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陷性黄土地区海绵城市建设研究进展

2021-05-13 05:51胡志平张亚国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陷性黄土海绵

胡志平,温 馨,张 勋,王 瑞,张亚国,穆 桐

(1. 长安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4; 2. 长安大学 地下结构与工程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0064)

0 引 言

黄土在全球分布广泛[1-6],中国黄土主要分布于中西部地区。黄土作为一种亚稳定结构的水敏性非饱和土,遇水后土体易崩解破坏,产生湿陷。由渗水湿陷导致的边坡失稳、房屋倾斜、道路塌陷等工程病害事件屡见报端,对人类正常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7-11]。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作为黄河流域中上游的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率显著提高,该地区广泛分布的湿陷性黄土、复杂多变的水文特征以及相互矛盾的人地协调关系,使得城市内涝(图1)、市政道路塌陷、建筑物倾斜破坏等工程病害频发,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大力实施下,激发经济强劲增长的同时,坚持绿色发展,有序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成为中西部地区的重点难点工作之一。

图(a)来源于东方天气网(2016);图(b)来源于新浪网(2013)图1 湿陷性黄土地区城市内涝现象Fig.1 Urban Waterlogging in Collapsible Loess Area

建设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的海绵城市是国家新型城镇化实施的重要举措,为解决中国城市建设发展中所面临的水环境、水灾害与水资源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于2012年正式提出,2014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12]为其在全国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十三五”期间,全国共计30个国家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有9个涉及黄土地质(图2)。30个试点城市累计完成海绵城市建设项目4 979个,涉及约2 576个小区和1 093条道路的改造,完成了约3 400 km管网改造与建设,建设理念日趋完善和丰富。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明确强调要“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海绵城市建设已纳入国家中长期规划。

图2 中国黄土地区海绵城市试点分布Fig.2 Distribution of Pilot Sponge Cities in Loess Area of China

湿陷性黄土地区城市内涝频发,雨水资源利用不合理问题的日益凸显使得该类地区海绵城市建设越发重要和迫切。陕西省西咸新区作为国家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建设集中地区,对黄土地区海绵设施建设及风险防控措施进行了积极探索,该地区人居环境及雨洪管理情况有明显改善提升,典型海绵设施建设如图3所示。

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区,海绵城市建设的适宜性备受关注与质疑:下垫面雨水停留时间增加、渗蓄总量提升和地表径流集中入渗等海绵设施功能的实现,与黄土灾害防治中保持水环境稳定相矛盾;工程实践中,为避免设施水分入渗诱发工程病害而采取全面防渗,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相左。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开展海绵城市建设,恢复城市良性水文循环,保护或修复城市生态系统的同时,如何保证湿陷性黄土场地稳定性,有效避免设施水分集中入渗导致土体强度弱化、地基产生不均匀变形,进而对设施周边建(构)筑物安全造成影响,是学术界和工程界共同面对和亟需解决的问题。

基于上述考虑,本文针对湿陷性黄土地区海绵城市建设发展问题,通过分析国内外学者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和湿陷性黄土中水分迁移及致灾机理等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对湿陷性黄土地区海绵城市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探讨。

1 研究进展

1.1 黄土中的水分运移规律

近年来,黄土湿陷渗透过程及特性研究主要涉及黄土水分入渗规律、入渗影响因素及理论方法等方面。很多学者针对黄土中水分运移规律开展了现场或室内水分入渗试验研究(表1)。研究表明:对于湿陷性黄土场地,若不采取导水入渗措施,水的入渗较为有限;同时,入渗特性与土性参数有关,主要包括初始含水率、土体饱和度及渗透系数等;不同初始条件(水头、入渗时间及场地)下黄土入渗规律不尽相同[13-19]。

