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与廊道构建

2021-04-30 09:11文冬妮
社会科学家 2021年3期
关键词:南岭廊道走廊

文冬妮

(1.南宁师范大学 旅游与文化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2.四川大学 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5)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种活态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和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交流、互动,民族间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传统文化得到有效碰撞与融合,由此形成了类型多样、文化内涵丰富的非遗。做好少数民族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对于赓续中华民族文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文化强国,提出要将“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任务。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进一步突出强调了民族地区非遗保护传承对加强民族文化认同、延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南岭走廊作为南方少数民族生息繁衍的区域,也是他们流动迁徙,从中原地区进入南岭以南地区的重要通道。汉族、瑶族、苗族、畲族、侗族、仫佬族、壮族、毛南族等十多个民族,在这里长期生活、生产、交流、迁徙和融合,积淀和保存了诸多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因子,形成了丰富且独特的民族文化,孕育并流传下来大量独具价值的少数民族非遗,对当地民众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近年来,在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下,少数民族非遗保护传承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由于时代的变迁和自然人文生态环境的变化,少数民族非遗的依存空间面临着严峻挑战。因此,加强少数民族非遗活态传承及创新发展已刻不容缓,运用新的理论和方法指导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保护利用工作乃是大势所趋。

遗产廊道概念起源于美国,国外遗产廊道理论和实践研究对中国遗产廊道构建等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1]。遗产廊道是“以具有深远历史的文化遗产资源为核心,构建区域线性遗产空间或文化景观空间。运用绿色廊道和解说系统等元素整合、串联具有相同历史文化主题的线性文化遗产以及沿线自然生态资源、旅游资源等,以此达成区域文化遗产、生态与环境等保护利用、休憩、科教及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目标”[2]。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数量多、类型丰富,文化内涵深厚,并且具有重要的生态、文化、历史和旅游价值。借鉴遗产廊道相关理论,将分散的自然与文化资源有序整合,构建具有自然生态环境和民族历史文化保护、游览、休憩、科研等多项功能的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廊道,可有效促进人们对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独特价值与功能的认识,为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的保护与开发以及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借鉴。本文基于空间视角,通过整理分析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资源,了解其类型构成及资源特色、价值,并在揭示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空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构建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廊道。以期为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保护利用的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提供路径参考,为其他民族地区遗产廊道的构建提供经验借鉴。

一、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资源构成

南岭又称五岭,是横亘在湘、赣、粤、黔、桂五省区之间的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的总称,从现在的行政区域来看,南岭走廊包括广东的韶关、清远、河源;广西的桂林、贺州、梧州;湖南的郴州、永州、怀化、邵阳;江西的赣州等地区[3]。南岭走廊凭借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在民族迁徙、融合以及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传承了数量丰富的非遗项目,极大地丰富了当地各民族的精神文化生活。本文通过对南岭走廊沿线11个市级行政区域的国家级、省(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理统计,然后根据民族属性筛选出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项目。据相关数据资料统计,南岭走廊省(区)级以上的少数民族非遗项目共计187项,其类型涵盖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民俗等十个类别(见表1)。

表1 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资源构成表

由表1可知,南岭走廊地区各种类型的少数民族非遗项目中,以民俗类非遗的数量最多,共有64项,占总数的34.23%。南岭走廊民族众多,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融合活动频繁,民族习俗得到不断发展,为该区域留下数量丰富的民俗类非遗。其中瑶族盘王节作为文化内涵深厚、历史积淀厚重的大众节庆活动,集瑶族传统民族文化之精髓,是一种能有效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的人文活动。每年的农历十月十六日,瑶族人民都要身着节日盛装欢聚一堂,以歌舞、祭祀等活动纪念祖先盘王。其次是传统舞蹈、传统音乐两种类型,分别是38项和33项,各占总数的20.32%、17.65%。在民俗活动当中,一般会有歌舞表演环节。例如,流传在江西赣州全南县瑶山村的花棍舞,其最原始的舞蹈形式可以追溯到师公“还愿”仪式和祭拜祖宗的活动;作为当地瑶民祭祀还愿活动中的重要项目,承载着瑶族大量重要的文化信息和原始生产、生活记录,是瑶族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因此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中传统舞蹈类、传统音乐类项目数量也相对较多。紧随其后的是传统技艺类,共有19项。传统戏剧、民间文学、传统美术、传统医药和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曲艺六种类型都在10项以下,分别为9项、8项、8项、6项、1项、1项;曲艺类和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项目最少,与数量最多的民俗类项目相差悬殊。由上可知,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数量差异明显、类型丰富、特色鲜明,是构建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廊道的重要依托。

