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检查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治中的临床诊断符合率分析

2021-05-11 06:29李雯华张秀清陈小瑶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预测值宫腔镜例数

李雯华 张秀清 陈小瑶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妇科,广东佛山 528200

子宫内膜病变是一种妇科常见病,发生于子宫内膜,属于严重的生殖道病变,具有较高的发病率[1]。子宫内膜病变患者普遍存在不孕不育、阴道不规则流血、经期延长、经量增多、阴道分泌物增多、腹痛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及早对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病情做出准确的诊断,是改善预后的关键[2-3]。手术病理检查是目前临床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金标准,但由于具有创伤性、诊断费用昂贵,患者接受度、耐受性均较低,现已不能满足临床需求。阴道超声、宫腔镜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诊断效能是当前临床高度关注的内容。基于此,本研究选取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本院)2018 年8 月至2020 年8 月收治的120 例疑似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 年8 月至2020 年8 月收治的120 例疑似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均为已婚女性,年龄59~76岁,平均(67.52±3.64)岁;绝经时间5~20年,平 均(12.52±2.67)年;体 重42 ~86 kg,平 均(64.55±5.34) kg。

纳入标准:①均存在不同程度阴道不规则流血症状。②年龄≥18 周岁。③子宫内膜厚度≥0.5 cm。④病历资料齐全、完整。

排除标准:①合并急性妇科炎症;②放置宫内节育器者;③合并免疫系统、凝血功能障碍者;④合并输卵管、阴道、宫颈等生殖道病变者;⑤近期进行激素替代治疗者;⑥中途从此项研究退出者;⑦合并帕金森、人格分裂症者;⑧处于哺乳及妊娠期女性;⑨大量子宫出血者;⑩月经期者。

1.2 方法

患者在检查之前均仔细询问患者病史,进行血液检查、体格检查、性激素检查、妇科盆腔检查等。①阴道超声:采用型号为Vividi 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采用5 ~9 MHz 探头频率,全面、仔细观察子宫、子宫内膜厚度以及盆腔双侧的附件,患者不需要憋尿。②宫腔镜:以奥林巴斯宫腔镜检查,镜外鞘直径在10 mm,将0.9%的氯化钠溶液作为膨宫介质,维持90 ~100 mmHg 的压力,260 ~300 ml/min 流量,由专业医师控制操作压力、操作时间。操作方法如下:协助患者采取膀胱截石位,仰卧在诊查床,对局部进行常规消毒,静脉麻醉,将宫颈扩张,从宫颈部将宫腔镜缓慢置入子宫,仔细观察宫角输卵管开口、四壁、宫底等,观察病变部位的血管分布、形态以及大小等,详细记录各项指标,在逐渐退出镜体的同时观察宫颈管,最后全面诊刮,同时将病变部位切除。患者在检查之后予抗生素口服3 ~5 d,2 周内禁止盆浴、性生活。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将病理诊断结果作为本研究的金标准,比较宫腔镜、阴道超声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疾病检出情况。准确率=(真阳性+真阴性)例数/(真阳性+假阳性+真阴性+假阴性)例数。灵敏度=真阳性例数/(真阳性+假阴性)例数;特异度=真阴性例数/(假阳性+真阴性)例数。阳性预测值=真阳性例数/(真阳性+假阳性)例数。阴性预测值=真阴性例数/(假阴性+真阴性)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宫腔镜、阴道超声诊断结果

120 例患者经病理诊断,确诊118 例。阴道超声准确诊断106 例、宫腔镜准确诊断116 例。阴道超声诊断准确率(88.33%)、灵敏度(88.98%)、特异度(50.00%)、阳性预测值(99.06%)、阴性预测值(7.14%)均低于宫腔镜(96.67%、96.61%、100.00%、100.00%、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21、11.082、23.172、18.371、29.631,P<0.05),见表1、2。

表1 患者阴道超声诊断结果

表2 患者宫腔镜诊断结果

2.2 患者宫腔镜、阴道超声疾病检出情况比较

宫腔镜总检出率(96.67%)高于阴道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女性生活压力增大、饮食结构改变,子宫内膜病变的发生率明显增高,严重影响了女性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包括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内膜增生过快、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等,具体表现为阴道不规则流血,同时伴有月经周期不规律、月经量异常增多等,对患者生活、工作等均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4-5]。据不完全统计,子宫内膜病变在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中占25%左右[6]。目前,临床普遍认为子宫内膜病变的发生与未孕、体重过重、年龄较大等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7]。国内外大量学者认为,及早诊断、及早治疗是改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预后的关键[8-9]。手术病理诊断是目前临床确诊子宫内膜病变的金标准,但创伤性较大,操作过程复杂,诊断费用昂贵,大部分患者无法接受,故手术病理诊断并未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开来。诊断性刮宫具有创伤性,会损伤子宫内膜,将近60%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进行诊断性刮宫取材面积达不到宫腔的50%,假阴性率高达15%,误诊、漏诊率高达20%,患者满意度较低[10]。尤其是对于早期病变浅、范围狭窄、局限于内膜表面、宫角部位的患者,即便是多次分段诊断性刮宫,也会造成漏诊,现已不能满足临床需求。

表3 患者宫腔镜、阴道超声疾病检出情况比较[n(%)]

超声是目前妇科疾病常用的一种诊断技术,包括经腹部超声与经阴道超声,传统腹部超声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图像质量较差,难以准确辨别子宫内膜情况[11-12]。经阴道超声具有操作方法简单、无创伤性、可重复性等优点,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经阴道超声的探头与宫颈、阴道穹隆的部位较近,检查时不需要患者憋尿,可以从多个方面探查宫腔、子宫的全貌,评估子宫内膜病变的范围、毗邻关系,但经阴道超声容易受到胃脂肪、肠道积气等因素的影响,诊断灵敏度、特异度较低[13-14]。近年来,随着我国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宫腔镜被应用于妇科疾病诊断中,宫腔镜可以在直视下观察病灶情况,例如宫腔内病变、宫腔组织、周边组织等,有助于定位活检,弥补了传统刮枕盲目性大等不足,在诊断的过程中还可以将息肉、小肌瘤切除[15-17]。本研究显示,阴道超声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低于宫腔镜,宫腔镜总检出率高于阴道超声(P<0.05)。提示宫腔镜应用于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准确率较高。但宫腔镜检查操作具有一定的创伤性,诊断费用相对昂贵,对操作医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故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不建议采用宫腔镜检查。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研究时限较短、样本容量较少,对结果的普遍性、一般性有所影响,故仍旧需要临床进一步扩大样本容量、延长研究时限,为评估宫腔镜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子宫内膜病变患者采纳宫腔镜诊断,可提高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均较高。

猜你喜欢
预测值宫腔镜例数
加拿大农业部下调2021/22年度油菜籽和小麦产量预测值
宫腔镜下诊刮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对比
AI讲座:ML的分类方法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观察宫腔镜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宫腔镜下清宫术与常规清宫术治疗人工流产不全的临床效果
观察糖尿病足护理“五部曲”的健康教育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的效果
自体荧光内镜对消化道肿瘤诊断临床应用分析
孕晚期经会阴超声评价宫颈各参数的临床意义
比较3号和4号Supreme喉罩在50~60kg女性患者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