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锦 美人蕉的诱惑

2021-05-08 06:10
优雅 2021年5期
关键词:美人蕉建筑师气味

蔡锦 美人蕉的诱惑

大多数人认识蔡锦是从她的作品“美人蕉”系列开始。蔡锦对美人蕉的钟情始于一次偶然。那天,她在老家一座废弃的院子里,看到乱草中一棵干枯的芭蕉树。“那根茎叶里仿佛还残存着呼吸,给人一种无以名状的触动。”那一瞬间的感触在之后很长时间里一直在蔡锦心头萦绕。于是,有一天,她在一块100cm×100cm的画布上画出了第一笔,当“黏稠的颜料像一股灵液”在画布上侵蚀、蔓延,她有种突如其来的快感,仿佛重遇某种早已熟悉的东西。自2008年以后,蔡锦创作的重心由美人蕉转为风景。在她心里,“画美人蕉和画风景其实都是一回事,只不过,美人蕉是个实体,现在,这个实体去掉了,但还是存在着同样一种自然生成状态,在风景中,这种状态可以更加蔓延、更加自由地去发挥。”

庄卉家 从气味的角度看人类文明

在人的五感中,嗅觉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项。在气味引导师庄卉家(Della Chuang)看来,气味和人类历史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亚历山大大帝、埃及艳后、太阳王路易十四、拿破仑等众多历史人物都是香气的“俘虏”。从科学的角度来讲,味觉能尝出的味道实际只有五种,人们对于食物丰富的味道感受更多地受到嗅觉的影响,而失去嗅觉的人也被证实更容易患上抑郁症。关于嗅觉,我们不知道的事情或许还有很多。从香水设计到写作《京都之水》,再到制作气味相关的音频节目《Della的气味博物馆》,Della一直在努力从更多不同的维度去影响人们对于气味的认知,更创新性地引领大众从气味角度去理解文化,感知知识本身的美妙。

陈小莉 打通音乐与艺术和表演的边界

陈小莉(Rosey Chan),钢琴演奏家,九岁便接受了来自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奖学金,并在那里接受了古典乐的学习训练。由于从小就接触到各种类型音乐的熏陶,她的音乐创作和表演很具有创新和实验性。“当我偶尔喝多了的时候,我可能会满足大家的要求,颠倒着弹钢琴。”陈小莉常驻剧院,利用现成的场地进行实验性创作,但古典乐依旧是她的根本,“在我看来,古典音乐是进行时的。就像我在12岁时弹过的曲子,十年后再弹,一切截然不同,我带着十年的经历、知识和全然不同的情感重新接近它。听其他古典演奏家录制的同一首作品,能看到他们不同的面貌和人生,这非常让人着迷。”以古典滋养灵魂,以创造力打破规则,并将这一切由作品传递出去,这是一份来自她与音乐的美妙馈赠。

曹斐 时代舞台历久弥新

曹斐出生在1978年的广州,这是特殊时代里最特别的一年,最具典型性的城市。改革开放最前沿——这样的环境直接影响了曹斐的早期创作。“我目睹、见证了时代变迁的情景,我的作品也反映这样的情境下都市化的变迁。”随后曹斐北上搬到北京,在从南往北的过程中,她的创作视野和创作主题也在被拓宽,作品也从关注个体命运逐渐转向讨论都市化和全球化的议题。在20年的创作中,曹斐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度的思考能力,敏感地捕捉着流行文化、科技创新和社会变革三者之间交错的兴奋点,并通过长期对历史和跨学科的研究反映着当代中国社会急速且不安的变化;近几年,她还尝试介入当代技术环境,探讨“虚拟与现实”之间的边界……

翁菱 艺术不只是在殿堂改变世界

汇集了当下全球炙手可热的优秀建筑师和艺术家的国际公共艺术项目“海口·海边的驿站”,由海口市政府发起,并邀请了综合艺术策划人翁菱擔纲策划。比亚克·英格尔斯(BIG)、隈研吾、刘家琨、马岩松、安尼施·卡普尔、坂本龙一、沈伟、林天苗……这一长串名单中的任何一位都如雷贯耳,由他们共同参与打造的“海边的驿站”艺术项目将以何种面貌呈现,很难令人不兴奋、不好奇。“仅仅从这个名单来说,它都可能是今年全球最重要的项目。”艺文中国联盟发起人、资深综合艺术策划人,也是本项目的策划翁菱如是说。艺文中国联盟是由翁菱女士发起,联合了国内外极具思考力与影响力的创造先锋与跨学科专家,共同打造的以艺术文化推动城市化变迁的跨界思考与实践平台。

李光涵 在侗族村寨中重构女性角色

作为全球文化遗产基金会中国项目的主任,李光涵一边在北大读文化遗产保护博士学位,另一半时间待在贵州侗族村寨大利村。期间,她的身份也发生了转变。她拒绝被定义为一名单纯的“建筑师”或是“修复者”,她的视野里看到的是如何“建筑”农村女性的精神与公共生活。“我以前没有那么在意这些事情,但在村子里男女分工、家庭地位不等给我的冲击让我重新思考两性问题。”这之后,她开始在项目中植入女性视角。“如果我是一个男性建筑师,可能就不会想到要去做侗布的项目,不是说他们不会去做布,而是我觉得做这件事情的出发点和触动可能会不太一样,也不会感受到那么强烈的情感联系。”除了侗布项目,李光涵还会继续争取为当地女性带来其他改变。

林凯西 现代织女

我们生活在一个几乎所有事情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去实现的时代。然而,总有一些执着的人相信,只有那些可被握在手中的物件,才能带来最本质的温暖与安全感,比如,来自一块布的触感。设计师林凯西就在用最原始的方式制造最真实的温度——手工织布。“我想要去做的,是反科技的温度。纺织品永远是真实的,是被使用、直接与肌肤贴近的,它与人之间没有距离感。这也和我儿时的个人习惯有关,我小时候睡觉喜欢抓着一块布,一块很普通甚至还有点丑的布,但我就是抓着它才能安心地睡着。现在想来,最初的这个小习惯,直接影响了我日后专业和职业的选择:我选择与布料打交道,用手工织布的方式,让使用的人感受到温暖与安全感。”

张迪 理性与感性并存的女性建筑师

在一面是沙漠,一面是绿洲,中间隔着条黄河的荒芜土地上,张迪和她的WAA团队,用了四年时间设计建造了银川当代美术馆,并凭此获得2015年英国权威建筑杂志《Architectural Review》年度新锐建筑优秀奖。“建筑是个周期性非常长的职业,无论是学习的周期,或是建筑项目实现的周期,所以一般新锐建筑师的评选都是限定在45岁这个门槛。从这个角度而言,对女性从业的时间和周期的延续性提出了一些生理上的挑战,但不是不能克服。我其实是个性别意识比较模糊的人,但是我同意性别不同会带来处理问题方法上的不一样。如果要让我给即将踏入行业的女建筑师什么建议的话,那会是:永远记得当初为什么做建筑师,还有就是多敷面膜,因为会熬夜很多。”

猜你喜欢
美人蕉建筑师气味
好的画,通常都有气味
气味来破案
当建筑师
好浓的煤气味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这个“气味”不简单
美人蕉
一个建筑师的独白
美人蕉
美人蕉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