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村三年逆袭成明星村

2021-04-29 07:55阳信县委宣传部林世军
农业知识 2021年7期
关键词:鱼塘乐园贫困村

文/ 阳信县委宣传部 林世军

牛腾雨村位于阳信县河流镇人民政府驻地西南4.5公里处,全村70多户、370口人,耕地560亩,是个典型的农业村庄。“村‘两委’班子年龄结构老化,村干部守摊意识比较重,一直没什么集体收入。”自村党支部书记牛付和上任三年来,在他的带领下牛腾雨村从过去名不见经传的落后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

春节刚过,阳信县河流镇牛腾雨村村民刘景林就开始在果园里忙碌着。今年51岁的刘景林,以前只能靠几亩粮食和外出打工的收入,远没有这股干劲儿。“一亩地梨能卖一万元,这得感谢村里的好书记牛付和。”

老板回村当支书

牛付和不到20岁就去了天津打工,最早卖过水果、贩过蔬菜、烤过羊肉串,脏活累活几乎都干过,后来当起老板,开始经营肉食批发和餐饮生意,买卖越做越大。

当镇上干部找到牛付和,希望他回村带领村民发展时,他一口就答应了。“我们村以前是贫困村,村里只有一条道,有的地方连辆三轮车都过不去。其实我一直想着,有了钱一定回到家乡,改变村里的样子。”牛付和说。

2017年,牛付和当上牛腾雨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自掏腰包给村里装了30盏路灯,让一入夜就黑漆漆的牛腾雨村亮了起来。之后他又多方筹措资金,为村里修了三纵三横六条路,通了排水沟,带领村民清理垃圾搞绿化,大大改善了村容村貌。

利用土地做文章

基础设施改善了,怎么带领村民致富?牛付和在土地上做起了文章。

牛付和先是把村南荒废多年的鱼塘收回村集体,组织机械、人员对鱼塘进行清淤深挖。利用淤泥将鱼塘四周整平成方,整理出土地10多亩。“经过一年的水源涵养,2019年村集体买来草鱼、鲤鱼、白鲢等鱼苗7000多尾投入塘中,2020年养鱼收入就有18万元。”牛付和说,刘景林的梨树林正是用的鱼塘周围新整出来的地。

村里成立了果树种植合作社,按照“集体出土地,村民管理,收益各占50%”的模式运行。“村集体流转了部分村民的土地,通过整理又多出20多亩。”牛付和说,“原来这都是些没人要的荒地,多出来的这30多亩地,流转出去又有2万多元的收入。去年村集体收入达到了20多万元。”

牛付和还引导村民充分利用房前屋后、闲置宅基地,高标准栽种冬青球、月季、木槿、柿子树、石榴树等2000多株,村内真正实现了“四季常绿,三季有花”,不仅带来经济效益,村居环境还得到进一步提升。

养驴成主打产业

即便地处“中国第一牛县”,即便村名中带有一个“牛”字,牛腾雨村却没有人养牛。

2019年10月,牛腾雨村成立了阳信县泰合畜牧养殖合作社,养殖小毛驴。“比起养牛,养驴投资小,风险也小,三头驴就可以顶一头牛。”牛付和说,合作社通过“集体出土地、村民入股投资”的方式吸引了20户村民入股,共计投资180万元购入“养销一体”的合同驴126头。

“去年10月卖出一批驴,纯收入17万元。”牛付和说,“第一年养,为了保证稳定,签了个合同价,价格相对低了一些。今年自己跑市场,利润应该还会高一些。”

村子的另一边,还有一处“马小户水上乐园”。“这是去年夏天刚建的,也就是我们村现在的主打产业。”牛付和说,“之前这里是一片垃圾场,每到夏天蚊虫滋生。我就想着在村里建个水上乐园,既让孩子们有地方玩,还能给村里带来收入。”

在牛付和的计划中,牛腾雨村将立足村南鱼塘、畜牧养殖基地、果树种植基地和水上乐园,打造成一个微型田园综合体,让父老乡亲们共同致富。

猜你喜欢
鱼塘乐园贫困村
贫困村开通“网上大集”
由“贫困村”变成“百万村”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食蟹狐想要包鱼塘
植树
好多鱼
贫困村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
哈哈乐园
哈哈乐园
哈哈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