卧床休息1 d,然后下地活动。为了预防感染,让患者口服抗生素,同时,强化抗骨质疏松治疗,常规对患者应用钙剂、密盖息等。

1.4 观察指标①手术相关指标;②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总分10分,分数越低表明疼痛程度越轻[3];③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障碍评分法(Oswestry评分),总分100分,分数越低表明生活能力越高[4]。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短于传统开放性手术组(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传统开放性手术组(P<0.05),术后症状消失时间、脊柱功能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传统开放性手术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

?

2.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VAS、Oswestry评分比较术后,经皮椎体成形术组患者VAS评分、Oswestry评分均显著低于传统开放性手术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Oswestry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Oswestry评分比较(±s,分)

?

3 讨论

脊柱疾病包括脊柱本身病变以及周围组织病变,脊柱从解剖结构方面主要包括颈椎、胸椎、腰椎、骶尾椎,各部位均会发生脊柱疾病。从发病因素方面分类,包括由于外伤导致的脊柱骨折、脱位以及周围韧带、脊髓神经损伤,骨骼退行性病变导致的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后纵韧带骨化症、椎管狭窄,因感染因素导致的化脓性脊柱炎、脊柱结核,脊柱骨质及周围软组织会发生肿瘤或者转移瘤。先天性因素导致的发育畸形,如脊柱侧弯、斜颈、脊柱后凸畸形、隐性脊柱裂、先天性的脊柱发育不良;代谢性以及免疫性因素导致的,如骨质疏松症、佝偻病、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经皮椎体成形术最早应用于椎体骨髓瘤和血管瘤的治疗,由法国介入专家发明,通过X线或CT引导,直接将介入套管针插植到病变内部,通过工作通道注入骨水泥,即骨科填充材料。对于病变椎体起到加固作用,能缓解病变椎体疼痛,减少病理性骨折引起的摩擦。目前临床主要用于肿瘤的骨转移治疗,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经皮椎体成形术相对于传统开放式椎体外科手术,患者痛苦小、术后恢复快。经皮椎体成形术后疼痛感立刻减轻,甚至消失,可下地活动、行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经皮椎体成形术能对椎体进行加固、稳定,但极易引发肺栓塞、骨水泥渗漏向周围等并发症,而术者谨慎操作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5-10]。相关医学研究表明[11-16],在脊柱疾病的治疗中,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效果显著,充分发挥止痛作用,稳固椎体。本研究结果表明,经皮椎体成形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症状消失时间、脊柱功能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传统开放性手术组(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传统开放性手术组(P<0.05)。经皮椎体成形术组患者术后VAS评分、Oswestry评分均显著低于传统开放性手术组(P<0.05),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脊柱疾病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较传统开放性手术高,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成形术开放性经皮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
寻求开放性道路
球囊扩张法建立经皮肾通道的临床观察
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脱垂的疗效分析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并发症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