二、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空间分布特征

(一)空间分布类型

将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抽象为地理空间上的点状要素,运用最邻近点指数判断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空间分布类型。最邻近指数R为实际最邻近距离与理论最邻近距离之比[4],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当R>1时,说明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属于随机型分布;当R=1时,说明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属于均衡型分布;当R<1时,说明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属于凝聚型分布。

经ArcGIS 10.2中的平均最邻近工具测算得:南岭走廊地区187项少数民族非遗的平均实际最邻近距离为1.30km,理论最邻近距离为2.06km,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的最邻近指数R为0.63,Z得分为9.75,以上结果表明,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空间分布为凝聚分布类型;其在总体空间分布上呈集聚态势,为有效整合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资源实现整体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创造了条件。

(二)空间集聚区域

运用核密度分析测算出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空间集聚区域,反映出核心对周边区域的影响范围。核密度值越高,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分布越集聚[5]。公式如下:

利用Arc GIS10.2软件中的核密度(Kernel Density)工具进行分析,发现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形成了2个高度集聚区,1个次级集聚区。一个高度集聚区位于广西贺州市大部及其与桂林市、湖南永州市与广东清远市三市交界处,以此为中心向外扩散,辐射区域大,辐射至梧州市、郴州市、韶关市;另一个高度集聚区为怀化市与桂林市交界处;次级密集区分布在广东韶关市。由结果可知,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的空间集聚分布与其历史积淀紧密相关。贺州市宗祠文化底蕴深厚,地域人文资源丰富;清远市是广东省少数民族聚居区,民族文化浓厚;永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多民族地区,有壮族、瑶族等48个少数民族居住于此,在社会文化和历史发展过程中受到多种民族文化的影响。与此同时,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集聚区核心都位于市级交界处,便捷的交通和邻近的区位促进商贸的往来,推动了区域间的历史文化交流与发展。在构建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廊道的过程中,将少数民族非遗集聚区作为构建层次之一,发挥集聚区的辐射作用,有助于带动周边区域的非遗保护与旅游开发联动发展。

(三)遗产类型集聚区域

南岭走廊少数民族人口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因地域分布的原因,少数民族非遗类型在区域分布上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见表2)。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技艺在各市的分布数量差异明显,表明上述类型在空间上集聚分布。民间文学只分布在贺州市、桂林市、怀化市和邵阳市。其中,怀化市所拥有的数量最多,以侗族垒词、瑶族盘王传说等为代表。传统音乐主要集中在贺州市、桂林市和怀化市,以苗族歌鼟、侗族芦笙音乐、多声部民歌(瑶族蝴蝶歌)为代表。传统舞蹈类非遗在除河源市外的南岭走廊10个市均有分布,而贺州市、桂林市拥有的数量最多。不同地区的民族文化特色铸就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南岭走廊民族舞蹈艺术。传统戏剧高度集中在怀化市,以侗族傩戏、辰河高腔等为代表,资源等级较高。传统技艺数量分布差异悬殊,主要聚集在桂林市。民俗在各市均有分布,贺州市、桂林市和清远市分布数量较多,以瑶族盘王节、瑶族耍歌堂、女书习俗等为代表。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和传统医药这四类少数民族非遗在南岭走廊各市的分布数量差异不明显,数量较少。由此分析可知,南岭走廊不同类型少数民族非遗在空间集聚上存在差异化格局,而这种差异化的空间分布格局有利于在该区域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廊道构建过程中建立多元解说系统与实现非遗差异化开发。

表2 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区域分布情况

三、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廊道构建

(一)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廊道层次构建

构建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廊道的主要目标是对走廊区域内少数民族非遗进行整体性保护与活化利用。南岭走廊横跨广东、广西、湖南与江西四个省(区),囊括了11个地级市。对于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廊道的构建,既要考虑广度也要考虑深度。根据前期的相关资料整理归纳以及实地调研,结合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资源具体分布状况,对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廊道的构建层次进行划分,采用从宏观到微观的格局架构,确定划分为三个层次:区域、遗产集聚区以及少数民族非遗点。将三个层次串联、整合、协调,使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廊道的层次性和整体性相一致。

