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用维A酸+莫匹罗星治疗复杂性麻风足底溃疡患者对并发症、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

2021-05-11 06:29黄选利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麻风肉芽溃疡

黄选利

广西壮族自治区亭凉医院,广西南宁 530022

麻风主要是由麻风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患者多会出现麻木性皮肤损害、神经粗大等症状,严重者会导致肢端残废。足底溃疡为麻风常见的一种严重性并发症,病因复杂,经久不愈,是引起患者畸残的重要原因之一[1]。因此,及时采取有效药物治疗此种疾病具有必要性。莫匹罗星属于一种局部外用抗生素,具有抗菌作用,可有效制止病情加重。维A 酸为体内维生素A 的代谢中间产物,对于上皮细胞的增生、分化、胶质溶解等代谢具有促进作用[2]。但临床有关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效果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选择我院2014 年1 月至2020 年4 月的122 例患者,展开以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样本抽样法抽取我院2014 年1 月至2020 年4 月收取的复杂性麻风足底溃疡患者122 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1)、观察组(n=61),对照组男38 例、女23 例,年龄46 ~80 岁,平均(63.00±2.12)岁,病程3 ~12 年,平均(7.50±2.21)年,体重指数19 ~24 kg/m2,平均(21.50±3.12)kg/m2,溃疡足数48 个;观察组男37 例、女24 例,年龄45 ~80 岁,平均(62.50±2.13)岁,病 程4 ~13 年,平 均(8.50±1.09)年,体 重 指 数18 ~25 kg/m2,平均(21.50±3.08)kg/m2,溃疡足数49 个;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临床皮肤病学》[3]中有关麻风足底溃疡疾病诊断标准;具有麻木性皮肤损害、神经粗大、且溃疡深达肌层,侵及肌腱、关节等;知情本研究,已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单纯性溃疡者;应用其他抗生素药物;溃疡恶变者;对本研究所使用药物过敏者;临床资料不全、依从性不佳者;精神异常,无法进行正常沟通交流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干预,根据其溃疡处洁净情况,选择双氧水或者生理盐水,对其创面进行彻底清洗,之后使用无菌刀片,将溃疡边缘死皮进行轻刮,将周围角化组织进行仔细清除。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单纯接受莫匹罗星药物治疗,给予患者莫匹罗星软膏(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10930064),将药物涂抹于患者患处,每天3 次,连续1 周为1 个疗程,持续治疗两个疗程。

观察组接受维A 酸外用+莫匹罗星治疗,莫匹罗星给药方式与对照组相同,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维A 酸乳膏(山东方明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20063924),将药物涂抹于患处,每天1 次,连续1 周为1 个疗程,持续治疗两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情复发率、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前后溃疡面积、疼痛评分、肉芽组织面积。

1.4 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总有效率判定标准[4],痊愈:麻木性皮肤损害、神经粗大、且溃疡深达肌层,侵及肌腱、关节等症状消失,溃疡创面已经完全愈合;显效:患者麻木性皮肤损害、神经粗大、且溃疡深达肌层,侵及肌腱、关节等症状基本消失,溃疡创面缩小程度为75%,未出现分泌物;好转:麻木性皮肤损害、神经粗大、且溃疡深达肌层,侵及肌腱、关节等症状有所减轻,溃疡面积缩小25%,生长出新鲜肉芽组织,分泌物较少;无效:患者麻木性皮肤损害、神经粗大、且溃疡深达肌层,侵及肌腱、关节等症状未发生任何变化,溃疡缩小面积<25%,仅有较少的新鲜肉芽组织,具有较多的分泌物。治疗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并发症发生率=肾功能异常发生率+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感染发生率+瘙痒发生率[5]。治疗后1 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统计病情复发率。

生活质量评分判定标准:由我院自制生活质量评定量表,主要包括生理指标、心理状态、生活能力、社会交往四个维度,每项0 ~25 分,分数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溃疡面积、肉芽面积测量方法:将两组患者的溃疡面积、肉芽面积进行统一拍照,以Photo-shop CS 图像处理软件,对其面积进行测量并比较[6]。

