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掌拍打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2021-05-08 11:37张凰王进忠谭燮尧张浣天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6期
关键词:根型颈椎病颈椎

张凰,王进忠,谭燮尧,张浣天

(1.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广东 珠海 519015;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 广州 510120)

0 引言

颈椎病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肥厚增生以及颈部损伤等引起颈椎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刺激或压迫颈脊髓、神经、血管而产生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是增生性颈椎炎、颈椎骨关节炎、颈神经根综合征及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1]。据报道,我国颈椎病患病率约为3.8%-17.5 %[2],以中老年人居多。但近年来由于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遍应用,低头一族人群不断增多,加之空调、冰箱的广泛使用,人们低头屈颈以及受凉的机会不断增加,该病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临床上颈椎病主要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型和椎动脉型,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在各型中发病率最高,占比超过60%,是导致颈肩臂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阳掌拍打疗法是医学气功道、法、术之术的表现形式之一,该疗法通过系统规范的练功之后,以手掌第2-5关节背侧末端拍打患处,起到通络止痛、贯气抽瘀的作用,临床用于治疗各种关节、肌肉性疼痛,具有一定疗效。笔者跟师学习阳掌拍打疗法,用于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共52例,均为广东省中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的就诊患者,其中男性39例,女性13例;年龄最小 24岁,最大 84岁,平均年龄(50.08±12.44)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男7例,女19例;对照组男6例,女20例。两组的年龄、性别以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①根据《实用临床疼痛学》中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确诊[3];②影像学证据。

1.3 排除标准

①除神经根型以外的其他分型颈椎病;②合并有椎体结核、肿瘤;③合并颈椎骨折、脱位、骨质疏松;④严重心、肝、肾疾病;⑤凝血功能异常等其他不宜行阳掌拍打法的疾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1)治疗组:采用阳掌拍打法治疗。治疗前的准备,施术者根据患者体位选择恰当体位,如站位、蹲位或坐位,治疗时施术者需沉肩、屈肘,可保证上肢可轻松而流畅地施术。在施术的过程中以施术者的手掌背侧第2~5指末节为接触点,依据病情的需要选择相应的部位进行拍打,如关节性病变可以选择在病变的相应关节部位及周边拍打,主要拍打部位为大椎、天柱、颈椎夹脊、肩井。而复杂性病变可根据经络循行或辨证补充病变远端部位治疗,如根据肩颈部压痛点选择部位;神经根型颈椎病沿上肢疼痛部位循经取穴,如上肢麻痛严重者,选用曲池、手三里、臂臑、肩髃等手阳明大肠经穴位;伴手指麻痛者,还可加用内关、外关穴位;肝肾亏虚者,可加用肝俞、肾俞、足三里等[4]。每周1次,共治疗7次。

(2)对照组:采用针刺疗法治疗。取穴:风池、风门、大椎、肩髃、肩井、膈俞、曲池、外关、合谷,针刺得气后加用电针仪,选用连续波,留针30分钟。7次为一疗程。

2.2 疗效标准

本次案例的统计疗效标准参照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1994年颁布实施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其疗效判断标准如下:①痊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工作和劳动。②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颈、肩、枕痛仅在阴雨天或体位不适时偶见,功能正常。③有效:临床症状部分消失或颈、肩、枕痛较前减轻,颈及肢体功能有所改善。④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反而加重[5]。两组患者同时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标准展开疼痛评分,具体标准(0-10分):0分,无痛;3分(30mm)以下,为轻度的疼痛,能忍受;4-6分(40~60mm),为中度疼痛,疼痛以致于影响睡眠,但尚可忍受;7-10分(70~100mm),为重度疼痛,患者有剧烈的疼痛不适感,疼痛难于忍受,影响睡眠与食欲。

2.3 统计学方法

本次临床观察案例均采用了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的比较用配对t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临床疗效评定比较

治疗组的治愈病例5例,显效病例10例,有效病例9例,总显效率为24例(92.3%),无效病例2例。对照组治愈病例3例,显效病例6例,有效病例7例,总显效率为21例(80.7%),无效病例5例,两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评定

3.2 VA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3周的治疗后两组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但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疼痛症状改善更为明显(P<0.05)。详情见表2。