区域层次主要从宏观角度出发,强调区域内少数民族非遗保护的全局性和整体性,是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的最高层次。以南岭走廊沿线的11个市为规划范围,构建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廊道整体性保护开发格局。其重点在于整体布局,从整体性着眼统筹规划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工作。从类型、特色、价值、空间分布特征等方面对少数民族非遗进行分析评价以实现差异化发展。通过加强南岭走廊各地区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建设绿色廊道、解说系统、交通系统。同时,沿线各市要整合内部资源,将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廊道融入城市总体规划中,综合打造各区域的文化景观。

遗产集聚区层次主要从中观角度出发,以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的空间集聚区域为范围,强调集聚区内少数民族非遗资源的完整性和原真性保护开发。其重点在于少数民族非遗集聚区整体保护与协作开发利用,展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特色,协调文化遗产资源与其周边环境及要素之间的关系,实现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的活态利用与传承发展。

文化遗产点层次主要是从微观角度出发,以南岭走廊187项少数民族非遗资源为对象。其重点在于对少数民族非遗资源进行详尽地登记和普查,系统管理,根据少数民族非遗资源等级、类型和具体内容,制定多样化的保护利用策略。

(二)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廊道元素构建

1.绿色廊道。遗产廊道中的绿色廊道具有丰富的地域生态自然要素,不仅是遗产廊道保护利用的主要部分,作为休憩、游览和保护的绿道,还是遗产资源传承交流的历史环境通道。因此,构建适宜的绿色廊道,一方面使得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廊道中生态自然与遗产资源得到有机统一,实现可持续利用。另一方面,通过绿色廊道,更好地展现出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资源深厚的文化内涵。

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廊道的自然绿道种类繁多,包括了数量丰富的国家级森林公园、风景名胜、自然保护区(见表3),在宏观角度上为遗产廊道提供了连绵不断的绿色廊道资源。除此之外,南岭走廊沿线各市中的城市绿地也是构建少数民族非遗廊道中绿色廊道不可或缺的资源。如公园、广场、街道的生态绿化景观。构建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绿色廊道,应当在最大程度上保留原有的自然景观价值,结合历史文化背景,遵循自然规律,保护具有重要价值的植被和其他植被的自然生长,参与自然更替。沿线各市在规划城市绿地时应当注重提炼与整合历史文化信息,将少数民族非遗保护与生态绿化景观相结合,使南岭走廊生态环境优化与民族文化脉络赓续相一致。

表3 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廊道绿地系统

2.解说系统。遗产廊道解说系统是遵循整体性原则将具有相似历史文化内涵的遗产资源整合保护和活化利用,是构建遗产廊道的主要元素之一。良好的解说系统可以使大众更易接收遗产廊道包含的文化信息,加深对遗产资源的价值功能、文化内涵的了解,增强大众的体验感和保护遗产资源的责任感。根据遗产廊道理论,解说系统的确定主要包括解说主题与解说手段两部分。

(1)解说主题。遗产廊道解说主题的设置主要是参考遗产资源的文化内涵、价值功能、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等内容。根据前文将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廊道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区域、遗产集聚区以及少数民族非遗点。由此可以根据层次划分确定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解说系统的总主题、分区主题、不同层次主题相辅相成,从多视角、多层次向大众解说遗产廊道的既定主题内容,充分体现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廊道的历史文化多样性。