为深入探究黄土中水分入渗的影响因素,Haeri等针对伊朗Gorgan地区原状和重塑黄土进行研究,发现初始含水率、初始干密度等因素对黄土湿陷性能和渗透系数都有很大的影响[20]。Wang等对不同温度梯度、密实度、初始含水率条件下非饱和黄土试样的水分运移规律进行研究发现:较大的温差和较小的土壤密度会导致土壤样品两端的水分迁移更明显,水分含量差异更大;初始含水率较大和较小时,温差引起的含水率差异均较小;而初始含水率适中时,由温度引起的含水率变化差别很大[21]。Hou等通过对甘肃郑宁地区典型黄土在降雨条件下含水率、蒸发量、温度变化进行为期1年的监测,认为黄土在水分入渗过程中可分为湿润层、不稳定层及稳定层,并对大厚度黄土雨水补充地下水问题进行讨论[22]。同时,不少学者基于电镜扫描、CT扫描及核磁共振技术,对黄土浸水后孔隙结构特性进行研究。Li等通过对湿润后湿陷性黄土进行电镜扫描和矿物成分分析,得到湿陷性黄土具有开放的结构,黄土润湿后,黏土骨料的崩解(胶结物)、碳酸盐胶结物和其他黏合剂的分解会引发土壤结构的破坏[23]。Li等基于孔隙面积比、尺寸、形状和形态等指标对不同深度马兰黄土的孔微结构进行了定量研究,认为长而不规则的大孔和中孔对黄土的渗透性有显著影响[24]。

图3 陕西省西咸新区黄土场地典型海绵设施Fig.3 Typical Sponge Facilities of Loess Site in Xixian New Area, Shaanxi Province

基于土-水相互作用对水分入渗理论研究方面,早在1904年普金汉就提出了毛管势的概念,创立了水向土中入渗的理论基础;Green-Ampt提出了基于毛管理论的入渗模型,该模型在20世纪50年代被广泛应用于初始干燥土壤在薄层积水时的入渗问题,因其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及概念,已成为应用率最高的物理计算模型[25]。后来,国内外很多学者对Green-Ampt模型进行了优化改进。Mein等分别以该理论为基础,针对雨水入渗时径流产生条件对模型进行了改进[26-27];张杰以积水条件下Green-Ampt入渗模型为基础,拓展其在变雨强中入渗率和累积入渗量计算形式[28];Deng等对Green-Ampt模型进行改进,使其适用于层状非均质土,使该理论的适用性进一步扩大[29];王文焰等以Green-Ampt入渗模型为基础,将饱和层与传导层统一视为饱和区,而将非饱和湿润层的含水率变化视为施加于饱和区的基质吸力,得出了适用于黄土的积水入渗模型[30];温馨等基于黄土入渗饱和-非饱和分层假定,考虑入渗过程中土体实际渗透系数随深度的变化,对Green-Ampt模型进行修正,并用实例进行了验证,发现相比于WGAM模型和Kostiakov模型,修正模型在黄土区的应用效果更好[31]。Richards于1931年提出了非饱和渗流方程,该理论为水分入渗的数值计算提供了基础[32]。Neuman等运用有限元法分析了非饱和土渗流,并提出了预测非饱和土土-水特征曲线和非饱和渗透系数的经验模型,进一步完善了非饱和渗流理论体系[33-35];张振华等基于水量平衡原理,分别运用入渗率和累积入渗量、实际入渗深度之间的图形关系,获得基质吸力和表征导水率,并对累积入渗量和浸润锋进行预测[36];李萍等基于已有的土-水特征曲线及Childs & Collis-Geroge模型,提出了预测非饱和渗透系数的模型,计算得到了非饱和黄土渗透系数与基质吸力或含水率的关系[37]。

综上所述,湿陷性黄土在浸水条件下的饱和深度是有限的,土体固有性质及外部环境条件均会对黄土入渗规律产生影响。但黄土水分入渗机理仍存在认识不充分情况,如造成黄土中雨水集中入渗与降雨散点面入渗运移规律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包气带中水分是通过何种方式运移进而补充地下水?同时,黄土中的竖向节理、裂缝孔洞及植物根系是如何对雨水入渗起控制作用的?不同场地和湿陷性等级的黄土中水分运移规律有何区别,其本质原因是什么?解决以上问题,可从微观多孔介质力学与宏观外部环境因素综合考虑,基于土-水-气相互作用原理,对土体各要素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概化,建立不同类型黄土中的水分运移模型,科学描述黄土中的水分迁移过程,揭示湿陷性黄土场地雨水入渗机理,进而提高湿陷性黄土场地雨水入渗行为的评价和预测水平。