疼痛评分判定标准:参照视觉模拟评定量表,由患者根据自身感受对疼自身痛程度进行评定,0 ~10 分,0 表示无疼痛感,10 分表示疼痛感剧烈,无法忍受[7-8]。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病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溃疡、肉芽组织面积及疼痛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溃疡面积、肉芽组织面积、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溃疡面积小于对照组,肉芽组织面积大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引起复杂性足底溃疡的最主要原因为胫后神经受到一定侵犯,导致足底发生感觉障碍,之后于外伤、外力的共同作用之下,最终引起溃疡症状的发生[9]。此症是麻风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病情较为严重,且病因复杂,治疗较为困难。麻风杆菌侵入患者机体后,潜伏期最长可达5 年,多数患者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发病,部分患者会出现全身不适、肌肉和关节酸痛、四肢感觉异常等全身前驱症状[10-11]。此外,麻风杆菌具有一定的嗜神经性,会对其腓总神经造成损伤,导致胫前肌、伸趾肌出现瘫痪、萎缩等情况,导致足部背屈、外翻具有一定困难,引起足下垂、足部外侧麻木等不良症状,对其正常生活造成极大困扰,且足部肌肉的萎缩与瘫痪状态长期存在,极易引起足底溃疡,威胁患者身体健康。对于此种疾病,临床多以积极防治、控制传染为治疗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对于已经发现的患者,应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以控制病情进一步恶化,改善不良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疼痛感,提高生活质量[12-13]。既往临床多采用莫匹罗星药物进行治疗,莫匹罗星作为临床常用的抗生素之一,主要可用于治疗湿疹、皮炎、溃疡继发感染等,具有显著的抗菌作用,且可制止原发病加重,对于治疗原发病具有重要意义,是治疗复杂性麻风足底溃疡疾病的首选药物[14]。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比较[n(%)]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生理指标 心理状态治疗前 治疗后 t 值 P 值 治疗前 治疗后 t 值 P 值对照组 61 11.01±1.12 15.20±1.04 21.411 0.000 10.56±1.26 15.18±1.45 18.784 0.000观察组 61 11.12±1.02 18.68±0.89 43.618 0.000 10.77±1.27 19.01±0.77 43.332 0.000 t 值 0.567 19.856 0.917 18.220 P 值 0.572 0.000 0.361 0.000组别 n 生活能力 社会交往治疗前 治疗后 t 值 P 值 治疗前 治疗后 t 值 P 值对照组 61 10.55±1.56 15.15±1.76 15.276 0.000 11.12±1.06 16.00±1.13 24.600 0.000观察组 61 10.60±1.60 19.87±0.85 39.962 0.000 11.18±1.01 19.98±0.35 64.298 0.000 t 值 0.175 18.861 0.320 26.277 P 值 0.862 0.000 0.749 0.000

表4 两组溃疡、肉芽组织面积及疼痛评分比较(±s)

表4 两组溃疡、肉芽组织面积及疼痛评分比较(±s)

组别 n 溃疡面积(cm2) 肉芽组织面积(cm2) 疼痛评分(分)治疗前 治疗后 t 值 P 值 治疗前 治疗后 t 值 P 值 治疗前 治疗后 t 值 P 值对照组 61 7.50±1.56 5.24±2.25 6.447 0.000 0.82±0.12 1.37±0.22 17.141 0.000 3.20±0.44 1.52±0.18 27.601 0.000观察组 61 7.52±1.58 3.24±1.71 14.358 0.000 0.87±0.14 1.88±0.30 23.828 0.000 3.22±0.46 0.57±0.12 43.537 0.000 t 值 0.070 5.527 2.118 10.707 0.245 34.298 P 值 0.944 0.000 0.036 0.000 0.807 0.000

费建飚等[15]研究认为,莫匹罗星软膏作为一种杀菌药膏,在皮肤科中具有极高的使用频率,通过抑制体内氨基酸的合成,可以消耗掉细胞内的tRNA,起到抗菌效果。此外,此种药物对于人体LRNA 合成酶的亲和力比较低,使用之后不会引起不适的反应。但还有研究提出,单纯应用莫匹罗星软膏治疗复杂性麻风足底溃疡患者,症状改善不明显,急需一种更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以改善此种现象,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6]。本研究中,对复杂性麻风足底溃疡患者应用莫匹罗星基础上,外用维A酸药物,得出数据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所提高,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情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可提示,外用维A 酸+莫匹罗星治疗复杂性麻风足底溃疡患者,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应用价值可继续进行推广。分析其原因,莫匹罗星对于革兰阳性球菌,具有极强的抗菌活性,在治疗化脓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菌等引起的皮肤感染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并且此种药物对于敏感菌株的敏感性保持时间较长,避免出现菌株耐药反应[17]。此外,此种药物对于氧化酶系统也具有一定抑制作用,通过破坏细菌的代谢功能,发挥杀菌的作用。而维A酸具有调节免疫功能,且此种药物可有效纠正、预防有害因素对真皮结缔组织生化成分、形态结构所引起的异常现象,通过刺激皮肤细胞外基质蛋白合成,于真皮上部,会加速形成一个新的结缔组织带,将伤口部位的张力强度提高。通过对白细胞趋化产生抑制活性的作用,可起到抗炎的效果。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使其药效相互作用、相互补充,药理发挥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面部溃疡面积、肉芽组织面积均优于对照组,且疼痛程度更轻,数据可表明,此种药物对于促进患者溃疡面积愈合与肉芽组织的生长具有显著作用,还可缓解患者疼痛感。

综上所述,对于复杂性麻烦足底溃疡患者,应用莫匹罗星软膏治疗的同时,外用维A 酸软膏,可进一步改善患者溃疡状况,降低不良并发症发生率,避免病情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可继续进行推广。

猜你喜欢
麻风肉芽溃疡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后新型吸切器切除吻合口肉芽组织的疗效*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眸慢性溃疡59例临床观察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关注麻风,消除歧视, 共同走向文明进步
浅谈麻风病
都是“溃疡”惹的祸
品读快乐
美容点痣扫斑笔
美容点痣扫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