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里诗外好人生

2021-05-08 06:16潘健
师道 2021年4期
关键词:杜甫古人李白

潘健

女儿:

“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我们的文化从未断流。”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节目主持人用此句开篇,为我们拉开了历史的帷幕。一首首经典诗词被现代人演绎出来,酣畅淋漓,如天籁之音,余音绕梁。

我特别喜欢陈彼得老先生演唱的《青玉案·元夕》——抱一把吉他,坐在舞台中央,脚打节拍,右手挥舞,震撼全场:“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你看,陈老先生精神矍铄,老当益壮。这难道不是诗词的魅力吗?诗词浸入生命,润物无声,道尽千百年的人生,多少滋味尽在其中矣。

其实在很小的时候,古诗就悄悄地走进我们的生命里。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等等,这些诗歌家喻户晓。一开始,爸爸妈妈陪着你,你一字一句地念着,念着念着就记住了。后来,语文课本里的古诗词,老师带领你学习,在一遍遍的诵读中,你感受诗词韵律,理解诗词之意,体会诗词之情。

诗词王国浩如烟海,你慢慢地感受到李白的浪漫,杜甫的冷峻,王维的空灵,苏辛的豪放与易安的婉约……你一开始只是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读啊,背啊,还要会默写。也许,就在一瞬间,某句诗徘徊在脑海中,你低低地吟出来。

你有没有想过,什么是好的诗词?

在《顾随诗词讲记》这本书里,或许有我们想要的答案。这本书很特别,是叶嘉莹教授追忆她的老师顾随先生,将多年的课堂笔记整理成书,如此我们方可有幸一览国学大师在讲台上的风采与卓见。叶嘉莹教授后半生辗转流离,一直将这些笔记随身携带,可见其分量之重。

纵观这本讲坛实录,我们跟着顾随先生一路同行,一路欣赏。沿途风光旖旎,美不胜收。他在前面引路,说话有神韵,诲人有苦心。谈古人如逢老友,聊诗词如数家珍。听者跟随其后,在诗词的密林里穿梭,欣然神会。

顾随先生认为,一位好的诗人,必须“跳入生活”中,经受人生的一番历练,方能有足够的力量。他特别推崇三位诗人——三国之曹操、东晋之陶渊明、唐朝之杜甫:“曹,英雄中诗人;杜,诗人中英雄;陶,诗人中哲人。”

顾随先生为什么给予他们这么高的评价?他如此解释:“中国诗人一大毛病便是不能跳入生活里去。曹、陶、杜其相同点便是都从生活里磨练出来,如一块铁,经过锤炼始成金钢。别的诗人都有点逃脱,纵使是好铁,不经锤炼也不是金钢,所以总有点‘幽灵似的。曹、陶、杜三人之所以伟大,就是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确实磨练了一番才写诗。”

别的诗人,如李白。李白的诗有仙气,顾随大加欣赏:“太白诗一念便好,深远。”但是他指出李白的短处:“李白才高惜其思想不深。”或许就是因为李白踏入生活不深,锤炼不够,他有些诗缺乏感动人的力量。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一代枭雄,心怀天下。长年征战,在腥风血雨中摸爬滚打,跳进生活之火炉去煅烧。所以,他的诗气象开阔,雄浑有力,历来为世人所称道。

杜甫呢,顾随先生是极欣赏的:“老杜诗真是气象万千,不但伟大而且崇高。”杜甫几经人世坎坷,饱受战乱、离愁之苦。他的诗出于生活,阅尽世事沧桑,记录人间疾苦。“老杜诗苍苍茫茫之气,真是大地上的山水。”或许是顾先生自己经历了人生之艰难困顿,对老杜青睐有加吧。

我特别喜欢顾随先生分析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绝句》)一诗。他和诗人真是心意相通。后两句诗寄托了诗人的理想,诗人打开心扉,从大自然中得到高尚伟大的情趣和力量。“窗含”“门泊”,则其心扉开矣。如此解诗,深入诗人之心,入情,入味,且别具一格。