1.2 黄土的湿陷特性与湿陷机理

黄土湿陷性研究对黄土地区的工程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少学者针对黄土浸水的湿陷规律进行了研究[38-39]。黄土湿陷是地质、物理、化学综合作用的结果,目前黄土湿陷的原因和机理认识在黄土工程领域尚未统一,一般认为黄土产生湿陷具有3个必要条件:①黄土地层具有大孔隙的内部结构;②黄土骨架颗粒之间的胶结强度低,且属于水稳性差的胶结类型;③黄土受到浸水作用,导致黄土含水率或饱和度显著增高,使得粒间接触胶结破裂。其中,前两个条件属于内部因素,最后一个条件属于外部因素。湿陷性黄土具有粒径为0.005~0.075 mm 的颗粒(黏粒或粉粒)所构成的孔隙很大的粒状架空结构。这种结构在单位体积内粒间接触点少,骨架颗粒可动度大,极易失去稳定,这是产生湿陷的基本条件。构成黄土结构的骨架颗粒除碎屑矿物外,部分由黏-粉颗粒集合成的内部胶结强度较高的团粒组成。在压力或浸水作用下,结构变形主要是粒间接触胶结破裂造成的。

表1 黄土水分入渗试验结果

黄土产生湿陷的机理即是在浸水作用下,具有大孔隙结构的黄土粒间接触胶结破裂,使得大孔隙结构破坏,黄土孔隙率降低的一种现象(图4)。同时,黄土骨架颗粒间的胶结性质较复杂,根据对水的反应可分为水稳胶结(铁的氧化物和已陈化的碳酸盐胶结等)和非水稳胶结(毛细胶结和溶盐结晶等)两类。在干旱条件下形成的胶结一般以非水稳胶结占优势;在潮润条件下形成的胶结一般以水稳胶结占优势。对于介于水稳胶结和非水稳胶结之间的黏膜胶结则决定于水膜楔入后孔隙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和成分以及所发生的胶体化学变化。如果黄土粒间胶结以非水稳胶结占优势,同时水膜楔入后有利于黏膜胶溶,则水浸入后粒间胶结强度急剧降低,表现为湿陷性强烈[40]。

为进一步探究黄土湿陷影响因素,李萍等通过对甘肃陇东地区黄土的研究,建立了湿陷系数和各物理指标间的分析模型,认为湿陷系数和各物理指标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41]。井彦林等通过击实试验发现黄土在击实过程中的变形特性可反映黄土的湿陷性,黄土的击实效果同其湿陷性具有相关性[42]。邵生俊等利用因子分析法对两个湿陷性黄土场地的地层物性指标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含水比(含水率与液限之比)和孔隙比为两个相对独立因子,研究了含水比、孔隙比与相关湿陷性参数之间的关系[43]。Zhang等研究认为基质吸力的改变对黄土发生湿陷作用具有较大影响[44]。Shao等从微观角度出发,对黄土湿陷前后的微观结构变化进行描述,建立了微观结构演变与坍塌行为之间的相关性[45-46]。

图4 黄土湿陷过程示意图Fig.4 Schematic View of Loess Collapsibility Process

还有部分学者从黄土湿陷机理入手,对黄土湿陷量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Jing等基于实验室黄土渗透试验和CT扫描试验,提出了一种确定黄土湿陷深度的方法[47];Xie等指出湿陷性黄土在润湿过程中,基质吸力下降过程分为3个不同的阶段,即湿陷前、湿陷中和塌陷后阶段,并提出了一种用于由润湿导致湿陷的预测方法[48];邵生俊等根据黄土沉积年代和基本物性指标确定构度和压缩结构屈服应力,依据孔隙比与压缩应力比的关系描述天然含水率黄土和浸水饱和黄土的压缩曲线,提出了饱和自重作用下黄土自重湿陷系数和场地自重湿陷变形的评价方法[49]。

