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聚氨酯弹性体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及分析

2021-05-08 05:29李广顺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检测评价

李广顺

摘  要:目的 了解聚氨酯弹性体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对其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结果 该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纯MDI)、1,4-丁二醇(BDO)、光稳定剂(2-(2 -羟基-5 -甲基苯基)苯并三氮唑)、抗氧化剂(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 季戊四醇酯)、噪声等,各检测结果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结论 良好的防护设施、正确的佩戴个体防护用品及建立落实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可以使职业病危害得到有效控制。

关键词:聚氨酯弹性体;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

分类号:R1

聚氨脂弹性体(TPU)是一种新型的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属于混合物,英文名: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简称TPU,是一种各项性能优异,可以代替橡胶rubber,软性聚氯乙烯材料PVC,优异的物理性能,例如耐磨性,回弹力都好过普通聚氨酯,PVC,耐老化性好过橡胶,可以说是替代PVC和PU的最理想的材料。被国际上称为新型聚合物材料,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1]。在生产过程使用聚酯多元醇、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纯MDI)、1,4-丁二醇(BDO)等原辅材料,产生较多的职业病危害,对作业人员身体健康产生影响[2]。2020年对某聚氨酯弹性体生产企业进行现场调查与分析。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以某聚氨酯弹性体生产企业为调查对象,本项目为新建项目,企业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总建筑面积4727m2,设有2幢生产厂房,1幢办公楼,配电设施由园区统一管理。企业现有生产工人34人,每天8小时工作制,采用一班制。

2.方法

对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辅材料、工艺流程、岗位定员、主要的防护设施、个体防护用品等方面进行调查。依据国家相关的标准,结合现场调查情况,通过现场采样、现场检测、实验室分析等方式,对所涉及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

二、结果

1.主要原辅材料及其工艺流程

(1)主要原辅材料:聚酯多元醇、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纯MDI)、1,4-丁二醇(BDO)为液态;光稳定剂(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氮唑)、抗氧化剂(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 季戊四醇酯)等为粉态。

(2)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储罐→自动计量系统→高温预混→双螺杆挤出→切粒→筛分→干燥→包装。计量系统按照设定好的参数将原辅料抽入高温预混罐进行搅拌和初步反应,混合期间利用导热油进行伴热,将储罐温度控制在90℃左右。达到聚合反应要求后双螺杆挤出机中在一定的温度和转速下进行聚合混炼并挤出,高温预混器及双螺杆挤出机进行聚合反应过程采用氮气保护。然后水下切割机将混炼料进行切成颗粒,同时颗粒在水中被冷却后进入离心机进行离心干燥、干燥后在进入筛分器进行筛分,不合格的产品排入下层,筛选出来的正常颗粒通过负压输送方式输送到干燥机里,在设定温度和设定时间内进行干燥后输送到冷却装置内进行冷却,然后颗粒输送到产品槽里,产品颗粒通过自动包装装置设备进行充填包装。

2. 作业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

3. 检测结果及评价

(1) 投料操作位的其他粉尘(光稳定剂、抗氧化剂)检测结果为0.07mg/m3、搅拌混合罐、挤出巡检位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检测值为CTWA<0.0008mg/m3、CSTEL<0.0008mg/m3,符合GB2.1-2019标准限值。

(2) 噪声,各巡检位8h等效声级在73.4dB(A)~76.6dB(A)。检测结果符合GB2.2-2007标准限值85dB(A)的要求。

(3) 照度,生产车间和控制室采用自然采光和节能灯具,检测值为312 lx,符合GB50034-2013的要求。

(4)通风,生产车间主要采用自然通风,南北侧设有可开启门窗,面积约为180m2,空气流通畅通,通风条件良好。

4.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应急救援设施设调查

(1) 职业病尘、毒危害防护设施。该生产工艺采用自动化操作,原辅材料通过输送管道运送,作业人员主要在监控室办公及生产区巡检,不直接与有毒有害物质接触,减少作业人员接触时间,极大程度上降低了聚酯多元醇、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纯MDI)、1,4-丁二醇(BDO)、光稳定剂(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氮唑)、抗氧化剂(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 季戊四醇酯)等带来的危害。双螺杆挤出机上方设有矩形集气罩收集挤出废气,然后通过圆形管道送至净化处理装置,净化后进行高空排放。投料操作位采用负压式排风除尘装置,避免粉尘经过作业人员呼吸道。

(2) 防噪、防振措施。生产设备选用低噪声设备,噪声较大的风机安排在室外隔离间,挤出机、切粒机使用隔声板进行隔离,对噪声进行隔声、吸声处理。振动筛单独布置在房间内,与生产区储罐、搅拌混合罐等低噪声设备分开布置。作业人员巡检时佩戴防护耳塞。

(3) 防高温措施。搅拌混合罐、挤出机等生产设备自带隔热层,作业人员主要为巡检,减少接触时间;控制室兼休息室设有立式空调,进行温度调节。夏季时,发放盐汽水等防暑降温用品。

(4) 应急救援设施。储罐区设有围堰、应急洗眼器、黄砂、吸附棉等应急救援设施,生产区设有应急洗眼器、應急药箱、吸附棉等应急救援设施,车间设有事故排风装置(换气次数大于12h/次)。

5.警示标识告知及个体防护用品调查

(1)挤出、切粒生产区域设有噪声有害、当心表面高温、戴防护手套、戴防护眼镜、戴防护耳塞等警示标识告知;搅拌混合罐区域设有戴防护面具、戴防护手套、戴防护眼镜等警示标识告知;流化床、振动筛生产区域设有噪声有害、戴防护耳塞等警示标识告知。

(2)个体防护用品。企业为作业人员配备有防护手套,防毒口罩、防护耳塞、防护眼镜等个体防护用品,作业人员现场均正确佩戴。

6.职业健康检查

企业制定有《员工职业健康体检制度》,有安环部负责员工岗前、岗中、离岗的职业健康检查工作,人事行政部负责员工检查报告的保存,存档。本次调查发现,作业人员均进行了上岗前的检查,检查项目包含有粉尘、噪声、高温。受检率达到100%,其中21人为目前未见异常,13人为其他疾病或异常。

三、 讨论

由现场调查可知,企业主要有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噪声、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企业的建筑卫生学、生产工艺、设备选择、岗位设置、职业病防护措施、个体防护用品均符合相关国家标准要求;由检测结果可知,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及强度均符合国家标准限制,采取的防护措施效果比较好。

项目可能会发生化学品泄漏等突发性事故,企业应加强各储罐、输送管道及事故排风系统的巡检及维护,定期对防护设施进行检查,并做好检维修记录,保证现场应急救援用品的齐备和有效性。

同时,应急预案的培训、演练也要加强,使救援人员在发生事故时能及时、正确的应对,保证人员、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傅明源、孙酣经.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应用.北京:化學工业出版社, 2006

[2]卢伟.工作场所有害因素危害特性实用手册.化工出版社。2008,422-423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19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4

(上海申丰地质新技术应用研究所有限公司,上海,201702)

猜你喜欢
检测评价
“平移”检测题
必修二 Modules 1—6综合检测题
必修二 Modules 1—6综合检测题
“整式的加减”检测题
“整式”检测题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