表2 治疗后的两组VAS评分

4 讨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产生是由于颈项韧带钙化、颈椎间盘突出或退变、骨赘或骨质增生等病变,导致椎间孔变窄,压迫到脊神经根,并出现相应神经节段的上肢放射性疼痛、麻木或颈痛等临床表现。当属于中医学“痹症”范畴。颈项乃筋经百脉,气血疏通之要塞,所谓“不通则痛、不荣则痛”,颈椎病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患者的肝、脾、肾等脏腑功能紊乱,风、寒、湿、热等外邪乘虚侵袭机体,使得气血运行失常,颈部经脉阻滞,所谓久病必瘀,久病必虚,病久可见血瘀、气虚、阳虚之象,使得颈椎的退变得以加速。其病性多为本虚标实之证。

阳掌拍打疗法十分注重机体对“气”的调动,初学者早期需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系统的站桩练功养气。每次练功时间至少20分钟,坚持时间越长,功力越深,如此反复练习3个月后开始学习阳掌拍打疗法。站桩练气,一方面是为保护施术者与患者防止受伤,另一方面,更是因为手部递送的气之多少直接影响疗效。气多则施术者更为轻松,患者更舒适,病邪更易从里透至表皮,疼痛缓解更快,同时拍打局部皮肤的补气作用更强,可谓是一种补泻兼施、扶正驱邪的中医特色治疗手段,适宜于颈椎病,尤其是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

许多颈椎病患者在颈后会出现凸出的硬肿块,俗称“富贵包”,此乃病邪壅滞所致。而不同病邪还能表现出皮色的不同:皮色变化不著者多为感受风邪,黑色多为瘀血内停和痛症,皮粗孔大多为湿邪表现,赤色多为感受火邪或热邪,白皮多为寒邪,同时寒邪多和其他邪气相兼,如寒湿、风寒。阳掌疗法最适于应用在感受湿邪和瘀血内停的患者。治疗时医者通过拍打帮助患者将一部分病邪排出体外,随着局部病理产物消散,患者的症状会逐渐改善甚至完全消失[4]。

阳掌拍打法通过施术者拍打患病部位,可将局部皮下组织的风、寒、痰、湿、瘀等邪驱逐达表,以达到排瘀祛邪、补气行气之功效,俗称“灌气抽瘀”[6]。该疗法与刮痧、拔罐及普通针灸治疗相比,其治疗部位更深入,且有补气的作用,故对久病入络的颈椎病病症尤为适用。阳掌拍打疗法一方面是施术者的运气过程,另一方面,通过拍打法来调动患者机体自身的调节能力,使自身气机变得协调,从而和畅气血、疏通经脉、平秘阴阳以防病治病。

一方面,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及其继发改变导致椎关节失稳,压迫邻近组织而引起疼痛等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另一方面,疼痛引起的反射性肌痉挛则进一步加剧颈椎小关节错位,如此往复造成恶性循环。中国古代医家认为“骨错缝、筋出槽”是颈椎病等筋骨关节病的主要病机[7],推拿可以通过各种手法恢复筋骨关节的正常生理解剖位置,如改善椎间隙狭窄、纠正关节紊乱、调整骨赘物和周围神经、血管的相对位置等[8],从而减轻患者临床症状。阳掌拍打疗法属于中医推拿手法类别之叩击类手法[9],具有消除肌肉紧张、行气活血通络的功效,同样能够理筋整复,恢复颈椎“骨正筋柔”的状态。近年的临床研究显示,推拿整复手法可以加速血液循环,刺激生物活性物质的释放,促进炎性物质和酸性代谢物的排出[10]。阳掌疗法拍打之后,其局部皮肤出现瘀肿型的病邪产物在消散过程可产生类似作用。

本研究显示,阳掌拍打疗法能够有效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且与传统针刺疗法相比具有优势。此外,患者亦可进行站桩训练,在恢复期通过站桩练习达到颈部功能的稳固和预防颈椎病的复发,以起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作用。故阳掌拍打法值得进一步的扩大样本进行深入研究和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根型颈椎病颈椎
Ⅰ型肢根型点状软骨发育不良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颈椎为什么易发病
养护颈椎,守住健康
多功能治疗仪联合颈通颗粒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效果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脑循环与低频电刺激联合治疗颈椎病导致脑供血不足的效果观察
游泳 赶走颈椎病
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的系统评价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颈椎
失眠可能与颈椎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