尽管从理论推导、物理试验等方面对黄土的湿陷性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对黄土湿陷性的认识从宏观深入到微观,对其影响因素认识不断深入,但仍存在以下问题:湿陷变形作为黄土在水-力耦合作用下的典型现象,水进入土体后如何改变土体应力状态?黄土产生湿陷变形时其物质结构发生何种变化?化学场、渗流场和温度场等多场耦合作用会对黄土湿陷变形产生什么影响?单层和多层黄土湿陷机理及过程演化有何区别及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在工程实际中如何在计算方法中合理体现黄土湿陷性,相关计算参数的获取方法及物理意义是否规范?为此,需要正确认识和理解土体微观结构要素与外部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构建宏观力学行为表现与微观结构变化间的转化关系,从而准确刻画不同状态下的黄土湿陷特性。同时,结合黄土中水分运移机制,在数学、力学和数值方法的支持下,探索建立黄土水分入渗与增湿变形的定量计算方法和评价体系。

1.3 湿陷性黄土地区的海绵城市建设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设海绵城市对城市雨洪控制、水资源管理和城市景观环境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海绵设施径流调控效果评价方面,陕西省西咸新区作为中国湿陷性黄土地区海绵城市建设集中地区,进行低影响开发设施改造后,降雨时道路积水情况得到改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及污染负荷率大幅度减小[50-51];蒋春博等分别对黄土场地下入渗型和防渗型雨水花园径流削减量和污染物削减量进行为期两年的监测分析,发现以原状土为填料的防渗型雨水花园设施水量削减率为69.14%,径流污染物年负荷削减率基本在70%以上[52];张彬鸿等通过分析雨水花园对屋面和建筑小区雨水径流调控效果,得到类似结果[53-54]。同时,为更好地实现设施自然净化功能,李鹏等验证了不同填料类型、填料组合方式、填料厚度、污染物特性及植被条件因素对典型黄土地区生物滞留槽的径流水质处理效果,认为粉煤灰填料下植被为黄杨和麦冬草时,滞留槽去除污染物综合效果最优[55];王晨光等通过添加聚丙烯酰胺(PAM)对黄土地区城市绿地换填介质进行改进,提高其渗透性能及污染物削减性能[56];郝珊等探讨了不同物料配比对西咸新区土壤渗透性改良剂污染物净化效果的影响,认为对于体积比为0.5∶1.5的生物质炭,堆肥添加1% PAM的绿地土壤换填介质在黄土地区性能较优[57]。

同时,由于海绵设施功能发挥受土壤基质条件、植被条件、设施结构形式、降雨特征及堵塞状态等因素影响[58-61],在湿陷性黄土地区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少学者基于设施应用场景、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对典型海绵设施开展设计优化研究。例如,司建辉等基于湿陷性黄土工程实际背景,基于埋深、开孔率、壁厚等参数变化对湿陷性黄土地区预制装配式渗井结构形式进行优化[62];张亮认为湿陷性黄土地区应尽量采用浅层、小型的雨水入渗设施[63];司佳等提出湿陷性黄土场地下市政道路应采取底部铺设PE防水土工布进行全防,并在植草沟两侧浇筑混凝土挡墙保证道路路基安全[64];马越等通过“L”型钢筋混凝土挡墙支护和生物滞留介质人工换填等技术手段较好解决了湿陷性黄土地质、原土渗透性能差等制约低影响开发设施设计的不利因素[65-66]。上述研究为湿陷性黄土地区海绵设施建设提供帮助。但当前制约湿陷性黄土地区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之一是海绵设施滞蓄功能的发挥与黄土浸水易产生次生灾害之间的矛盾,即雨水通过海绵设施入渗极易引起地基湿陷变形,从而导致建(构)筑物不均匀沉降甚至变形破坏。因此,湿陷性黄土场地海绵设施设计优化过程中应将水分入渗对地基结构性影响予以考虑,而当前国内外对设施雨水入渗与复杂水文地质环境的相互影响问题研究较少。D’Aniello等基于数值模拟对4种设施底部长度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在非均质土中的雨水入渗影响进行探究,认为设施底部水分入渗体积随底部长度增加而呈幂级增长,设施底部完全封闭对设施水力性能有显著影响[67-68];柴少波等通过分析湿陷性黄土场地海绵设施雨水入渗对场地渗流场及位移场的变化规律,得到了西咸新区典型海绵设施雨水下渗对周边建筑物和市政道路的影响规律[69-71];王启耀等分别在临近市政道路和建筑物的生物滞留设施中防渗措施发生渗漏时,评价了雨水对道路和地基的影响[72-73];王子健等分别在下凹式绿地和雨水花园采取防渗措施条件下,对最不利降雨条件下海绵设施雨水入渗对地基场影响进行评价,认为该防渗措施可有效保护近设施建(构)筑物安全[74-75]。

