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模式在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中的应用价值

2021-05-08 11:37申媛媛赵梦佳王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6期
关键词:扁桃体炎化脓性扁桃体

申媛媛,赵梦佳,王芳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0 引言

在儿科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中,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这是一种因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扁桃体出现急性化脓的一种炎症,如果病情反复发作,还可能导致扁桃体丧失正常功能,成为机体的“病灶”[1]。研究显示[2]: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主要致病菌是溶血性练球葡萄球菌。临床首选抗生素治疗,辅以对症干预。早发现、早治疗、合理用药并配合科学的护理干预,能够减轻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的身心痛苦,促进其尽快康复。本研究探讨了个性化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纳入研究的两组患儿全部选自2019年3月至2020年5月,106例患儿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提到的化脓性扁桃体炎的诊断标准[3],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咽部炎症病变、合并重大器官功能障碍的患儿。传统组53例,男、女患儿分别有28例、25例;年龄分布情况:3岁 ~9岁,平 均(6.84±1.75)岁;患 病 时 间:2d~27d,中 位时间(11.49±1.38)d。研究组 53例,其中 30例男患儿、23例女患儿;年龄最小的患儿3岁、最大10岁,中位年龄(6.65±0.72)岁;病程最短 3d、最长 27d,平均病程(11.57±1.26)d。两组患儿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传统组(常规护理):遵医嘱用药、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按时测量患儿体温、告知家属看护患儿的注意事项、做好口腔卫生护理。

研究组(个性化护理):①口腔护理:配置灌洗液(0.9%氯化钠注射液与1.5%过氧化氢各100mL)[4],排净灌洗瓶内的空气,连接吸痰管与电动吸引器,取患儿侧卧位,在患儿一侧的口角插入输液器,另一侧口角插入吸痰管,打开输液器开关,合理调整灌洗速度,尤其要仔细冲洗扁桃体隐窝部位。冲洗后的液体用吸引器吸出,关闭吸引器,将患儿的口角擦拭干净。患儿进餐前后用温水漱口,或者用2%的小苏打水、3%的硼酸水漱口,每天4~5次。

②发热护理:发热是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的常见症状,持续的高热会加重病情,因此临床护理中应积极采取有效的退热措施。先通过温水擦浴、酒精擦浴、额头冷敷等物理方法为患儿降温;在物理降温无明显效果的情况下,遵医嘱使用退热药物。动态测量患儿的体温变化,如果2d后患儿仍然高热不退,应进一步完善临床检查,调整用药方案。

③饮食护理:患儿住院治疗期间,饮食方面应保持清淡,同时保证营养的充足和均衡。结合患儿的口味、喜好制定饮食方案,尽量多样化的搭配饮食,促进患儿食欲。不可食用油炸、烧烤、饮料等刺激性的食物。鼓励患儿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积极补充水分。

④病情观察: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临床发现,部分家属在患儿病情有所改善后容易放松警惕,还有的家属担心疗程太长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甚至擅自减药、停药。为此,护理人员应重点强调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向家属详细讲解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的危害性,提高家属的重视程度。严密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在患儿病情减轻后的2~3周,如果出现尿少、眼睑浮肿等表现,则应警惕肾炎;如果伴有心慌、发热、脉搏急促、关节痛等表现,则要警惕风湿热[5]。

⑤止痛药物的应用:化脓性扁桃体炎会伴有疼痛症状,患儿年幼,对疼痛的耐受能力较差,很多患儿因为疼痛而严重哭叫、吵闹、嘶喊,进一步加重了病情,严重干扰临床治疗,同时也会加重家属的精神负担。为了减轻患儿的病痛,临床可酌情应用止痛药物,但在药物的选择上应格外谨慎。如果应用磺胺类药物、青霉素,则要动态观察患儿的临床表现,以免出现过敏反应。用药期间,如果发现患儿存在腹痛、皮疹、短时间内体温上升或者休克等症状,应立即停止用药,展开抢救。

⑥健康教育:主要针对患儿家属进行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健康知识的宣教,在病区的走廊、墙壁设置海报和宣传栏;利用多媒体设备滚动播放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的发生原因、防治措施、护理措施等;向家属发放健康知识手册,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解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特点、症状与体征,让家属对此病有足够的认知和了解,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科学的照护患儿。耐心解答家属的问题,向家属推荐相关的APP公众号。通过多元化的健康教育方式,帮助家属树立健康意识。

1.3 观察评定标准[6]

①临床疗效:治愈:患儿的体温、血象完全恢复正常;扁桃体肿大等临床症状消失,不存在化脓情况。有效:患儿体温、血象基本正常;扁桃体未化脓,肿大症状缓解。无效:患儿的病情未见明显好转,仍发热,甚至病情进一步加重,出现继发性下呼吸道感染。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同时统计患儿的并发症情况。

②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记录患儿高热、咽痛的消退时间。

③疼痛程度: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两组患儿的扁桃体疼痛情况,评分区间0~10分,评分越高寿说明疼痛越严重。

④家属健康知识水平:发放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知识调查表,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说明家属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2.45%(49/53),显著高于传统组77.36%(41/53);并发症发生率1.89%(1/53),显著低于传统组16.98%(9/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研究组高热、咽痛消失时间分别为(1.52±0.95)d、(1.78±0.74)d, 明 显 短 于 传 统 组(3.20±0.72)d、(4.05±0.81)d(P<0.05),如表2所示。

2.3 患儿VAS评分与家属健康知识评分比较

研 究 组 患 儿 的 VAS评 分(3.02±0.98)分、家 属 健康知识水平评分(95.63±2.57)分;传统组患儿VAS评分(4.82±1.17)分、家属健康知识水平评分(84.76±3.5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d,±s)

表2 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d,±s)

组别 n 高热 咽痛研究组 53 1.52±0.95 1.78±0.74传统组 53 3.20±0.72 4.05±0.81 t 7.5316 8.9427 P 0.000 0.000

表3 患儿VAS评分与家属健康知识评分比较(分,±s)

表3 患儿VAS评分与家属健康知识评分比较(分,±s)

组别 n 患儿VAS评分 家属健康知识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研究组 53 7.05±1.03 3.02±0.98 75.84±3.65 95.63±2.57传统组 53 6.98±1.12 4.82±1.17 75.29±4.37 84.76±3.51 t 1.1842 9.3516 1.0429 11.4768 P 0.835 0.000 0.297 0.000

3 讨论

化脓性扁桃体炎是一种多发于婴幼儿、儿童群体的非特异性炎症疾病,通常是因以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以及腭扁桃体的急性发炎所致。化脓性扁桃体炎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快的特点,会导致患儿机体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甚至会累及扁桃体之外的其他器官,严重损害患儿的健康状况,影响生长发育。及时、有效的对症治疗固然重要,但考虑到年幼的患儿对自身疾病缺乏正确认知,对吃药、输液等临床治疗措施的依从性较差,以至于病情反复,治疗效果欠佳。个性化护理是在整体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是对整体护理内涵的延续[7],不仅针对患儿的病情、饮食、用药等方面展开护理干预,同时还强化了对患儿家属的健康宣教,让家属对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的发生机制、危害性、护理方法有了详细的了解,以便在日常生活中为患儿提供更为科学、全面的照护,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患儿病情恢复。

综上所述,个性化护理模式在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扁桃体炎化脓性扁桃体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扁桃体切除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患者中的应用
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鼓膜成形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IL-6,IL-10的临床价值
地塞米松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疗效及不良预后的观察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肩关节化脓性感染的诊治一例
疏风解毒胶囊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观察
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怎么办
扁桃体
“水果”变“干果”
扁桃体,切还是不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