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新闻报道的短板与发展对策

2021-05-12 14:02马粉英李志强
传媒 2021年8期
关键词:媒体融合虚拟现实

马粉英 李志强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能增强受众体验感的VR即虚拟现实技术开始被应用到新闻报道领域,沉浸式新闻应运而生并取得显著的传播效果。但处于发展初期的沉浸式新闻,仍存在报道类型有限、娱乐化倾向明显、技术应用成本较高等现实问题,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沉浸式新闻报道的发展与普及。因此,为进一步拓展其发展空间,探寻媒体融合转型的更多突破口,有必要对沉浸式新闻的发展对策进行研究。

关键词:沉浸式新闻 VR 虚拟现实 媒体融合

沉浸式新闻是新时代下新闻报道发展的创新产物,主要指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新闻现实的虚拟场景,通过第一人称视角的新闻报道让受众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拉近受众与新闻事实的距离。沉浸式新闻报道让受众从以前“看新闻”变为现在“体验新闻,感受新闻”,身份也由观望者变成参与者,能增强受众对新闻事件的理解和关注度。真实的体验感也能不断强化受众与新闻事件的联系,从而进一步优化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

2013年,《纽约时报》以普利策特稿奖作品《雪崩:特纳尔溪事故》正式开启沉浸式新闻发展元年。随后,这种全新的新闻形态引入国内,在2016—2019年的两会报道中,新华网、光明网、央视网等主流媒体均进行了沉浸式新闻报道,赢得受众好评与认可。但随着沉浸式新闻报道的发展,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引发广泛思考——如何在客观审视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优化改进以充分释放沉浸式新闻报道的正面效能,成为需要研究的现实课题。

一、沉浸式新闻报道的现状短板

沉浸式新闻报道在优化受众视听体验方面有着与生俱来的优势,但近年经过实践探索后发现其发展现状也存在相应短板,集中体现在报道类型、娱乐倾向、应用成本等方面。

1.适用报道类型有限。沉浸式新闻报道通过360度全景方式让受众在视觉、听觉方面获得沉浸式体验。这不仅要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采写新闻,还要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还原场景,整体制作周期较长。新闻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在注重时效性的新闻报道中,沉浸式新闻受制作周期所限,在制作完成后该新闻可能已失去其应有的价值。所以,对于一些时效性极强的新闻来说,采用沉浸式新闻报道会使其失去新闻本身的重要活力。

沉浸式新闻报道注重受众的视听体验,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力求还原真实的新闻现场。但是,对于含有暴力血腥等内容的新闻,过于真实的还原可能会引起受众的恐慌并产生不良影响。暴力血腥的细节场景还原到大众视野里,会影响不够成熟的未成年群体的健康成长,还可能引发暴力模仿、增加不安定因素。这类新闻现实在受众面前的还原,对被报道者及其家人而言,也可能会导致二次伤害。

2.娱乐化倾向明显。在如今网络传播主导的信息环境中,沉浸式新闻报道的初衷与目的是引导受众真正进入新闻中更好地理解新闻事件,使其身临其境并由此增强传播效果,让受众能够设身处地去观察和思考,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互联网世界的人云亦云甚至以讹传讹,更有效地利用公众舆论推动社会发展。

但是,如果沉浸式新闻报道过于重视受众的视听体验,导致对新闻真实内容的忽视。在受众进入利用VR技术打造的虚拟世界后,注意力可能被各种各样的虚拟物品和交互模式所吸引,仿佛一个娱乐化的游戏世界正呈现在自己眼前,而沉浸其中的受众在成为主角后容易忽视新闻本身的真实内容。对于沉浸式新闻的制作方来说,由于受众在VR虚拟世界因注意力分散导致的需求变化,也会影响报道制作从而更加注重向受众提供娱乐式体验而非新闻内容本身。

3.技术应用成本较高。沉浸式新闻报道虽能增强受众的视听体验,可制作这样类型的新闻报道需要投入的成本也很高。沉浸式新闻报道的制作需要360度全景视频的拍摄,制作前期不仅需要无人机、摄影摄像设备和专业人员,后期还要进行特效制作等。一个5分钟左右的沉浸式新闻视频,成本费用能达到百万元以上。除了制作成本较高外,还有一些技术上的难关导致沉浸式新闻正遭遇着应用发展的瓶颈。

受众如何能有效体验沉浸式新闻报道也存在相应的问题。对于依托虚拟现实技术存续发展的沉浸式新闻而言,不仅在制作前期需要专业的保障和较高的成本,在受众体验上也需要满足对沉浸式观看设备和互联网络带宽等方面的要求。在创新传播技术的应用上,以往只需通过广播就能获取的新闻,现在可能会因成本、设备等局限而无法有效体验。

4.受众思考空间受限。一篇新闻不管是正面报道还是负面报道,如果能够引发受众进行深入思考,新闻报道就能发挥更为积极有效的作用,而新闻媒体也能更好地引导社会舆论。在沉浸式新闻报道中,媒体注重的是受众的视听体验感;而视觉和听觉的体验更倾向于受众的感性认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再现新闻现实场景正是为了触发更为丰富的感性认知。但是,沉浸式新闻报道形成的感性认知体验如果充斥受众大脑,留给受众用来理性思考的空间就会缩小,由此进行深入思考的空间也会随之受限。

长此以往,沉浸式新闻报道可能会弱化受众的思考能力,导致其越来越倾向于情感或情绪式的表达,甚至会出现是非不明、情理不分的情况。而沉浸式新闻的制作团队,也会越来越忽视新闻思想的纵深度,习惯用一些惊悚、煽情、情绪化的话术与关键词去采写并制作新闻,为满足受众情感与感官上的需要,愈发重视那些夺人眼球、耸人听闻的娱乐性事件或奇闻轶事,不再注重有益于社会发展和正能量传播的新闻事件,让沉浸式新闻报道逐渐缺失社会价值与公共价值。

