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对急诊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清学指标及呼吸功能的影响

2021-05-08 11:37武俊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6期
关键词:灌洗支气管镜肺泡

武俊

(竹溪县中医院 急危重症医学科,湖北 十堰 442300)

0 引言

重症肺炎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该病主要由病原菌及微生物感染所致,患者在病情影响下可引发不同程度的咳嗽、气喘、发热等症状表现,病情严重者甚至可出现呼吸衰竭等并发症,进而可对其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因此,尽早给予患者积极有效的对症治疗干预是十分重要的。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等新型治疗方法现已在肺炎患者中得到了有效应用,该治疗方法可通过为患者实施肺部灌洗干预,进而有效清除炎性分泌物,使呼吸道恢复通畅状态,同时可显著改善机体炎症表现[2-3]。为进一步验证上述治疗举措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主要分析了为急诊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开展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资料

在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中抽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实际入院顺序为患者展开平均分组。对照组中,有男29例,女16例,年龄为37~71岁,平均(50.4±3.7)岁。观察组中,有男26例,女19例,年龄为35~70岁,平均(50.6±3.6)岁。组间基线资料相比无较大差异(P>0.05)。

纳入标准:(1)病情经临床综合诊断确诊为重症肺炎,且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衰竭表现;(2)均已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存在其他肺功能障碍表现。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治疗内容包括抗感染用药、解痉等。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开展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具体治疗流程如下:治疗开始前,叮嘱患者维持4~6h的禁食状态。待禁食状态满意后,即可应用多功能监护仪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同时应用剂量为15mg的地西泮注射液为患者开展静脉推注用药,之后应用2mL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注射液为患者开展气管部位滴入用药,以达到气管局麻效果。当麻醉药物起效后,即可经机体气管通道探入纤维支气管镜,进镜过程中,应同步清除气管及支气管内部分泌物,并于影像学检查技术协助下对患者的肺组织感染情况进行有效明确。之后,应用含有0.2g丁胺卡那霉素的100mL温度为37℃的生理盐水注射液对感染严重的肺组织部位展开反复灌洗处理,同时应用负压吸引方法将灌洗液有效吸出,灌洗次数应依据患者的病情现状进行合理调整;待灌洗操作结束后,即可根据患者的肺部感染情况,为其于局部病灶位置处注入剂量为20mL的敏感抗生素进行用药干预,并于用药15min后将药液吸出,最后将纤维支气管镜妥善退出气道部位。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后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血气分析指标水平及呼吸功能水平。

1.4 统计学

应用SPSS 21.0软件对本文中出现的各项计量资料(T检验)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P<0.05为对比数据差异明显。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的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水平对比

治疗后,两组的各项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各项炎症因子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后的血气分析指标对比

治疗后,两组的二氧化碳分压指标数值低于治疗前,其血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指标数值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二氧化碳分压指标数值低于对照组,其血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指标数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治疗后的呼吸功能相关指标水平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呼吸功能相关指标数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1 两组治疗后的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水平对比(±s)

表1 两组治疗后的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水平对比(±s)

组名 例数(n) 白细胞计数(×109/L) 高敏C反应蛋白(mg/L) 降钙素原(ng/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5 9.47±1.05 7.45±0.79 54.63±6.34 9.67±1.04 3.94±0.63 0.94±0.15观察组 45 9.39±1.03 4.37±0.39 54.91±6.39 3.35±0.39 3.87±0.61 0.16±0.03 T值 - 0.36 23.45 0.21 38.17 0.54 34.21 P值 - 0.72 0.01 0.84 0.01 0.59 0.01

表2 两组治疗后的血气分析指标对比(±s)

表2 两组治疗后的血气分析指标对比(±s)

组名 例数(n) 二氧化碳分压(mmHg) 血氧分压(mmHg) 血氧饱和度(%)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5 77.35±5.37 53.64±4.17 54.13±4.69 73.56±5.37 74.63±6.35 81.63±7.69观察组 45 77.39±5.41 41.69±3.91 54.75±4.67 87.15±6.34 74.79±6.34 93.54±7.97 T值 - 0.04 14.02 0.63 10.97 0.12 7.21 P值 - 0.97 0.01 0.53 0.01 0.91 0.01

表3 两组治疗后的呼吸功能相关指标水平对比(±s)

表3 两组治疗后的呼吸功能相关指标水平对比(±s)

组名 例数(n) 一秒用力呼吸容积(L) 最大呼气中段流量(L/s) 一秒用力呼吸容积/用力肺活量(%)对照组 45 1.75±0.41 1.37±0.35 65.13±4.36观察组 45 2.34±0.56 1.64±0.64 79.14±5.19 T值 - 5.70 2.48 13.87 P值 - 0.01 0.01 0.01

3 讨论

重症肺炎是一种急诊科较为常见的危急重症,患者受自身病情影响多可伴发不同程度的呼吸衰竭、休克、脏器功能不全等病症表现,进而可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及健康水平均产生严重威胁[4]。以往,临床方面多主要采用解痉、抗感染用药等内科治疗方案为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开展治疗干预,上述治疗措施虽可有助于改善机体症状表现,但由于该治疗方法无法彻底消除气道堵塞情况,进而易导致患者于治疗期间出现机体炎症扩散现象,从而无法得到理想的治疗干预效果[5]。而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水平的不断提升,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这一新型治疗方法现已在肺功能障碍疾病患者中得到了有效应用,其可于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为患者开展有效吸痰处理,同时充分稀释气道分泌物,并可使抗菌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进而可全面清除呼吸道阻塞物质,恢复气道通畅状态,进而明显减轻呼吸不畅及肺不张表现[6-7]。相关研究资料亦证实,上述治疗方法在重症肺炎治疗中可得到较为显著的治疗干预效果,且治疗安全性较为突出[8]。

依据研究结果可得知,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炎症因子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进而证明,为急诊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于治疗期间开展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可有助于减轻机体炎症表现,控制炎症反应进一步扩散。此外,治疗后,观察组的二氧化碳分压指标数值低于对照组,其血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指标数值均高于对照组;从而表示,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急诊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后,可通过彻底清除气道分泌物,减少炎性代谢反应,进而显著改善肺部通气及换气功能,同时可大幅缓解机体低氧血症表现,消除肺不张现象。且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呼吸功能相关指标数值均高于对照组;进而说明,通过为急诊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可有效解除气道梗阻表现,恢复呼吸道通畅状态,进而显著改善肺通气及呼吸功能。

总而言之,为急诊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开展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明显减轻机体炎症表现,改善呼吸功能,调节血气分析指标,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灌洗支气管镜肺泡
支气管镜灌洗联合体位引流治疗肺不张的临床效果观察
舒适护理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早期连续支气管灌洗在老年昏迷病人肺部感染中的防治作用
肺泡灌洗液G和GM试验对早期诊断AECOPD患者并发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阻肺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