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前应急系统平台整合方向的构想

2021-05-08 00:36何联碧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1年7期

何联碧

摘  要:目的:探讨应急系统与基层应急工作的深度融合,从而解决当前基层应急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方法:从基层应急系统与基层应急面临的问题出发,分析当前基层应急业务,为应急系统设计和总体框架提出构思。结果:形成应急预警系统、安全生产执法、应急风险评估、指挥调度等功能为一体化的业务平台,为实现应急系统现代化改革提供坚实基础。结论:通过整合现有各行业相关业务系统,利用大数据分析,让应急管理的各级人员都能够变“事后监管”为“事前预防”。

关键词:应急预警;安全生产执法;应急风险评估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96/j.2096-3475.2021.07.018

2019年应急管理系统成立以来,随着各种职能职责的不断划转到应急管理系统中,但是由于成立时间短,业务量增大,基层业务人员参差不齐,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人员面临着高风险、高强度、高工作量的“三高”状态已成常态。同时,现有应急系统多、杂,并没有达到为基层应急力量减负增益的效果。作为一名基层应急人员急需一个整合过后的集应急预警系统、安全生产执法、应急风险评估、指挥调度等功能为一体化的业务平台,为实现应急系统现代化改革提供坚实基础。

一、当前应急系统平台存在的问题

1.各类预警平台、灾害统计直报系统、风险监测系统、执法检查系统“派系另立”。各级系统多、杂是现状,并且许多系统涉及保密等条款还需要另搭“专线”,国家、省、市各种系统造成部分基层办公室电脑比工作人员还多的现状较为突出,加之基层干部人才匮乏,造成“懂行”的工作人员一个人要面对多个系统、处理多个专线专网。

2.各类系统功能单一,没有形成合力以及建立共同的数据库,造成同样一件灾情事故要通过多个系统报送,很多数据要经过多个系统多次填报。

3.少数系统数据缺乏与其他部门数据的衔接整合,时效性与实用性大打折扣,以至于沦落为单纯的上报数据的端口或者“打卡显示”的端口。

4.缺乏大数据分析研判,大部门基层部门在是否开展相关专项行动的问题上还停留在“依靠经验”和上级部署,系统平台因缺乏大数据统计分析没有为日常应急管理提供良好的参考数据。

二、整合方向的几点建议

1.灾害预警平台的云数据研判。通过整合水利、国土、自然资源、林业、气象等部门的预警平台,从而对各个地区各个时段的灾害预警信息做出标注,一是定时为应急管理人员提供工作重点的方向;二是对应急救援物资储备的分布情况进行有效调配,三是为各类时段安全隐患专项整治活动提供第一手参考数据,同时这也是应急系统平台构建基础。

2.执法检查数据库的建立与大数据执法的应用。企业库与安全生产执法数据库的建立,一是通过已建立安全生产执法数据为执法人员提供执法参考依据。例如:执法检查A企业时,执法人员端口即可查询出A企业相关详细信息(包括所经营行业、负责人信息、以前对此企业执法检查情况、是否有过生产安全违法案件等等)以及相关类企业一般安全风险隐患点有哪些、相关违法案件都有哪些、相关行业规章制度、行业规范等等,即便在查处相关违法案件过程中也可查出同类型违法案件处罚情况。二是通过大数据分析出辖区内各类企业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分布情况、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情况,以及一般类生产安全违法情况、风险安全隐患分布等数据,为执法检查计划提供数据基础,甚至依据安全风险隐患大数据分析情况制定出事前安全风险专项检查,从而降低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三是利用大数据为双随机执法提供兼顾风险管控和随机执法两项变革。首先通过兼顾风险评估平台在随机抽取企业时进行风险分级,在风险登记较高的时段抽取相应企业接受检查,其次兼顾执法覆盖面,避免双随机的“随机性”造成部分企业随机不到,以及降低部分企业反复迎接检查。

3.依托应急系统平台与各个应急指挥部的协调联动。首先,通过各年度以及未来影响行业安全形式的数据分析出本行业重点监管方向以及监管时段,从而为应急指挥部提供安全专项治理行动的参考依据,并提出个成员单位的相关责任分工意见。其次,应急管理系统的工作人员也可以在相应的时段对各个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安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督查、检查。

4.为辖区、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提供有效的工作依据。一是为基层辖区安全管理人员分析出“辖区应急安全一张清单”,其中包括:辖区基本情况、企业分布情况、灾害隐患点分布情况、历年来安全与灾害事故分布情况、各个重点时段安全风险登记分布情况等等。二是为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分析出“企业安全生产一张清单”,其中包括:企业基本情况、安全隐患风险点分布情况、本企业安全生产情况、各个风险隐患点检查情况、同行业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情况以及事故分析资料、各类行业规定规章等等。

三、整合后的应急系统应用实现的功能构想

1.预警检测:应急管理人员24小时值班值守监测过程中,通过监测系统得知某条风险等级因天气等因素升高后,告知相关责任人员,联系相应指挥部根据风险等级研讨是否制定隐患排查治理措施后,展开区域性隐患排查治理。同时应急管理人员依据系统提供风险等级数据向相关职能监管部门出具“安全风险提醒提示函”。

2.指挥调度:通过应急系统中风险等级数据,直接调度相关安全监管部门,并对安全风险等级做出相应安排和部署。

3.執法数据参考:安全生产执法人员通过应急系统双随机抽取的企业开展执法检查活动,同时在系统中调取该企业相关数据以及依据系统提供安全隐患重点部位制定出相应的执法检查计划并开展执法活动。在执法过程中对重点隐患部位检查情况实时上传并向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指出同行业企业先进做法等等,同时执法数据库也会根据本次执法相关情况不断更新上传到执法数据库,并未后续执法做出参考。

4.行业监管:各个行业监管部门安全管理人员依据各年度本行业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情况以及本年度安全风险等级时段等情况做出具有针对性的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5.辖区监管:基层辖区管理人员通过应急管理系统提示,现所管辖辖区中某企业某条风险程度较高,并提醒相关企业做好防范措施以及监督监察。

6.企业监管:企业安全管理人员通过应急系统风险分析结果,针对性地对员工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同时查询通过应急平台中本行业各种安全事故对员工开展最直观的安全教育,以及定时完成应急系统中对各风险监测点的监管任务。

(巴中市巴州区应急管理局  四川巴中  63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