由上述研究可知,国内外对湿陷性黄土地区海绵城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海绵城市雨洪管理的有效性及海绵设施设计参数、径流量控制、面源污染净化等方面,关于黄土地区海绵设施雨水入渗影响范围的研究较少,现有关于黄土地区雨水入渗影响评价多从单层均质土、连续降雨条件等方面开展。由于海绵设施内部结构多为层状结构,且不同降雨条件下土体入渗特性各异,所以雨水在层状黄土中入渗机理及入渗范围的研究仍有待更为细致深入的展开,设施水分入渗所产生的滞蓄灾害风险及防控措施研究仍有待加强。

2 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本文结合湿陷性黄土水分入渗研究成果和海绵城市建设工程经验,梳理了湿陷性黄土场地海绵城市建设和研究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2.1 面临的问题

(1)海绵城市建设的战略需求旺盛,但科技支撑薄弱。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倡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政策的推动下,海绵城市建设作为减少城市水灾水患、改善人居环境的基础性综合市政工程,可预见各地的新增及改建项目将继续呈增长趋势,需求非常旺盛[76-91]。当前,学术界对湿陷性黄土等特殊土地区的海绵城市研究多集中于设施本身的结构优化和峰值径流量的削减效果方面,而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雨水花园、植草沟等雨水径流集中入渗设施对地基的影响和风险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同时,部分设施建造实践经验领先于理论研究,相应技术较成熟,而相关理论还不完善,导致相应规范、技术标准和指南相对滞后。当前的黄土地区海绵城市建设工程实践主要依据经验性工程类比、《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12]及《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标准》(GB 50025—2018)[92]进行应用示范与推广,湿陷性黄土地区海绵城市建设、维护和更新的设计方法与施工工艺缺乏相应的规范、规程或指南等技术性文件,对工程实践的科技支撑非常薄弱。

(2)海绵城市建设强调雨水的“渗、滞、蓄”与黄土的水敏性和湿陷性矛盾突出,黄土场地的海绵功能定位有待调整。黄土水敏性和湿陷性使其遇水极易触发土体灾变,而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滞蓄功能要求进一步增大了黄土场地基础设施的灾变风险。湿陷性黄土地区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很多海绵设施底部采用了全面防渗措施来规避雨水入渗所带来的建(构)筑物地基和基础安全风险。为保证海绵城市功能的有效发挥,且不影响周围建(构)筑物的安全运营,针对不同湿陷性等级、场地类型和应用场景,对海绵设施的功能定位进行调整非常必要。

(3)海绵城市建设冒进式开发与总体供给不足,规划水平有待提高。目前,在新型城镇化和改善人居环境双重推动下,试点城市政府对推动海绵城市建设的工作力度比较大,但在旧城区和新城区的布局不均衡。新城区因为海绵设施实施容易,规划很超前;旧城区因为原建设水平较低,需求很大,但因工程造价高和实施困难致使供给不足。部分湿陷性黄土场地准备建设滞蓄型海绵设施,但对湿陷性黄土场地海绵城市建设的风险防控措施研究不够重视,使之存在一定风险。如果照搬深圳、上海等海绵城市建设经验,不考虑黄土的特殊性,很容易引发较大工程风险。当前海绵城市建设往往基于已有市政工程的改扩建,为避免规划落地即落后的现象发生,在海绵城市规划建设中,除满足现行规范要求的同时,应从系统角度出发,经水文气象、城市规划、岩土地质、结构安全等多方专家综合论证,因地制宜,在原有城市规划基础上,提升海绵城市规划水平。

