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HP-FCE模型的林产品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

2021-05-05 18:37廖吉林高丽
物流科技 2021年9期
关键词:绩效评价

廖吉林 高丽

摘  要:林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目前我国林业产业技术落后,效益低下,亟待转型升级。这一过程离不开从供应链这一基础技术和组织层面的变革。文章以林产品供应链为对象,结合林产品特点构建了财务状况、客户服务、林产品质量、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可持续性6个维度的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使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海南橡胶进行实证分析,并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改善海南橡胶供应链绩效水平的建设性措施。

关键词:林产品供应链;绩效评价;海南橡胶;AHP-FCE模型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pillar industry of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importance of forestry is self-evident. But at present, the technology of forestry industry in China is backward and the benefit is low. This process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supply chain, the basic technology and organizational level of change. Taking the supply chain of forest products as the object and combi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rest products,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ith six dimensions: financial status, customer service, forest product quality, internal process, learning and growth, and sustainability. On this basis,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are used to make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Hainan rubber industry group, and based on the analysis results, some constructive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level of Hainan rubber supply chain.

Key words: forest products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Hainan Rubber Co., Ltd; AHP-FCE model

0  引  言

我国是林产品制造、消费和出口大国,2020年林业产业产值达8.7万亿元,已俨然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支柱。2016年《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要建设林业产业品牌,优化产业结构,培育龙头企业,壮大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升级。而林业企业发展和林业产业升级离不开高效的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不仅能最大限度促进相关企业整体效能发挥,还能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行业资源配置,是有效提升行业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保障[1]。

林产品供应链是供应链在林业领域的延伸,是指在林产品制造和流通过程中涉及的所有原材料提供者、林产品制造者、经销商及消费者等參与者构成的网络体系。与其他产品供应链不同,林产品供应链具有跨省运输、耗时长、效率低下、资源约束的劣势,导致大量额外碳排放、污染环境、浪费资源和成本增加,制约着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其次,林产品供应链规模庞大,涉及主体众多,各参与主体间关系复杂,管理和协调难度极大。如若对林产品供应链既存问题置若罔闻,林业企业难以有序发展,林业产业升级也将面临巨大困难[2]。所以准确定位林产品供应链薄弱环节和现存问题,是有效巩固供应链各主体合作关系,改善供应链绩效,提升供应链各成员收益的基础工作。但林产品供应链相对特殊,不能盲目照搬其他行业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进行林产品供应链绩效评价,需要结合其特殊性慎重思考,对林产品供应链进行准确评价[3]。

1  林产品供应链运作模式

林产品供应链运作模式由于围绕中心不同大致分以下三种:

1.1  以林农为中心的供应链模式。林农自行生产和销售的供应链模式在我国普遍存在,它是建立在林产品供需关系上的自然供应链。如图1所示。这种模式下,由于林农市场意识差、经营体量小和信息获取不畅,他们在林产品供应链体系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

1.2  以林产品集散中心为中心的供应链模式。在该模式中,林产品制造与销售主要由林产品集散中心连接,如图2所示。这种模式下,供应链上游的林产品加工率低,大多数产品仅进行简单包装,缺乏良好的物流保障措施,损失率高;供应链中游的林产品分销中心难以发挥功能[4]。在实际经营中,大多数都是个体交易者,规模较小,主要收入来源是出租场地,同时其质量安全和管理意识薄弱,难以实现实时全面控制。而且大多数林产品分销中心和供应链下游公司为线下交易,导致这种模式物流成本和库存成本高,林产品损耗浪费严重。

1.3  以林产品制造企业为中心的供应链模式。该模式中林产品制造企业通过合同在公司周围组织林农,指导林农进行林产品生产活动,并对林产品进行加工、包装,提升林产品价值,因此以林产品的流通方向为基础发展出一条增值链,如图3所示[5]。这种供应链模型可有效避免林农生产盲目性,降低林产品供应链的总体成本,增加林产品附加值。其缺点是在没有稳定和长期合作机制情况下,林农利益容易受损。

2  林产品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在查阅整合林产品供应链运作模型及绩效评价相关文献后,遵循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基本原则,基于平衡计分卡理论,考虑林产品特点及其供应链特性,本文从财务状况、客户服务、林产品质量、内部流程、学习和成长及可持续性6个维度构建林产品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一级指标,对林产品供应链运作相关环节综合考虑后,选取恰当指标为指标体系的二级指标[6]。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分三层: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各层具体评价指标如表4所示。

3  林产品供应链绩效评价案例实证分析

3.1  海南橡胶供应链现状。海南橡胶是一家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主要从事天然橡胶研发、木材种植和制造,在国内橡胶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是国内橡胶企业中为数不多的能生产大规模高质量橡胶产品的制造商之一。目前公司拥有341万亩橡胶种植林,年产量15万吨,在海南、云南、上海及海外有24家全资和控股子公司,员工约有1.8万人。自成立以来,海南橡胶经历了三代农垦人的努力和不断的革新后,建立了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贸易流程的一套成熟的供应链运作体系。

