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inar结合CBL在急诊临床实习中的应用

2021-05-08 11:37马利熊兵红黄卫雷毅曾玉剑罗华友王昆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6期
关键词:急诊科教学效果实验组

马利,熊兵红,黄卫,雷毅,曾玉剑,罗华友 ,王昆华

(1.四川省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急诊科,四川 绵阳621000 ;2.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云南 昆明 650032;3.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普外科,重庆,400700)

0 引言

急诊科是医院危重和急诊病人集中、病种繁杂、病情复杂、抢救任务最多和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急诊科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而医护人员的临床实习和培训则是培养优秀医护人员的关键所在[1]。近年来,Seminar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在我国医学教育中应用探索越来越多,效果较好。我们在急诊科临床实习同学中采用Seminar结合CBL的教学方法,通过与传统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进行对比,研究和探讨其教学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从川北医学院2014 级临床医学系急诊科实习学生中随机抽取40 名同学,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 名学生。实验组采用Seminar- C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LBL。

1.2 研究方法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急诊科实习课的内容和学时均相同;由同一老师授课和带教。实验组采取Seminar- CBL教学法,具体教学过程参考文献[1]。对照组采取传统实习LBL教学方法。由带教老师讲述实习内容的基础理论知识,然后在带教老师的带领下在病房查看患者并询问病史,做体格检查,协助诊治等临床工作。两组出科时进行理论考试和临床技能考核。

1.3 教学效果的评价

将对实验和的对照组实习同学的出科理论考试成绩、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和学生反馈问卷调查表作为评价指标进行教学效果评估。调查表采用匿名式自评量表形式( 从0 分到100 分 )[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学生反馈意见评价结果用率表示,考试平均成绩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成绩比较

实验组的理论成绩和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成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

2.2 实习生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有1 名、4 名实习生不满意科室所提供的培养方案,实验组实习生的满意度为95.0%,对照组实习生的满意度为80.0%,实验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教学效果评价比较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对Seminar、 CBL结合式教学法的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对传统教学法的评价(P<0.05) ( 见表2) ,提示两者结合式的教学法能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同学们的综合素质。

表1 两组同学的理论成绩和临床技能考核成绩比较

表2 两组同学的治疗满意度[n(%)]

表3 两组学生对教学法效果评价的比较( 分,±s)

表3 两组学生对教学法效果评价的比较( 分,±s)

项目 实验组 对照组 P能否激发学习兴趣 82.3±4.23 67.7±3.58 <0.05能否调动学习积极主动性提高思考和理解能力提高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加强团结协作能力提高临床实际应用能力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科研能力提高文献的检索、查阅能力巩固了基本操作能力促进了理论与临床的结合增强医患沟通能力78.5±3.78 77.7±3.68 82.4±2.56 82.8±4.52 84.8±3.32 76.3±2.58 83.5±3.47 78.8±3.14 74.8±3.62 84.8±4.57 87.8±3.54 83.4±2.87 73.5±2.42 62.3±3.47 64.8±4.21 72.5±2.59 62.8±4.28 60.8±2.47 72.4±3.49 72.8±2.98 60.5±3.45 56.8±2.84 62.8±4.28 72.1±4.75 67.8±3.79 69.7±8.47<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3 讨论

传统的LBL讲授式教学法是目前教学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教学法,它主要是以教师为主体, 以讲课为中心, 全程一般采取灌输式教学。其优点是可以系统和连贯讲解理论知识,节省教学资源,但是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较差,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其教学效果可能不佳,有一定弊端。

案例教学法( Case-Based Learning,CBL)最初起源于美国哈佛商学院,最先用于一些需要案例教学的课程之中。CBL法最近十几年在我国得以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推广[3],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CBL的在医学教学中的核心是“以临床病例为先导,以临床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3],主要采取“以临床病例为基础”,根据教学大纲的内容,以临床实例入手并结合临床实际应用,对学生进行启发性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在学习过程中,以重点临床病例为基础,由教师指导并带领学生分析病例,提高学生疾病诊治的水平的能力[4],从而使学生完成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际的过渡。CBL教学法可从下列几方面提高其教学效果[5],(1)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6];(2)提高学生知识掌握的持久性[7];(3)激发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的能力[8];(4)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Seminar 称为研讨会或讨论会,主要是指大学高年级学生或研究生在教师指导下,就某个特定的学术问题进行学习和讨论,培养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并独立从事科学研究能力,从而深化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认知[4]。Seminar教学法最初产生于19世纪初期的德国洪堡大学,以后逐渐被美、英、法等国借鉴并运用,成为欧美国家高等教育教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主要用于大学本科高年级教育和研究生教育[9]。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制度不断的改革,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逐渐开始实行Seminar教学法,其应用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10-12]。

Seminar教学的核心是充分挖掘学生和教师的学习潜能,两者进行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互动,深化对某一主题的认识,从而实现教学和学术交流的最大和最佳效果。Seminar教学法与传统“讲授式”的LBL法相比,Seminar教学法有促进教师-学生互动、激发学生思维、了解研究创新、提高团结合作等优点[9]。所以,Seminar是一种研讨式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思维以及团队协助合作意识。

我们的研究显示,Seminar 、CBL结合式教学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成绩,还可以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热情,提高其查阅检索文献、更新知识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提高医患沟通、团结协作的能力。这也在其他研究中得以证实和体现[4,5,9-12]。

总之, Seminar 、CBL结合式教学法在临床急诊实习教学方面优于传统的LBL教学法,在临床实习教学中更能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综合素质,提高其教学质量,也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质培养,故值得在急诊教学中应用和推广。

猜你喜欢
急诊科教学效果实验组
超声技能提升对急诊科住院医师能力提高的影响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遮光处理对微藻繁殖及其水质指标的影响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策略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