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神经外科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肢体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2021-05-11 06:29隗清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外伤神经外科颅脑

隗清华 陆 蓉 张 娟

湖北省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湖北荆州 434000

颅脑外伤属于外科急诊的常见疾病,主要是因为交通事故、坠落、跌倒等造成,其死亡率、致残率较高,且病情进展迅速,需要及时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1]。临床上治疗颅脑外伤的有效手段为外科手术治疗,但是手术造成的损伤较大,术后易出现各种并发症,恢复时间较长。因此,为患者选择优质的护理服务是颅脑外伤治疗的研究重点[2]。常规护理只对患者进行基础的护理,并不能针对患者的疼痛做出有效的干预措施,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快速康复神经外科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以循证医学为基础,为急需要得到救治的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加快疾病康复进程[3]。本研究旨在探讨快速康复神经外科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肢体功能及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湖北省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我院)2019 年3 月至2020 年9 月收治的90 例颅脑外伤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45 例。对照组男27 例,女18 例;年龄23 ~72 岁,平均(47.54±5.82)岁;病因:交通事故15 例,高处坠落19 例,外界暴力11 例。试验组男26 例,女19;年龄22 ~74 岁,平均(48.12±5.73)岁;病因:交通事故16 例,高处坠落21 例,外界暴力8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纳入标准:①经颅脑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颅脑外伤者;②昏迷时间超过25 min 者;③具有外科手术指征者;④患者及家属知晓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等。排除标准:①伴重要器官功能疾病者;②合并认知功能或意识障碍者;③严重肢体功能障碍者;④中途退出试验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给予患者正常的吸氧、营养支持等操作;指导患者日常饮食及生活锻炼等。试验组患者行快速康复神经外科护理。①院前急救。120 救护人员到达现场立刻评估患者病情,对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并搭建静脉通道,进行吸氧、心脏复苏等基础救治。根据患者病情及抢救需求,协调急诊科、神经外科、检验科等相关科室做好协助工作,通知手术室、麻醉科做好术前准备,确保患者入院之前做好急救方案,完成任务分工。②术中护理。入院行急诊手术治疗,严格控制患者体温及静脉输液量,协助医生尽量缩短手术时间。术中注意做好保暖工作,避免体温过低引发脑血管并发症。③术后护理。术后将患者转运至相应的病房,护理人员严格监测患者的生命指体征变化,包括意识、心电图、体温、血液、瞳孔大小等。在患者麻醉未清醒时期,适当对患者进行四肢活动,如屈伸肘关节、指关节,外展、外旋肩关节,内外旋髋关节等,保护患者的关节功能。在患者病情稳定期,实时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待体征平稳后,定期为患者进行按摩侧脑部,借助电刺激、针灸疗法刺激肌肉活动,改善患者血液循环,使肌肉能够进行正常代谢,防止产生废用综合征。护理人员还应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四肢训练,调整呼吸方式,保持放松的状态。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要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稳定患者的情绪,告知患者病情、术后康复的注意事项等。在患者恢复期,鼓励患者主动下床活动,进行缓慢行走、爬楼梯等,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鼓励患者进行洗漱、进食等日常活动,促进患者适应日常生活。两组患者均护理至出院。

1.3 观察指标

①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康复效果进行比较。参照美国卫生研究院编制的脑卒中量表(NIHSS)[4]对患者康复效果进行评估,若NIHSS 评分降低≥90%,且肢体功能障碍、偏瘫等症状消失为显效;若NIHSS 评分降低18%~89%,且上述症状有所减退为有效;若NIHSS 评分未降低,上述症状未改善甚至加重,则为无效,其中评分范围为0 ~42 分,分数越高,神经受损越严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比较。肢体功能以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5]法评估,包括上肢与下肢评分,总分为100 分,分值越高,肢体功能越强;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Barthel 指数(BI)[6]评估,总分100 分,分值越高,日常生活能力越高。③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主要包括发热、脑水肿、深静脉血栓形成等。④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在患者出院时发放我院自制的满意调查表(Cronbach'α 系数=0.82,KMO=0.95)进行满意度调查。总分值为100 分,>90 分为非常满意,60 ~90 分为满意,<60 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1.0 软件统计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 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康复效果比较

护理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8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康复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与护理前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上肢、下肢Fugl-Meyer 评分及BI 评分均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前两组上肢、下肢Fugl-Meyer 评分及B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s,分)

注:与护理前比较,*P <0.05

组别 n 上肢Fugl-Meyer 评分 下肢Fugl-Meyer 评分 BI 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45 21.52±2.33 28.36±3.24* 12.20±1.72 14.43±2.34* 30.24±3.41 40.54±4.62*试验组 45 21.49±2.35 37.85±3.69* 12.26±1.71 16.62±2.84* 30.36±3.45 48.67±5.36*t 值 0.061 12.964 0.166 7.638 0.166 7.707 P 值 0.952 <0.001 0.869 <0.001 0.869 <0.001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术后试验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颅脑外伤是常见的头颅部位的外伤,可分为软组织损伤、颅骨损伤、颅内损伤3 类,脑组织受到损伤,患者常出现脑震荡、昏迷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神经系统紊乱,造成患者运动障碍,甚至导致死亡[7]。颅脑外伤手术可迅速稳定病情、控制颅内压,处理复合伤,但也会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等产生损伤,造成不同程度的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优质的护理对患者的恢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常规护理的护理方法较单一,且护理模式较为被动,不具有特异性,对预防患者术后出现的各种并发症的效果有限[8]。

快速康复神经外科护理包括院前急救、术前准备、术后的康复锻炼等,需要多个科室协助完成,对患者进行系统化、科学化的护理和指导,加快患者病情恢复[9]。快速康复神经外科护理强调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开通绿色通道,提高救治效率,极大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10]。术前帮助患者疏导不良情绪,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协助主刀医生做好术前准备;术中护理尽量为手术争取时间,能够减少患者的手术应激,提高治疗效果;术后帮助患者被动活动,能够缓解患者肌肉、关节等僵直,鼓励患者尽快下床活动,从而促进形成病灶周围的新传导通路,恢复脑的重塑性,提高神经活动的兴奋性,加快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11]。同时,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调节,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和配合度,使患者达到最佳状态,加速患者康复进程,进而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12]。本研究结果表明,护理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上肢、下肢Fugl-Meyer 评分及BI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提示快速康复神经外科护理能够提高颅脑外伤患者康复效果,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改善日常生活能力,与叶春芬等[13]的研究结果相符。快速康复神经外科护理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操守,提高护理质量,使护理人员能够早期预见并发症,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从而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改善预后[14]。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提示快速康复神经外科护理能够降低颅脑外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与饶璐等[15]的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快速康复神经外科护理能够促进颅脑外伤患者肢体功能恢复,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康复效果,改善预后,进而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猜你喜欢
外伤神经外科颅脑
橡皮生肌膏在手外伤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中的应用
侧俯卧位摆放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护理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湿热烧伤膏对神经外科正压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外伤导致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与血巨核细胞体外扩散的相关性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