3.1.1  原材料采购。海南橡胶产业原材料来源主要有两种,首先公司拥有341万亩橡胶林,年产量15万吨,公司聘请专业的种植工人照料,为其专门提供橡胶幼苗、化肥及种植橡胶所需的一切生产材料,并进行统一的生产管理,以获得高质量的天然橡胶。另外除自有橡胶林外,公司还与当地胶农签订合同,通过自行研发的智慧平台收购优质橡胶。

3.1.2  物流运输。海南橡胶成立了以运输、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为主营业务的物流子公司,公司在产品运输方面主要采用自营物流进行运输和配送,较少使用第三方物流。只有在收购规模大,时间比较仓促,且物流子公司运输能力不足时,才会补充使用第三方物流运力。

3.1.3  产品贸易。海南橡胶建立了以上海为中心,青岛、海口、云南、温州、广州为驻点,覆盖国内天然橡胶主要产销区的销售网络。集团对产品加工制成乳胶品后,通过自营物流体系将产品运输到下游企业,下游企业根据实际需求对产品进行再加工。它与下游企业(国内国际数十家知名轮胎厂、制品企业)保持长期稳定合作关系。此外在积极维护与现有合作商之间关系的同时,公司也在开拓更多合作渠道。

3.2  绩效评价

3.2.1  确定指标权重。基于前述创建的林产品供应链绩效评估体系,使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构建两两比较矩阵,确定各指标权重。构建判断矩阵是以每个层级为标准,将每个层级下的各因素两两比较,按照1~9的取值给各元素赋值构成判断矩阵。层次分析法中的元素两两对比的重要性等级及其赋值说明如表1所示,判断矩阵一致性指标值如表2所示。

为使指标赋权更具合理性,两两比较时,综合来自供应链研究领域11位专家小组打分共同构建指标两两判断矩阵。一级指标6个维度两两判断矩阵如表3所示。

财务状况、客户服务、林产品质量、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及可持续性6个一级指标的二级指标比较判断矩阵可同理计算。最终评价指标体系一二级指标权重及合成权重如表4所示。

3.2.2  综合得分。确定各指标权重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获得林产品供应链绩效综合得分。具体包括建立指标集和评价集、确定各指标隶属度及综合评价3个环节。

3.2.2.1  建立指标集和评语集。结合既往研究指标集的建立形式和林产品供应链特点,将评判标准分为五个等级:非常差、差、一般、好、非常好,对应评语集V=V,V,V,V,V=非常差V=1,差V=2,一般V=3,好V=4,非常好V=5。

根據前文指标,建立对应的二层模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第一层:Z=A,B,C,D,E,F

第二层:

3.2.2.2  确定各指标隶属度。提取海南橡胶2020年年报和2020年社会责任报告中相关信息归纳总结后,邀请14位供应链领域专家对每个指标打分,评价等级主要分为非常差、差、一般、好、非常好5个等级,经数据整理统计后,得到各指标隶属度如表5所示。

根据表5可得第二层指标模糊关系矩阵为:

R=, R=, R=

R=, R=, R=

3.2.2.3  综合评价。得到评价指标隶属度矩阵后,由模糊综合评价基本公式B=W×R计算:

B=0.354,0.2329,0.1202,0.1702,0.1227×=0.037,0.215,0.399,0.331,0.018

同理可得:

B=0.06,0.039,0.302,0.471,0.128    B=0,0.075,0.556,0.306,0.063

B=0,0.069,0.415,0.338,0.179    B=0.028,0.126,0.332,0.469,0.045    B=0,0.074,0.382,0.489,0.056

记R=B,B,B,B,B,B,则:B=W×R=0.025,0.079,0.396,0.4,0.1。

根据公式计算海南橡胶林产品供应链绩效得分:S=B×V=0.025,0.079,0.396,0.4,0.1×1,2,3,4,5=3.471。

4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4.1  财务状况评价结果。根据财务状况模糊综合评价结果,B=0.037,0.215,0.399,0.331,0.018,S=B×V=3.082,根据最大隶属度法则,0.399最大,因此财务状况绩效水平评价结果为“一般”。

4.2  客戶服务评价结果。B=0.06,0.039,0.302,0.471,0.128,S=B×V=3.568,根据最大隶属度法则,0.471最大,判定客户服务绩效水平评价结果为“好”。

4.3  林产品质量评价结果。B=0,0.075,0.556,0.306,0.063,S=B×V=3.357,0.556最大,林产品质量绩效水平评价结果为“一般”。