二、沉浸式新闻报道的发展对策

针对沉浸式新闻报道存在的上述短板,相关传播主体尤其是新闻媒体应转变思维,通过丰富报道类型、强化内容感知、创新受众互动、推进技术下沉等对策加以解决,以进一步拓宽沉浸式新闻的发展空间,释放其正面效能。

1.丰富报道类型。沉浸式新闻报道目前对于注重时效性的新闻还存在不足,对于故事性、叙事性较强的新闻事件则有报道优势。随着未来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斷优化和突破,沉浸式新闻的制作周期会缩短,可探索将其应用于报道时效性较强的新闻事件;同时加强对各种新闻类型的报道尝试,逐渐丰富沉浸式新闻报道的可用类型,共同推动沉浸式新闻报道的发展。

2012年,美国南加州大学新闻学院推出了全球首部VR新闻纪录片《洛杉矶的饥饿》,采用3D虚拟场景并借助影音图文、数据图表等视听元素呈现洛杉矶贫困户的真实境况。该纪录片的许多场景基于技术处理过的生活素材,既能有效保留新闻的真实性又可以合理传达其内在价值。这是未来沉浸式新闻报道类型与题材拓展的可参考模式。

2.强化内容感知。由于以往的沉浸式新闻报道过于注重受众的视听体验,让原本创新的沉浸式体验逐渐演变成突出娱乐倾向的体验,相应减少了有效新闻内容的分量。因此,沉浸式新闻报道的未来发展,必须注重新闻内容本身,在受众用VR虚拟现实体验新闻事件的过程中,减少多余或无用的虚拟设定,专注于通过新闻内容打造虚拟现实的场景再现。

沉浸式新闻报道需要有明确的主题思想和观点表达,虚拟呈现的现实世界各个场景能形成叙事主线,让受众沿着逻辑清晰的时间线进行理性思考,继而引导其重视新闻内容本身。为实现这些能够强化内容感知的效果,沉浸式新闻要更为灵活地利用全景环绕、H5互动、虚拟现实等技术,让受众在感官和心理上都能产生沉浸感。例如,2018年,新华社与网易新闻联合推出的沉浸式新闻《亲爱的中国人,请你来画一个圆》,借助多种虚拟交互技术为受众打造出改革开放以来时代变化的不同场域空间,实现了视觉和心理的双重沉浸。

3.创新受众互动。沉浸式新闻报道为了给受众提供更为丰富的视听体验,除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再现新闻事实场景外,也应该不断创新与受众的互动。沉浸式新闻虚拟呈现的现实中,不仅是单一的场景再现,还需引导受众进行理性思考;通过多元化的互动方式,间接或直接地让受众多关注事件并产生思考,而不是将注意力停留在通过数字技术模拟而成的虚拟元素上。

央视新闻联合快手短视频平台在2018年共同推出的《闻声识改革》沉浸式新闻,让受众通过聆听怀旧歌曲、领导人讲话等各类经典音频进行答题,并结合答题正确数量为受众个性化生成一段乐曲;不仅实现了跨平台、跨时空的深层次互动,而且拓展出广阔的自主思考空间,让受众身临其境、设身处地去探究新闻事件的产生原因与意义,提升新闻内涵价值的有效传达。

4.推进技术下沉。沉浸式新闻报道的实现主要依托于虚拟现实技术,而虚拟现实技术需要制作、传输和显示等多项技术与时俱进的协同支持;因此,加大对科研人员的支持,积极引进国外相关技术并加强与国内科研成果的结合,不断推进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下沉已是势在必行。尤其在受众观看方面,应加强VR观看设备的研发、推动网络宽带的普及,从而共同促进沉浸式新闻的发展。

可以预见,随着5G时代的全面到来,4K/8K高清视频、AR增强现实、IOT物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以及传统的图文新闻等将被充分激活,受众只需用智能终端设备进行图片扫描,就能看到数字化的新闻现场并快速沉浸于数据、交互、社交评论等共同构建的虚拟场景空间,实现可行、可用的信息传播技术在沉浸式新闻报道领域的全面下沉。

三、结语

沉浸式新闻报道的出现源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也是传媒业在新时代发展进程中积极探索的创新路径。虽然沉浸式新闻目前尚未得到普及应用,但以虚拟现实技术等为代表的视听传播创新是传媒业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而内容与技术、理论与应用的融合发展也将持续向前。现阶段,由于虚拟现实技术和新闻内容报道的有机结合还存在报道类型、娱乐倾向、应用成本等方面的短板,未来沉浸式新闻的发展问题如能通过丰富报道类型、强化内容感知、创新受众互动、推进技术下沉等对策有效解决,相信传媒业将更为重视并积极尝试沉浸式新闻报道。

作者单位 马粉英 西北师范大学

李志强 北京大学

参考文献

[1]曹竞,刘俞希.5G时代下的媒体融合发展 中国青年报沉浸式体验新闻的探索与思考[J].新闻与写作,2020(03).

[2]韩姝.融合新闻的形态及发展趋势——基于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获奖作品的分析[J].传媒,2020(01).

[3]徐曼馨.沉浸式新闻:场景表达与交互创新[J].青年记者,2018(33).

[4]魏曉莉.“沉浸式新闻”客观性的双向重构[J].传媒,2018(20).

【编辑:马宁】

猜你喜欢
媒体融合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让学习更“沉浸”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实施三三战略 强化内容生产 推进媒体融合
论循证新闻的方法与意义
View Master虚拟现实显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