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能力培训对神经外科护士急救能力的影响

2021-05-10 02:10蒋小兵杨慧洁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1期
关键词:神经外科护士核心

蒋小兵,杨慧洁

1.吉林省一汽总医院神经外科,吉林长春 130011;2.吉林省一汽总医院透析室,吉林长春 130011

核心能力是护士必须具备的主要能力,主要包括评判性思维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管理能力以及培训教育能力。且随着医疗体系的改革,患者对护士的综合素质要求也随之升高,且神经外科患者较为集中、病情变化快、仪器设备众多、护理任务繁重且抢救多,护士不但需具备较强神经外科专业知识,并且需要较强的核心能力,才可更好地配合临床医生参与抢救与治疗等工作[1]。为此护理培训中应着重培养护士的急救能力以及核心能力,才可为患者提供安全的、有效的且符合职业道德的优质护理服务。近年来,如何培养护士的核心能力成为神经外科领域所研究的热点问题[2]。国内虽然已经陆续开展对神经外科护士的培训,但缺乏统一的大纲,导致培训效果不佳。此文选取2019 年1—12月在该科就职的12 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就核心能力培训对神经外科护士急救能力的影响进行深入探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科就职的12 名护士为研究对象,2019 年1—6 月实施常规培训,2019 年 7—12 月实施核心能力培训。以上研究对象知情且签署伦理知情同意书;研究期间无离职者;12 名护士中,主管护师1 名,护师10名,护士 1 名;年龄在 25~55 岁,平均年龄(34.14±6.32)岁;中专1 名,大专5 名,本科及以上6 名;工作年限 3~8年,平均(4.65±1.02)年。

1.2 方法

对护士实施核心能力培训,首先制定培训流程:由本科室主任护师担任组长,主要负责科室内的培训工作,由1 名副主任护师担任副组长,主要负责辅助组长开展培训工作,培训周期为6 个月,具体如下:①制定严格的培训计划:为提高护士的核心能力以及抢救能力,科室不仅需要定期组织护士开展培训,还应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并针对护士不同的护理水平以及操作能力制定培训计划,如:资历高护士可向新护士传授新的护理知识,对于难度较高的培训内容可采用集中培训的方式。对于低年资护士可采取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训[3]。②培训时间制定:理论技能同时进行,制定培训总学时为 48 学时,2 次/周,2 学时/次,共 12 次;③培训内容:以神经外科疾病专业的特点、核心能力为主,即专科基础知识和临床技术以及专科专业知识和技能、临床反应和应变能力等多方面考虑,制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计划等培训课程。针对经验较少的护士从思想方面大力培养,重点对工作年限较低的护士进行培训基础的操作能力,减少失误率,提升护士的工作能力。④病情动态观察与判断培训:首先完善安全培训制度,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并带领护士初步认识神经外科常见危重病症临床表现以及检验值判断,了解对危重症患者的评分方法以及安全护理知识,并熟练掌握患者术后潜在的并发症与患者的病情评估知识,同时指导护士对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进行判断并做好应急预案[4]。⑤急救能力与配合培训:首先对科室内仪器设备的使用方式进行培训,如呼吸机、心电监护、控温仪、微注泵、颅内压监护仪的使用方式,使护士掌握仪器的使用方式以及使用意义,并要求每位护士在实物面前能够正确的描述各种仪器的功能以及连接方式[5]。此外,注重对仪器设备的保养与维护知识培训,同时在交接班前每班护士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测,确保仪器设备处于备用状态[6]。

1.3 观察指标

比较培训前后护士的急救能力以及核心能力变化情况。

1.4 评分标准

1.4.1 急救能力评分 采用该院自制的调查量表通过培训护士互评的方式对护士的急救能力进行评分,该量表共包括应急判断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抢救措施方式以及合理使用抢救设备4 项,共32 个条目,各项评分总分100 分,分数越高,表示护士的急救能力越好。