顾随先生认同陶渊明的生活方式。五柳先生躬耕田园,完完全全投入生活,且入得深,所寫的诗是自己的农桑之事,并非像其他诗人,以旁观者的眼光看田园、写田园。“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不只是技能上的、身体上的,而且是心灵上的,写出了自己的最高理想。陶诗平淡真实,正如元好问评价之:“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这三位诗人,都曾饱受生活的考验,他们的创作是“为人生的艺术”。好的艺术离不开生活,诗人入其深,才能表现出生活的厚重,诗歌方有“生的色彩”。亦如顾随先生谈创作——天下没有写不成诗的,只在一“出”一“入”,看你能出不能,能入不能。不入,写不深刻;不出,写不出来。

作文之道,就在乎一“出”一“入”。好的文字不是无病呻吟,而是有真体验、真思考。缺少生命体验的文字,岂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除此之外,顾随先生还点评了辛弃疾、李商隐、陆游等人的诗词,既毫不吝啬赞美之情,又不为古人讳,指出他们的不足。如李商隐诗唯美,但“小我”色彩浓重;陆游诗不伟大,无深意,但真实……

顾随先生讲课,其内容海阔天空,跳跃性强。但你会发现,他所讲无一句空话、废话。即使三言两语,也蕴含敏锐的心灵感受,展现诗词的无限风景。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顾随说:“此诗读之可令人将一切是非善恶放下。”一句话直抵人心。再如,他点评“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王维《秋夜独坐》):“诗的最高境界乃无意……岂止无是非,甚至无美丑,而纯是诗。如此方为真美,诗的美。”

寥寥数语,精准、通透,见其真性情。他提出读书不要受古人欺,要自己睁开眼,拿出感觉来:“人要以文学安身立命,连精神性命都拼在上面,但心中不可有师,且不可有古人,心中不可存一个人才成。学时要博采,创作时要一脚踢出。若不然便处处要低一格。”好一个“一脚踢出”,读此语,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想象其在讲坛上的风神情采。

谈到陆游,顾随先生掩饰不了喜欢:“放翁忠于自己,故其诗各式各样。因他忠于自己,故可爱。他是我们一伙。”还有辛弃疾:“稼轩有时真通,有时真不通,但真可爱,一部稼轩词可作如是观。”好一个“可爱”,好一个“他是我们一伙”,潇洒,没遮拦。

不仅有真性情,还有真见识。古人用词讲究“锤炼”,顾随论之得失:若无锤炼,或锤炼功夫不到家,则有冗句、剩字;若过于锤炼,则减少了诗之美,没有弹性,缺少人情味。总之,“诗根本不是教训人的,只是在感动人”。诗要触动人的感情,锤炼是重要的手段,但不能为了锤炼而锤炼。

我赞同潘向黎博士在《梅边消息》一书中对顾随的评价:“读顾随,方读得五体投地,他又亲切地将你扶起来;才忍俊不禁,他又使我肃然惕然而深思。”

任何学问都要观照自己的生命。顾随先生不只是在论古人,更是将古诗词融入当下,提倡积极的人生态度。读他的文字,你会感受到一种勇猛精进的担荷精神,并为之一振,心胸大开,感受诗词之魅力,感悟人生之意义。从诗里说到诗外,广学问,通人生——

“人应该发现自己的短处,发现了短处才能有长进,有生活的力量。沾沾自喜者多故步自封。因此,读古人诗希望从其中得一种力量,亲切地感到人生之意义。”

“人生最不美、最俗,然再没有比人生更有意义的了。抛开世俗眼光、狭隘心胸看人生,真是有意思。”

“一个人对什么都没兴趣便是表示对什么都感到失去意义,便没有力量,真的淡泊,像血肉的幽灵。我们要热衷地做一个人,要抓住些东西才能活下去。”

“人生最留恋者过去,最希冀者将来,最悠忽者现在。‘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是留恋过去,希冀将来,而‘不如怜取眼前人是努力现在。这样的作品不但使你活着有劲,且使你活着高兴。你不要留恋过去,虽然过去确可留恋;你不要希冀将来,虽然将来确可希冀。我们要努力现在。”

…………

女儿,我们要努力现在。

老爸

2019年8月25日

(作者单位:江苏兴化市新生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晁芳芳

猜你喜欢
杜甫古人李白
登高
古人时尚文化秀
古人时尚文化秀
古人时尚文化秀
诗仙李白的归宿
古人的过年诗
绝句
倒下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