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1-05-08 11:37李睿王海亮李荣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6期
关键词:组组壮骨腰椎间盘

李睿,王海亮,李荣光

(眉山市中医医院,四川 眉山 620010)

0 引言

腰椎间盘突出主要是腰椎间盘部分髓核及纤维环,因内外不同原因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病变,发生椎间盘的纤维环撕裂现象,髓核组织从破口处向后方突出或脱出,相应的脊神经根、椎管遭受压迫,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如单侧或双侧下肢发麻、触痛等[1]。腰椎间盘突出特点为难以根治、发作反复,常见于中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的类型有很多,治疗方法也较多,有手术、保守治疗等等,但大多患者会选择保守疗法,一是安全性高,二是操作简单方便,尤其是针灸疗法。本研究就采用针灸中的温针疗法来观察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效果。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眉山市中医医院骨伤康复部住院的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温针组和对照组各30例,患者均自愿参与此研究并知情。温针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30~57岁,平均(52.37±5.22)岁;病程1~3月,平均(2.56±1.02)月。对照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 32~58岁,平均(52.01±5.88)岁;病程 1~4月,平均(2.78±1.34)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过统计学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2]

腰酸痛,腿膝乏力,劳累更甚,卧侧减轻。偏阳虚者面色恍白,手足不温,少气懒言,腰腿发凉,或有阳痿、早泄,妇女带下清稀,舌质淡,脉沉细。偏阴虚者,咽干口渴,面色潮红,倦怠乏力,心烦失眠,多梦或有遗精,妇女带下色黄味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1.3 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中医诊断标准的患者;

(2)年龄为30-60岁,男女不限;

(3)患者自愿参与,接受保守疗法,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1)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

(2)其他腰椎疾病,如腰椎肿瘤等;

(3)不接受保守治疗患者或患有其他严重疾病患者,如肿瘤或心血管疾病等。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口服参鹿壮骨补肾丸方法,材料包括人参、鹿茸、淫羊藿、丹参、当归、赤芍、鸡血藤、血竭、川芎、续断、没药、菟丝子、川牛膝、三七和练蜜等。温针组采用温针结合参鹿壮骨补肾丸治疗方法,选用腰阳关、肾俞穴、腰痛点、委中穴、风市、环跳6个穴位。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其要领是针刺与艾灸相结合,将针刺入相应腧穴,得气后加之恰当的补泻手法而停针,然后用干净且细软的艾绒或艾条固定在针柄上,其长约2cm 左右,点燃施灸,具有温经通络、活血祛瘀的功效[3]。治疗时间均为2个疗程,1周/疗程。

1.6 评价指标

1.6.1 总有效率

总有效率是一种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临床疗效有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四种情况。标准为显效: 腰痛完全消失,可正常进行活动。有效:腰痛基本消失,可进行轻度活动。无效:腰痛明显改善,病人无法正常活动,甚至出现病情恶化[4]。除无效外,其他均纳入有效范围内,即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治愈+显效+有效+无效)。

1.6.2 VAS评分

视觉模拟评分法,即VAS,Visual analogue scale,是对患者腰椎疼痛进行评分;分值为0-10分,分数越低,患者的疼痛越轻。

1.6.3 JOA评分

采用日本整形外科学会下腰痛评分标准[5],分值为 0 ~29 分,得分越高病情越轻。

1.6.4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定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定由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完成,是由10个问题组成,包括疼痛的强度、生活自理、提物、步行、坐位、站立、干扰睡眠、性生活、社会生活、旅游等10个方面,每个问题6个选项,每个问题的最高得分为5分,分数越高即功能障碍越严重[6]。

1.7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温针组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4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6.67%。结果表明两组治疗均有效果;但两组组间进行对比,温针组治疗后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即温针结合参鹿壮骨补肾丸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单独口服参鹿壮骨补肾丸的治疗效果(详见表1)。

2.2 两组VAS评分比较

两组VAS评分结果为:温针组治疗前VAS为(7.57±2.33),治 疗 后(2.13±1.46),评 分 较 治 疗 前 下降,组内对比结果为P<0.05,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治疗前(8.55±2.87),治疗后(3.87±2.02),评分较治疗前下降,组内对比结果为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组间对比P=0.933>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组间对比P<0.05,有显著性差异(详见表2)。

表1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n(%)]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 评分对比

2.3 两组JOA评分比较

两组JOA评分结果为:温针组治疗前JOA为(16.24±3.25),治疗后(24.73±6.58),评分较治疗前增加,组内对比结果为P<0.05,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治疗前(17.49±4.09),治疗后(21.06±6.46),评分较治疗前增加,组内对比结果为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组间对比P=0.899>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组间对比P<0.05,有显著性差异(详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JOA评分对比

2.4 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定比较

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定结果为:温针组治疗前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定为(41.88±6.34),治疗后(21.60±6.01),评分较治疗前下降,组内对比结果为P<0.05,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治疗前(40.05±6.69),治疗后(25.72±7.26),评分较治疗前下降,组内对比结果为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组间对比P=0.906>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组间对比P<0.05,有显著性差异(详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定对比

3 讨论

温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研究很多,李济春[7]认为其病因多为风寒湿侵、痰瘀阻滞经络,肾气亏虚;主张运用“腰部围法”结合补肾除湿方药,达到补肾扶正、祛邪通络,使局部气血旺盛,邪气得散,减轻腰痛症状。孙恒聪[8]在研究中指出,温针组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前者的总有效率为94.3%,后者的总有效率为71.4%。荆瑞恒[9]在研究中将温针组和对照组(口服腰痛宁)进行对比,同样得出温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结论,同时同时前者的JOA评分高于后者。类似的研究还有很多[10-13]。

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对照组采用口服参鹿壮骨补肾丸方法,温针组采用温针结合参鹿壮骨补肾丸治疗方法,两组方法对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均有疗效,但温针组的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从总有效率、VAS评分、JOA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定4个观察指标的结果得出上述结论。同时这也验证了上述关于温针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的研究结果。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均口服参鹿壮骨补肾丸,均可补肾壮骨;除此之外,温针组中的温针疗法通过热传导,促进患者血液循环,对患者有更大的帮助,一方面可以减轻患者腰椎间盘突出性疼痛症状,另一方面也可减少病变部位对腰椎神经的压迫,进而改善患者的部分功能障碍,保证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了患者的病痛。

猜你喜欢
组组壮骨腰椎间盘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研究
品学兼“忧”的好孩子
壮骨止痛胶囊对去卵巢大鼠股骨组织Runx2、Osx及DKK1蛋白表达的影响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和CT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壮骨汤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对胫腓骨干骨折患者骨折愈合的影响
补肾壮骨汤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股骨骨折患者术后关节功能、骨密度的影响
温针灸配合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组组通 通幸福
合力破解“养护”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