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1-05-11 06:29陈冬良朱祖建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硫酸格雷阿司匹林

陈冬良 林 彬 林 茵 朱祖建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福鼎医院神经内科,福建福鼎 355200

脑梗死是因血管管腔狭窄、闭塞或异常物体经血液循环进入脑动脉引发的脑栓塞,该病是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目前脑梗死首选治疗方法仍为药物治疗,以阿司匹林为常用药,其可抗血栓、抗血小板凝聚、抗炎,解热镇痛,改善神经功能之效[1]。但应注意的是,由于脑梗死患者功能障碍程度、受损区域的大小与功能均不相同,单纯使用阿司匹林治疗效果往往不佳,且大量长期使用易造成不良反应[2]。为此,本研究提出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施治。硫酸氢氯吡格雷属于前体药物,其代谢产物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脑梗死症状[3]。为明确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的临床疗效,本研究以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福鼎医院(我院)收治的152 例脑梗死患者为例开展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分层随机法将2018 年8 月至2020 年8 月就诊于我院的152 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病例组,每组各76 例,其中参照组男49 例,女27 例;年龄30 ~68 岁,平均(52.59±8.11)岁;发病区域:基底节区35 例,顶叶17 例,颞叶9 例,腔隙9 例,多发性6例。病例组男47例,女29例;年龄32~72岁,平均(53.19±7.46)岁;发病区域:基底节区32 例,顶叶19 例,颞叶10 例,腔隙8 例,多发性7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由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纳入标准:①患者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测结果符合脑梗死的诊断标准[4];②患者及家属对研究方案知情且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重要器官严重疾病;②合并严重神经性疾病;③患者对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的药物成分过敏;④无法完成连续治疗者;⑤超急性期脑梗死;⑥大面积脑梗死。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包括给予降压、降脂、降糖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戒烟限酒,加强锻炼。

参照组口服阿司匹林治疗,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西安华东医药博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61022718),75 mg/次,1 次/d。

病例组口服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阿司匹林用药、用量同参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115),100 mg/次,1 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2 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5]判断,显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分或mRS 评分0 ~1 分;好转: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 ~3 分;未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未变化甚至增加;治疗总有效率=(显效+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抽取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炎症因子水平,包括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超 敏C 反 应 蛋 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 因 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参考范围:IL-6 0.8 ~20 ng/L;hs-CRP 0.1 ~10 mg/L。

抽取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浆,采用希森美康医用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生产批号G5168)检测凝血功能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参考范围:PT 11 ~14 s;APTT 25 ~37 s ;FIB 2.0 ~4.0 g/L。

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是否出现皮疹、消化道出血、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处理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病例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参照组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n(%)]

2.2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IL-6、hs-CRP、TNF-α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IL-6、hs-CRP、TNF-α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病例组治疗后IL-6、hs-CRP、TNF-α 水平均较参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PT、APTT、FIB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T、APTT 均较治疗前升高,且FIB 降低;病例组治疗后PT、APTT 均较参照组更高,FIB 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

组别 n IL-6(ng/L) hs-CRP(mg/L) TNF-α(分)治疗前 治疗后 t 值 P 值 治疗前 治疗后 t 值 P 值 治疗前 治疗后 t 值 P 值病例组 76 30.72±5.11 11.20±1.84 31.332 0.000 16.37±4.09 6.89±1.17 19.427 0.000 26.50±2.33 9.68±1.63 51.567 0.000参照组 76 32.28±5.30 17.13±3.05 21.599 0.000 16.51±4.41 13.08±3.46 5.335 0.000 26.34±2.92 14.10±2.19 29.235 0.000 t 值 1.847 14.513 0.203 14.775 0.373 14.114 P 值 0.067 0.000 0.840 0.000 0.709 0.000

表3 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比较(±s)

组别 n PT(s) APTT(s) FIB(g/L)治疗前 治疗后 t 值 P 值 治疗前 治疗后 t 值 P 值 治疗前 治疗后 t 值 P 值病例组 76 9.52±1.17 14.15±1.31 22.981 0.000 15.64±3.40 29.05±4.29 21.357 0.000 4.20±0.59 2.44±0.30 23.181 0.000参照组 76 9.63±1.20 12.98±1.22 17.066 0.000 15.91±3.86 25.40±4.72 13.568 0.000 4.28±0.51 3.69±0.36 8.239 0.000 t 值 0.572 5.698 0.458 4.989 0.894 23.254 P 值 0.568 0.000 0.648 0.000 0.373 0.000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

病例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58%,参照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血管壁或血液成分改变、局部血液供应障碍、血流动力学失衡均是诱发该病的危险因素,此类因素导致脑部血管狭窄、梗阻,使得局部脑组织供血供氧不足从而坏死。药物治疗仍为脑梗死首选治疗方式,其中阿司匹林是最为泛用的口服药,其作用原理是乙酰化血小板的环氧合酶,使诱导血小板聚集的血栓素A2减少,从而实现抗血小板聚集目的[6]。应当注意的是,单纯运用阿司匹林整体疗效往往不够理想,且长期大量使用可能诱发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因此多建议该药联合其他药物共同施治[7-8]。张佳琦等[9]将阿司匹林与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使用,其研究显示,联合治疗组治疗有效率可达95.65%,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的69.57%,提示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是可行且有效的。

为进一步讨论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的疗效,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为例开展实验。本研究结果显示,病例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参照组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上述研究[9]结论一致,提示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效果显著[10]。观察两组炎症反应与血凝功能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前IL-6、hs-CRP、TNF-α、PT、APTT、FIB 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指标均有改善,且病例组治疗后IL-6、hs-CRP、TNF-α水平均较参照组更低,PT、APTT 更长,FIB 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是因为阿司匹林可以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环氧化酶合成,以抑制前列腺素分泌,控制炎症反应进程,相关炎症因子水平相应下降[11]。而氯吡格雷作为二磷酸腺苷受体抑制剂,可以对二磷酸腺苷活性进行选择性抑制,以此控制血小板凝聚,避免形成血栓[12-13]。两种药相互协同,进一步提高炎症与凝血功能改善效果[14-15]。此外,病例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8%,参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不会产生其他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纳入研究患者数量较少,得出结论存在偏差,仍需进一步扩大样本数量提高结论准确性,待后续条件满足进行后续实验。

综上所述,脑梗死患者口服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可以修复神经功能损伤,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凝血功能,且安全性可靠,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硫酸格雷阿司匹林
用模块化思维打造组织
资料征订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球团配加硫酸渣的生产试验
如何权衡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的获益与风险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硫酸溶液的稀释与混合计算中的思维技巧
硫酸很重要特点要知道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