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分散片+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用药方案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血清IgG、补体C3水平的影响

2021-05-08 11:37钟彩金汤翠清林永雄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6期
关键词:补体硝苯地平原发性

钟彩金,汤翠清,林永雄

(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人民医院,广东 清远 511500)

0 引言

临床工作中,长期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的基础疾病-高血压,导致患者重要脏器功能和结构的衰竭,为诱发脑出血、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而高血压又被分成两种类型,即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有研究指出,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血管内皮损伤会增加机体炎症反应,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及靶器官损害中具有重要作用[2]。传统的降压药物除传统降压机制外,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及调整免疫状态影响高血压患者的血压[3]。而目前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有单药治疗与连用药物治疗两种方案,而两种方案是否均能对患者产生免疫与炎症反应变化,目前临床尚缺乏相关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4]: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5 年修订版)》中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诊断标准;依从性较高可配合完成治疗。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先天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心房纤颤;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脑血管意外急性期;不可控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资料不全或难以配合治疗;认知、沟通障碍、精神异常者。将在我院近期(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时期)收治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总计65例,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相应的分组,其中32例患者仅接受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为对照组,男19例,女13例,病程0.5-2.5年,平均(1.1±0.3)年,年龄 39-82岁,平均(50.3±3.7)岁。而选取另33例患者接受缬沙坦分散片+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用药方案为试验组,男19例,女14例,病程0.5-3.0年,平均(1.2±0.3)年,年龄41-78岁,平均(49.6±3.9)岁。对照两组资料(P>0.05)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硝苯地平控释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J20130115,规格 30mg*7s),20mg/次,晨起服用。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缬沙坦分散片(海南皇隆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50508,规格 40mg*24s),80mg/次,晨起服用。连续用药1个月。

1.3 评价标准

对照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血清IgG、补体C3水平,及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 5 mL,置含有促凝剂的生化管中离心后取上清测定。用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仪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外周血C3水平。酶联免疫法测定IgG。疗效评价[5]:①显效:血压处于正常的范围内,心悸、胸闷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事件。②有效:血压下降但略高于正常范围,心悸、胸闷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事件或发生轻微不良反应对症治疗后好转且不影响治疗。③无效:除外以上情况。总有效=(显效+有效)。不良反应事件为食欲减退、皮疹、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腹痛腹泻等。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压水平相比,差异(P>0.05)无意义。治疗后血压水平均明显下降,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意义。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gG、补体C3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IgG、补体C3水平相比,差异(P>0.05)无意义。治疗后血清IgG水平明显升高,试验组高于对照组,而补体C3水平均明显下降,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意义。详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疗效与不良反应事件比较

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94%,不良反应率3.03%,对照组分别为71.88%、21.88%,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12.22%,差异(P<0.05)具意义。详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比较(±s)

组别 例数 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治疗前 治疗后 t P 治疗前 治疗后 t P试验组 33 164.17±10.43 128.65±5.77 17.119 0.000 103.24±5.34 86.26±2.51 16.531 0.000对照组 32 162.33±10.98 135.42±6.68 11.844 0.000 102.36±5.02 92.26±4.37 8.584 0.000 t 0.662 4.396 0.684 6.814 P 0.511 0.000 0.496 0.000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gG、补体C3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gG、补体C3水平比较(±s)

组别 例数 IgG(g/L)补体C3(g /L)治疗前 治疗后 t P 治疗前 治疗后 t P试验组 33 8.08±0.81 13.52±1.32 20.178 0.000 3.24±0.34 1.26±0.21 28.462 0.000对照组 32 8.29±1.02 11.06±1.13 10.294 0.000 3.36±0.32 1.79±0.37 18.155 0.000 t 0.921 8.060 1.464 7.130 P 0.361 0.000 0.148 0.000

表3 两组患者治疗疗效与不良反应事件比较[n,(%)]

3 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发病后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损伤,因此防治一直是公共卫生的重点和难题[6]。临床上普遍认为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引起高血压损害的重要原因,且随着患者病程的延长,容易增加动脉硬化硬度,引起心肌形态发生变化。研究表明[7]长期的高血压会对心脑血管产生损害,而血压水平与心脑血管发病、死亡风险存在密切的关系。缬沙坦为血管紧张素Ⅱ(AT)受体拮抗剂,口服后能够迅速被人体吸收,使血管收缩受到抑制,肾小球内压降低,蛋白尿减少,延缓了肾小球硬化,药物作用可持续 24h[8]。硝苯地平控释片为钙通道阻滞剂,口服后10min则迅速起效,可降低血管壁细胞浆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纠正水钠平衡,从而防止肾脏的损害,降压作用能够维持6~7h。本研究中,治疗前两组血压水平相比,差异(P>0.05)无意义。治疗后血压水平均明显下降,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意义。治疗前两组血清IgG、补体C3水平相比,差异(P>0.05)无意义。治疗后血清IgG水平明显升高,试验组高于对照组,而补体C3水平均明显下降,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意义。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94%,不良反应率3.03%,对照组分别为71.88%、21.88%,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 12.22%,差异(P<0.05)具意义。

综上所述,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治疗中,运用缬沙坦分散片+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用药的方法,可明显的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提高血清IgG免疫功能指标,降低补体C3的水平,有效的提高了临床治疗总有效,效果理想。

猜你喜欢
补体硝苯地平原发性
妊高症患者治疗中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的应用研究
补体因子H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硝苯地平控释片对高血压冠心病的应用效果研究
抗dsDNA抗体、补体C3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对于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伤的临床意义
不同疾病活动度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肌酐、白蛋白、补体C3及补体C4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原发性肝癌癌前病变中西医研究进展
血清补体C3、C4以及抗C1q抗体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病情的相关性
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高征的临床效果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