4.4  内部流程评价结果。B=0,0.069,0.415,0.338,0.179,S=B×V=3.63,0.415最大,内部流程绩效水平评价结果为“一般”。

4.5  学习与成长评价结果。B=0.028,0.126,0.332,0.469,0.045,S=B×V=3.357,0.469最大,学习与成长绩效水平评价结果为“好”。

4.6  可持续性评价结果。B=0,0.074,0.382,0.489,0.056,S=B×V=3.357,0.489最大,可持续性绩效水平评价结果为“好”。

4.7  供应链综合绩效水平评价。海南橡胶客户服务、学习与成长及可持续性绩效水平均为“好”,说明公司这3方面管理到位;而财务状况、内部流程和产品质量绩效水平“一般”,表明企业未来应重点关注财务状况、内部流程和林产品质量。供应链综合绩效水平为B=W×R=0.025,0.079,0.396,0.4,0.10,S=B×V=3.471,0.4最大,可判定海南橡胶林产品供应链绩效处于“好”的水平。

5  改进措施

根据综合绩效评价结果,提出改善海南橡胶林产品供应链绩效水平的几项针对性措施。

5.1  强化资金运营和管理能力。通过综合评价结果可见,林产品供应链财务状况绩效水平较低,为提升其供应链效益,必须强化财务管理。财务状况中总资产周转率权重为0.354,其影响最大,故应着重关注总资产周转率提升。比如可通过合理配置资产结构,日常运营中保证合理资产配比的同时,薄利多销或处理多余资产等手段加快资金周转[9]。另外科学确定合理库存水平,避免大量库存积压对生产和销售造成影响,规避大量资金占用所导致的财务风险。

5.2  加快信息化建设和新技术应用。评价结果显示,供应链内部流程绩效水平较差,二级指标中信息共享率权重最大,为0.2633。因此应注重信息化建设,在供应链中嵌入使用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型信息技术,有效缓解产品滞销。另外还可利用智能系统对数据实时监控,从产品生产到销售全流程进行精确数据分析和有效指导,提高产品生产力,优化供应链管理。

5.3  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和环保水平。绩效评价结果表明,海南橡胶供应链中林产品质量绩效水平较差,二级指标中原材料环保度权重0.3862,对绩效水平影响最显著,故企业应注重原材料筛选,建立并贯彻实施原材料筛选标准,在企业内部采取绿色环保种植方式,在收购胶农橡胶时,严格按标准收购高质量、绿色种植、环保的原料胶。另外企业可构建绿色战略联盟,与常年有收购往来的胶农签订协议,要求胶农在种植过程中秉承健康、环保标准种植,严格执行企业种植标准[10-11]。同时企业可为胶农提供种植所需相关生产辅材,提高供应链上游产品质量。

5.4  引培结合,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招收引进高质量新员工,重点关注产品研发人才和供应链管理复合型人才引进。引进产品研究人才,可加快新产品研发进度,提升产品质量,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助力[12]。管理复合型人才具备系统化管理知识,深度了解林产品供应链,能有效保证林产品供应链稳健运作,促进供应链高质量发展。在留住高层次水平人才方式上可采取如提供高薪及良好生活环境,妥善安置子女学习,提供良好教学条件等综合性配套措施[13]。另外还可通过开展讲座或专家课程方式对企业内部人员进行针对性地培训,提升内部员工素质和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思贤. 贸易战背景下我国木质家具出口对策研究[J]. 中国林业经济,2020(5):47-50.

[2] 陈心媛. 家居企业宜家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及启示[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21,43(4):54-57.

[3] 夏爽. 电商直播带货营销模式问题及对策研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21,43(6):76-79.

[4] 杨宁. 基于AHP-TOPSIS的家具制造绿色供应商选择实证研究[J]. 物流科技,2020,43(8):17-20.

[5] 王未.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XH公司供应链服务绩效评价研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21,43(4):58-60.

[6] 陈心媛. 基于SWOT-AHP模型的西塘古镇旅游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 中国林业经济,2021(1):63-66.

[7] 王祚宇. 基于大数据的电商平台生鲜食品供应链优化研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21,43(1):98-101.

[8] 张然. 新形势下国有粮食企业粮食物流管理对策研究[J]. 物流科技,2020,43(2):36-38.

[9] 王未. 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农产品供应链融资模式研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21,43(3):95-97,125.

[10] 陈心媛. 基于重心法的HR医药第三方医药物流中心选址研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21,43(3):28-31.

[11] 王未. 分析人工智能支持下自适应学习路径构建[J]. 汉字文化,2021(4):130-131.

[12] 陈心媛. 基于AHP的菜鸟驿站末端物流服务质量提升研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21,43(1):21-23,26.

[13] 丁景. 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发展战略研究——以淘宝为例[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20,42(12):104-106.

猜你喜欢
绩效评价
翻转课堂下学习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公立医院绩效评价体系的思考
绩效评价及其政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