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白红细胞输注对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血清乳酸脱氢酶及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

2021-05-11 06:30柯美玲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白细胞贫血红细胞

柯美玲

广东省阳春市人民医院输血科,广东阳春 529600

据流行病学显示,地中海贫血在我国华南地区是一种常见且高发的遗传性疾病,且在多因素的联合推动下,该病临床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1]。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完善,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先进手段被临床应用于该病的治疗中,但该技术治疗费用昂贵且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多,因此临床推广受限。输血措施仍然是目前临床治疗地中海贫血的主要措施,尤其是对重型β 地中海贫血患者而言,但长期输血会导致患者体内产生同种输血抗体,从而增加体内铁负荷严重等并发症发生率[2]。为进一步对重型β 地中海贫血患儿实施去白红细胞输注治疗的临床价值,将广东省阳春市人民医院(我院)2018 年1 月 至2019 年12 月74 例 患 儿 纳入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遵从“平衡序贯法”分组,选取我院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内74 例重型β 地中海贫血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7 例。对照组,男18 例,女19 例;年龄1 ~13 岁,平均(7.05±3.47)岁;病程3 ~15 个月,平均(8.11±3.22)个月;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9.2 ~23 kg/m2,平均(22.36±1.45)kg/m2。观察组男20 例,女17 例;年龄2~12岁,平均(7.12±3.15)岁;病程3~16个月,平均(8.15±3.15)个月;BMI 范围19.2 ~24 kg/m2,平均(22.15±1.36)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临床资料完善;②符合临床对重型β 地中海贫血的诊断标准;③在我院进行全程治疗者;④交流沟通无障碍者;⑤该研究所选病例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器官衰竭者;②合并全身感染性疾病者;③恶性肿瘤者;④合并免疫系统疾病者。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悬浮红细胞输注治疗,观察组开展去白红细胞输注治疗;按照患者提前预约的用血类型对血液进行准备,严格按照“12 ml(kg/次)”输血量计算方式进行。患儿体重为20 kg 则输注2 U,患儿体重为15 kg 则输注1.5 U,患儿体重为10 kg则输注1 U。悬浮红细胞以及去白红细胞均由市中心血站提供,输注悬浮红细胞前严格以患儿体重为基准,为其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遂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1255),剂量控制在2.5 ~5.0 mg,从而有效降低患儿输血反应发生风险[3]。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①两组非溶血发热性输血反应发生率。其中非溶血发热性输血反应诊断标准:①输血后、输血中患儿体温增高超过1 ℃;②输血后患儿出现“寒战、发热”症状;③排除由于严重过敏、细菌污染、溶血等因素导致的发热[4]。②治疗前后血清乳酸脱氢酶 (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正常值115 ~220 U/L)、血 红 蛋 白[hemoglobin,Hb,儿 童:110 ~160 g/L(12 ~14 g/dl)] 水平,治疗前后患者空腹状态下抽取5 ml 静脉血液给予抗凝处理,LDH 活性借助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乳酶法测定[5]。③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T3、T4、T8、T4/T8)情况;治疗前后借助流式细胞仪开展检测,使用Immunotech 公司生产的单抗[6]。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建数据库并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非溶血发热性输血反应发生率比较

经对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非溶血发热性输血反应发生率仅为2.70%(1/37),低于对照组的21.62%(8/37),差 异 有统计 学 意义(χ2=4.1625,P=0.000)。

2.2 两组LDH、Hb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LDH、Hb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指标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LDH 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Hb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T细胞亚群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T 细胞亚群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指标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T3、T4、T8、T4/T8各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LDH、Hb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LDH、Hb水平比较(±s)

组别 n LDH(U/L) Hb(g/L)治疗前 治疗后 t 值 P 值 治疗前 治疗后 t 值 P 值观察组 37 656.23±23.15 166.23±36.25 69.296 0.000 80.23±7.52 45.23±4.52 24.264 0.000对照组 37 655.15±23.11 250.23±36.56 56.940 0.000 80.15±6.52 30.36±5.12 36.533 0.000 t 值 0.200 12.635 0.048 14.120 P 值 0.841 0.000 0.961 0.000

表2 两组T细胞亚群情况比较

3 讨论

临床研究证实,地中海贫血是由珠蛋白基因异常而引发,是一种由珠蛋白链合成减少而导致的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疾病[8]。数据显示,我国南方地区为遗传性溶血性贫血多发区域,在诸多内外源因素的联合作用下,其中又以α 型、β 型最为常见[9]。而此类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接受输血来有效延长生存时间。但大量研究指出,所输血液次数与机体同种异体反应之间呈正相关,表示输血次数越多,机体同种异体反应越重[10]。若所输血液中含有白细胞,极易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中以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最为常见且典型[11-12]。一般而言,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的发生,与机体免疫功能之间密切相关,在血小板、白细胞等抗体的作用下,导致输血不良反应发生。而若滤除所输血液中的白细胞,则可有效减少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发生风险[13]。借助白细胞过滤器则可高效滤除血液中的白细胞并且在确保红细胞回收率的同时不会对红细胞功能、血红蛋白功能产生影响,因此白细胞过滤器的选择性较高[14]。

临床在输血实施前一般都会给予患者糖皮质激素、抗组胺等对症药物干预,从而有效降低非溶血发热性输血反应发生率。而去白细胞输血可有效减少体内同种异型抗体产生,从而有效降低非溶血发热性输血反应发生率;同时去白细胞的输注,并不会对机体免疫功能产生破坏 [15-16]。

T 淋巴细胞的抗肿瘤免疫作用在细胞免疫应答过程中至关重要,在T4辅助性T 淋巴细胞的活化、增殖作用下,可有效合成并分泌白细胞介素2等细胞因子,从而调节胸腺细胞、B 淋巴细胞,强化机体脏器免疫功能。将治疗前后的T 细胞亚群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发现与输注红细胞悬液的对照组相比,输注白红细胞可有效改善T3、T4、T8、T4/T8比例,从而降低对机体免疫功能的破坏程度并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本研究结果示,经对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非溶血发热性输血反应发生率仅为2.70%,明显比21.62% 的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25,P=0.000)。所得结论和杨颜菁等[17]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其为研讨降低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输注去白红细胞的价值,特将2015 年1 月至2018 年3月内血站收治的患者进行研究,结果发现,96 例重型β 地中海贫血的观察组患儿接受去白红细胞输注治疗后,非溶血发热性输血反应发生率仅0.21%,明显低于2.48%的对照组(P<0.05),提示对重型β 地中海贫血患儿实施去白红细胞输注治疗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去白红细胞输注治疗重型β 地中海贫血患儿价值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LDH 及Hb水平的同时降低非溶血发热性输血反应发生率。

猜你喜欢
白细胞贫血红细胞
蹲久了站起来眼前发黑就是贫血?
猪附红细胞体病致病机理及中药防治
白细胞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猪附红细胞体研究进展
人不能“只靠吃米活着”——没有精神就是“贫血”
中小学生贫血原因调查与分析
MAP红细胞保存液与生理盐水混悬洗涤红细胞的临床疗效比较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白细胞减少是免疫力降低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