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在中美之间的平衡外交进入更艰难阶段

2021-04-29 09:14许利平
世界知识 2021年5期
关键词:李显龙中美关系中美

许利平

2021年1月29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发表视频演讲时,对中美关系表达了担忧,强调“中国不是苏联”,用冷战思维对付中国行不通;如果中美两国不合作且允许彼此关系继续恶化成全面对抗关系,将无法解决大流行病、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整个世界都将步入“冷战热斗”,中美及其他多国也会长期陷在“艰难时刻”里。李显龙并表示,新加坡将主办世界经济论坛特别年会(原定今年5月举行,后推迟至8月),希望能为中美高官会晤提供场所。

李显龙关于中美关系的最新评论再次体现了新加坡面对中美紧张关系的焦虑心态。一向在中美之间长袖善舞的新加坡,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加速调整的中美关系,实施平衡术显得越来越困难。

小国外交的“大国平衡”传统

1965年,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艰难建国。在一个国土面积仅数百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缺乏基本的自然资源,缺少经济发展的腹地,种族矛盾如影随形,新加坡的自立之路并不好走。然而新加坡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路。1960年新人均GDP仅为400美元,2020年突破6万美元,创造了东亚的一个奇迹。新加坡的成功靠的是自身的危机意识、开放意识、创新意识,也离不开外交上的“大国平衡”战略。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照片摄于2020年12月1日新加坡最高法院门前。

“大国平衡”是新加坡現实主义外交理念的重要体现,也是这个国家一个重要的“生存原则”。李光耀作为新加坡的开国总理,认为新要生存下去,必须努力同各大国均衡发展关系。在李光耀看来,大国在东南亚的存在对新加坡十分有利:政治上,促使大国持续关注东南亚,增加对新加坡的了解,并向新提供支持;经济上,可使新获得更多资金、技术和贸易支持;安全上,如果新能够与所有大国保持密切的对话与合作,没有哪个大国敢冒然侵犯新。

冷战以后,新加坡通过娴熟的“大国平衡”战略,在中美之间扮演着重要的桥梁角色,同时获得中美两国的认可。总体来看,新加坡在拥抱经济全球化的同时,安全上得到美国的保护,经济上收获中国大市场的准入权,享受着中美关系持续发展的红利,从此一路高歌猛进,完美演绎着小国的独特生存之道。

重陷中美夹缝的新加坡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群体性崛起,“东升西降”成为重要的时代趋势,地区格局乃至全球秩序发生历史性变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新兴经济体群体性崛起、特别是中国的崛起越来越不适应,日益感到焦虑。它们仍以固定思维看待东方,甚至用冷战思维定位东西方关系。

在特朗普执政时期,美国政府视中国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在贸易、科技、教育、人权等领域进行全方位打压和遏制,中美关系滑向对立乃至冲突的边缘,这对亚太地区乃至全球无疑是一场噩梦。2019年8月18日,李显龙在新加坡国庆群众大会演讲时说,倘若中美无法建立互信,世界将继续分化,新加坡经济增长将受累,前景会变得更加暗淡。当时,由于特朗普政府推行所谓“脱钩论”,中美贸易摩擦极为尖锐,加剧全球贸易和商业活动萎缩,并对新加坡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产生影响,这个外向型经济体遭遇“寒冬”。2019年,新加坡全年经济增长率仅为0.7%,创下十年最低水平。

动荡的中美关系对新加坡来说绝非好消息。2020年7月28日,李显龙参加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线上视频座谈会时强调,希望美国下任总统能建立稳定的对外关系,特别要稳定与中国的关系。李显龙还呼吁美重新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美退出后在日本协调下升级为《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即CPTPP)。李显龙进一步指出,亚洲地区的长期稳定和繁荣建立在稳定的中美关系基础之上。

中美作为全球两个最大的经济体,对新加坡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2020年,尽管全球需求受新冠疫情影响深重,美国和中国仍然成为新加坡非石油产品出口的前两大市场。根据2021年2月新加坡企业发展局发布的报告,2020年新加坡出口到美国的非石油产品强劲增长38.3%,总额达299亿新元,美成为新最大的非石油产品出口市场(主因是新加坡生物医药产品对美出口显著增长),而同期新加坡出口到中国的非石油产品总额为264亿新元。随着经济复苏的推进,中国将超越美国重新成为新加坡非石油产品出口的最大市场。

根据新加坡贸易和工业部今年2月15日发布的报告,新加坡2020年经济下滑5.4%,是独立以来表现最差的一年。为了应对疫情,新加坡推出了总额675亿美元的刺激计划,并且动用了部分外汇储备。2021年新加坡将罕见地出现预算赤字,估计额度将占新GDP的2.1%~4%。预计2021年新加坡经济将增长4%~6%。为完成这些目标,新加坡同时与中美两国加强经济合作十分必要。中国作为2020年全球唯一经济保持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对2021年全球经济复苏起着重要的牵引作用,对新加坡也不例外。李显龙多次强调稳定中美关系的重要性,首要考虑是给新加坡经济发展一个明确预期。

兼具内政考虑

同时也应看到,李显龙不断就中美关系发表谈话,也有国内政治的考量。一定程度上讲,是为了在选民面前塑造人民行动党的权威、专业形象,以及面对纷繁复杂国际变局的洞察力和领导力。在2020年7月10日的新加坡大选中,执政的人民行动党获得61.24%的支持率,低于2015年大选时的69.9%支持率。几乎在所有选区,人民行动党的支持率都在下降,甚至在蔡厝港集选区支持率暴跌17%,成为新加坡建国以来执政党取得的第二差成绩。而最大的反对党工人党同时获得了两个集选区和一个单选区的胜利,斩获十个国会议席,比2015年大选增加六个,取得历史最好成绩。为此,新国会首次设立反对党领袖职位。

2020年大选折射出新加坡内政的一些矛盾,比如对政府的监督和制衡问题突出,贫富差距和阶层固化日益严重,生活成本居高不下,社会福利水平停滞不前,外来人口对新本土劳动力市场冲击越来越大,等等。对于国土狭小的新加坡来说,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可利用的工具不多,需要从外部寻找突破口,而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的美国和中国就是这样的突破口。

李显龙多次承诺,将把权力交给“第五代领导人”,但何时移交还不得而知。面临国际新格局,对于不断在中美之间艰难搞平衡的新加坡领导人来说,其实穿梭空间并不大。根据2月10日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东盟研究中心发布的“东南亚态势”报告,“受访者普遍认为,中国是疫情中给予本区域最多援助的国家,但东南亚对中国的不信任度连续三年增加,对美国的信任度则随着拜登的上任而恢复增长”。

面对中美两国在东南亚地区乃至全球影响力的此长彼消,新加坡可能很难再像以前那样游刃有余地搞平衡了。因为,中美两国的实力对比本身就在趋向“平衡”,新的地区均势也在形成。新加坡既不能选边站队,又难两面下注。需要对外交政策做出什么样的调整,不仅考验着当下新加坡领导人的智慧和决断力,更是摆在未来新加坡领导人面前的重大课题。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猜你喜欢
李显龙中美关系中美
接棒李显龙,“草根”黄循财何以脱颖而出
1972—2022中美融冰50年
疫情背景下中美大国博弈:回顾与展望
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下的中美关系走向
成功突围的中美建交
中美关系向何处去
从积极推动到保守谨慎——美国国务院在中美关系缓和中的角色(1969—1972)
略论朝鲜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