2.2 面临的挑战

(1)对湿陷性黄土地区海绵城市的功能划分、结构设计、施工工法等开展系列攻关研究,探索并形成湿陷性黄土场地海绵城市建设的成套技术。由于海绵设施类型众多,常见的类型主要包括生物滞留设施、植草沟、下沉式绿地、渗透塘及渗井等,且黄土的结构性和湿陷性差异很大,不同的建筑结构体系和基础类型对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敏感性不同,破坏机制也不同。海绵城市作为大型综合市政基础设施,为避免因海绵设施雨水入渗对建(构)筑物产生病害,应系统地对不同地层条件、不同渗流边界和不同建筑物环境开展不同应用场景(建筑与小区、市政道路及城市绿地与广场等)下海绵设施功能定位调整、结构形式优化及施工工艺完善等研究,任务艰巨。

(2)建立基于经济与安全平衡化的湿陷性黄土场地海绵城市建设风险评估理论,构建湿陷性黄土场地海绵城市建设的适宜性评价体系。综合运用地质、水文和管理相关知识和理论,在黄土场地海绵设施雨水入渗理论及影响范围等研究的基础上,寻找黄土地区海绵城市建设中雨水入渗的可控临界范围,化解设施雨水入渗与场地水环境稳定的矛盾关系,构建湿陷性黄土地区不同应用场景和海绵设施类型的风险评估与防控理论,结合海绵城市建设、运营及维护全寿命周期的经济技术指标,优化不同风险防控措施并开展其在湿陷性黄土场地的适应性评价。

(3)明确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定位,规范海绵城市建设规划技术体系,优化规划方法,推进黄土地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城镇化建设高效推进的同时,必须确保黄土地区海绵城市建设的安全。

3 结 语

(1)海绵城市建设作为城市雨洪控制和水资源管理的有效手段,在洪涝灾害频发、水资源分布不均匀的湿陷性黄土地区开展十分必要。基于当前黄土水分入渗规律、湿陷机理和海绵城市建设研究现状,总结湿陷性黄土地区海绵城市安全有效推进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有:海绵城市建设的战略需求旺盛,但科技支撑薄弱;海绵城市建设强调雨水的“渗、滞、蓄”与黄土的水敏性和湿陷性矛盾突出,黄土场地的海绵功能定位有待调整;海绵城市建设冒进式开发与总体供给不足,规划水平有待提高。

(2)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提高海绵城市开发质量,当前面对的挑战体现在:差异化地层条件、渗流边界和应用场景下湿陷性黄土场地海绵城市建设的成套技术研发;湿陷性黄土场地海绵城市建设的适宜性评价体系和风险评估理论构建;黄土地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的方法优化。

谨以此文献给长安大学七十周年华诞,祝愿母校桃李天下、蒸蒸日上!1993年9月,我从潇湘小山村来到久负盛名的十三朝古都西安,母校老师们的辛勤培育丰富了我的专业知识,塑造了我的人生观,磨练了我的韧性毅力。1998年到2001年,我有幸拜到赵法锁老师门下攻读硕士学位,赵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治学先为人”的准则,使我受益终生。2004年8月,我从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博士毕业后回到母校,成为一名光荣的教师,有幸见证了母校的蓬勃发展,也再次得到母校的培养和许多老师的鼓励和帮助,特别是彭建兵院士、门玉明教授、范文教授、钱会教授和李同录教授等对我的工程科学思维和科研工作能力的提高影响深远!回首近三十年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深深感受到是伟大的母校改变了来自偏远山村的我,深刻认识到知识、思维和毅力的珍贵,饮水思源,感恩母校,拜谢师恩!母校深情似海,同学友谊难忘!感谢母校及各位老师的辛勤培育,祝福母校各项事业再创辉煌!

猜你喜欢
陷性黄土海绵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案优选的研究
某县黄土崩塌地质灾害问题分析
黄土辞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竖琴海绵
各路创新人才涌向“黄土高坡”
湿陷性黄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和地基处理措施探讨
土坟
浅析湿陷性黄土的工程特性及地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