1.4.2 核心能力评分 采用医院自制的核心能力调查量表通过培训护士核心能力进行评分,该问卷由培训者进行统一填写。该量表包括护士的领导能力、人际关系、专业发展、教育咨询4 项,共18 个条目,各项评分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护士的核心能力越高。

1.5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应用 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培训前后护士的急救能力比较

培训后护士的应急判断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抢救措施方式以及合理使用抢救设备评分均高于实施核心能力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培训前后护士的急救能力比较[(±s),分]

表1 培训前后护士的急救能力比较[(±s),分]

时间培训前(n=12)培训后(n=12)t 值P 值应急判断能力 综合分析能力74.21±6.87 86.71±7.19 4.354<0.001 71.98±8.54 86.54±9.01 4.063<0.001抢救措施方式 合理使用抢救设备72.84±7.54 85.67±8.01 4.040<0.001 72.98±7.84 85.97±7.29 4.203<0.001

2.2 培训前后护士的核心能力比较

实施目标管理,且培训后护士的领导能力、人际关系、专业发展、教育咨询评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医护之间较好的沟通和合作对患者的治疗有着很大的帮助,核心能力培养是由医生和护士一同进步的机会,对日后患者的诊断、治疗及护理都有重要作用。通过核心能力的培养,使医生和护士更加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护士对每个患者的诊断和治疗都会在一个系统当中,在这种无间的合作中,医生在疾病的出现、发展以及诊断和治疗到最后痊愈等方面对护士起到了促进和引导的作用。神经外科患者发病率高、病情复杂,如:颅脑损伤、脑血管疾病、脊髓疾病等,因此神经外科的护理风险较大、技术含量高,为了进一步提高神经外科的抢救质量,促使急救工作变得更加细致化、专业化,护士除了具备专科的医疗护理知识外,还应熟练掌握多种复杂仪器的使用、监护指标的分析以及较强的抢救技术与应急能力,才能够为危重患者的抢救以及恢复创造良好的条件[7-8]。而护士的成长具有群体性、晚熟性、实践性等特点,护士的成长周期大约在3~5 年,想要提高护士的专业素质需按照专业知识与核心能力为主线开展培训计划,促进护士成长,提高其核心能力与抢救能力[9]。常规培训方式带教模式,属于经验式教学,且由于带教老师的水平层次不齐,导致培训后的护士能力差异较大,且效果不佳。近几年来,随着护理专业的不断发展,将医学分科不断的细化,核心能力培训促使护士需要从各个方面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将护士培养成专科护理人才[10]。

表2 培训前后护士的核心能力比较[(±s),分]

表2 培训前后护士的核心能力比较[(±s),分]

时间培训前(n=12)培训后(n=12)t 值P 值领导能力 人际关系70.54±8.21 85.25±8.34 4.354<0.001 71.28±6.35 85.84±6.93 5.366<0.001 72.42±7.47 86.97±7.21 4.854<0.001专业发展 教育咨询69.92±7.81 83.13±8.01 4.090<0.001

该次研究中,培训后护士的应急判断能力(86.71±7.19)分、综合分析能力(86.54±9.01)分、抢救措施方式(85.97±7.29)分,合理使用抢救设备(85.67±8.01)分,均高于实施核心能力培训前(P<0.05)。表明核心能力培训使神经外科护士对临床抢救技能有了明确的认识,通过正确评估患者病情,实施有效的抢救流程,提高其综合抢救能力。且实施核心能力培训后护士的领导能力(85.25±8.34)分、人际关系(85.84±6.93)分、专业发展(86.97±7.21)分、教育咨询(83.13±8.01)分,均高于培训前(P<0.05)。由此说明,对神经外科护士实施核心能力培训,可有效提高护士的临床抢救能力以及核心能力,使护士不断掌握新知识,为护理人员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利于护理事业的进步。

综上所述,通过对神经外科护士实施核心能力培训,可有效提高护士的急救能力以及专业核心能力,使急救工作变得更加细致化、专业化。

猜你喜欢
神经外科护士核心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张波:行走在神经外科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