首先应根据廊道内少数民族非遗资源构成、特色与价值及其所依存的自然环境来确定总的主题。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资源构成丰富,涉及十大类别,具有地域性、多样性、原真性等鲜明特色,价值突出。廊道内少数民族非遗承载了南岭走廊各民族文化发展历史的集体记忆。结合良好的绿地生态系统,可将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廊道解说系统总的主题确定为“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博物馆”。有利于保护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资源的整体性与原真性,促进少数民族非遗与所处的自然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发挥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廊道在科学研究、艺术研究、文化教育、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价值作用。其次,根据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空间集聚区域的分析可知,该区域少数民族非遗形成了2个高度集聚区,1个次级集聚区。一个高度集聚区位于广西贺州市大部及其与桂林市、湖南永州市与广东清远市三市交界处;另一个高度集聚区为怀化市与桂林市交界处。相对而言,地区交界之处,文化、商贸等方面交流较为频繁、民族文化趋向多元化发展。从文化交流和多元化发展角度出发,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廊道主要分区解说主题确定为“沧桑岁月:南方民族迁徙交融的见证”和“璀璨明珠:南方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以此展现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资源的历史文化底蕴,增强沿线地区人民群众对本地文化历史发展的认知,促进区域间的和谐发展。最后,根据遗产类型集聚区域情况,以此作为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廊道建立解说中心、选择解说内容的依据,构建完整解说系统。

(2)解说手段。遗产廊道解说手段是使大众更易接收文化信息、加深对解说内容和主题的了解,增强大众文化体验感和参与遗产保护责任感的方法与形式。由于遗产类型、所处位置以及社会科技发展的影响,所使用的遗产廊道解说手段具有多样性。总体而言,主要可以分为自导式与向导式两类解说手段[6]。根据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廊道不同的层次设置、解说主题和内容类型,选择不同的解说手段。自导式解说方面,在现有的博物馆基础上增加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廊道的有关内容,使人们了解南岭走廊少数民族文化的时空发展历史、文化内涵与价值;此外还可以设置相关主题的游客服务中心、宣传网站、手绘艺术地图、线路导览APP等。在向导式解说方面,要注重对服务人员、导游向等解说人才培养,提升解说水平。在信息技术大发展的时代,要将当今的数字化信息技术运用至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的解说当中,如数字化典藏展览、VR体验等,增强解说效果,丰富解说形式。

3.交通系统。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廊道横跨广东、广西、湖南与江西四个省(区),囊括了11个地级市。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资源的顺畅连接,需要合理规划廊道内的交通系统,提高南岭走廊各个地区之间交通的通达性。廊道的交通系统可在现有的铁路、高速、国道、省道等基础之上展开,如湘桂线、京广线、赣韶线、贵广线、益湛线等,加强区域之间的串联;同时在高铁时代,还要充分发挥区域内高铁的作用,完善城际铁路的规划与建设;建立机场、轨道站点与长途汽车客运站之间的无缝连接交通站线;加快乡镇交通线路建设,以此提升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廊道的可达性。在廊道内部交通系统方面,可以建设观光步道、自行车道等慢行交通系统。慢行交通线路应当与遗产点资源、解说系统相结合,增加慢行交通系统休闲、游览、历史文化体验的价值,增强到访者的体验感。

四、结语

本文基于遗产廊道理论,从空间视角出发,对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资源的构成、特色及价值、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进而构建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廊道,具体研究结论为:一是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统计出南岭走廊地区共计有187项国家级、省(区)级少数民族非遗项目,涵盖了非遗的十大类别。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具有地域性鲜明,文化内涵丰富;多样性明显,多元文化并存;原真性显著,价值功能突出等资源特色。在资源价值方面,具有民族文化延续、民族情感交流、民族经济发展的价值。二是借助GIS分析方法,分析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空间分布特征,得出空间分布为凝聚分布类型;在广西贺州市大部及其与桂林市、湖南永州市、广东清远市三市交界处,怀化市与桂林市交界处分别形成2个高度密集区;在广东韶关市形成次级密集区。南岭走廊不同类型少数民族非遗在空间集聚上具有差异性。三是在资源构成、特色价值、空间分布特色等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廊道。确定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走廊构建的三个层次:区域、遗产集聚区以及少数民族非遗点。构建绿色廊道、解说系统、交通系统,有效整合少数民族非遗资源,进行整体性保护与活化利用。

本文仅对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廊道进行了初步构建,在遗产廊道的各项元素构建实施上还有待细化和进行专题研究。今后仍需对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遗廊道构建的保障机制做出相应研究,使廊道构建更具操作性。

猜你喜欢
南岭廊道走廊
天山廊道与唐朝治理西域研究
神奇的走廊
鹰潭市绿色廊道景观格局探究
大美黄河生态廊道
走廊上的时光
寒露
走廊上
胡明华、张南岭数字插画作品
南岭栲叶黄酮类成分的研究
长城廊道能使陕西旅游更丰富多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