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防控期间北京市幼儿视屏时间与不健康生活方式关系研究

2021-05-14 10:10柴晶鑫钱运梁刘秀荣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21年2期
关键词:含糖居家早餐

柴晶鑫,曹 远,于 彤,韩 梅,钱运梁,刘秀荣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北京市采取了以居家、减少外出活动为主的社区管控措施[1]。较长时间的居家活动改变了幼儿生活方式和作息规律,增加了幼儿接触电视、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机会。视屏时间指静息状态使用电视、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时间。《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屏幕时间每天累计不超过60 min,且越少越好[2]。过量视屏时间会损害幼儿的健康,长时间使用屏幕导致体育活动减少、含糖饮料摄入增加,从而导致儿童过早出现超重或肥胖[3]。睡前视屏或在幼儿卧室中摆放电视都会影响幼儿的睡眠质量,可能造成其睡眠障碍[4]。长时间视屏还可能造成社会交往能力下降,出现孤独、抑郁等心理问题[5]。本课题组于2月22—29日对北京市部分幼儿家长开展幼儿居家行为调查,旨在掌握新冠肺炎防控期间幼儿居家生活状态,分析幼儿居家屏幕使用情况与运动、饮食、睡眠等生活方式的关系,为制定视屏行为预防措施提供依据和建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运用网络问卷,通过幼儿教师在班级群中发布调查链接方式,对北京市16个区、每区3所、共48家幼儿园的11 731名幼儿家长开展调查。

1.2 调查方法

参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公众防控指南》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自行设计问卷。问卷内容包括:①家长及幼儿基本情况;②过去1个月幼儿居家视屏时间,包括电视、手机、平板电脑等使用时间;③过去1个月,幼儿每天运动时间,答案设置为<30 min、 30~60 min、>60 min三个选项;填写幼儿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和入睡时间(精确到0.5 h)以及是否午睡。饮食情况包括幼儿吃早餐、食用油炸或膨化食品、饮用含糖饮料等,答案设置为没有吃(喝)过、每周1~2次,每周3次及以上。

1.3 学龄前儿童视屏时间及其运动、饮食、睡眠的推荐量

《新冠肺炎期间的0-6岁居家儿童运动指导建议(第一版)》[6]提出:每天电子视屏时间累计不应超过60 min,越少越好。每次视屏时间不超过30 min,年龄越小,时间应越短。每天至少1 h中等强度身体活动时间。根据教育部发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建议保证幼儿每天睡11~12 h,每天午睡、按时进餐、吃好早餐,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少吃油炸膨化食品。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整理数据,并采用描述性分析、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数据,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整理问卷完整性和逻辑性后,本研究共获得11 170份幼儿视屏时间的有效数据,其中4 838名(43.3%)幼儿平均每天视屏时间<60 min,6 332名(56.7%)幼儿平均每天视屏时间>60 min。大班幼儿平均每天视屏时间>60 min的比例显著高于小班幼儿,远郊地区幼儿平均每天视屏时间超过60 min的比例显著高于城区。见表1。

表1 幼儿视屏时间的单因素分析

2.2 幼儿生活方式

在运动方面,85.8%的被调查幼儿每天运动时间不到1 h,男生每天运动超过1 h的人数高于女生。睡眠方面,只有30.7%的幼儿每天时间为11~12 h,66.4%的幼儿平均每天睡眠时间<11 h,26.4%的幼儿每天睡午觉。饮食方面,87.0%的幼儿每天吃早餐,25.6%的不吃膨化食品,62.1%的每周吃1~2次膨化食品。49.8%的幼儿没有喝过含糖饮料,41.3%的每周喝1~2次含糖饮料。见表2。

2.3 视屏时间与运动、睡眠、饮食关系的单因素分析

不同视屏时间的幼儿在运动时间、睡眠时间、午睡、每天吃早餐、食用膨化食品和饮用含糖饮料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屏时间≥1 h的幼儿运动时间较多,睡眠达到11~12 h占比低,每天午睡、吃早餐、没吃过膨化食品、没饮用过含糖饮料占比低。见表3。

2.4 视屏时间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以幼儿视屏时间作为因变量,性别、年级、地区为控制变量,自变量分别为运动1 h/d、午睡、睡眠11-12 h/d、吃早餐、食用油炸或膨化食品、饮用含糖饮料,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赋值见表4。

表2 幼儿生活方式的单因素分析

表3 幼儿视屏时间与生活方式的关联性分析

经7次逐步回归分析后共有9个因素进入方程,它们分别是性别、年级、城区、运动1 h /d、午睡、睡眠11~12 h/d、吃早餐、食用油炸或膨化食品、饮用含糖饮料。R2=0.063,校正值R2=0.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4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赋值

男生、居住北京市远郊地区视屏时间≥1 h的人数更多,与小班幼儿相比,大班、中班视屏时间更多。过去1个月,每天运动不到1 h、不午睡、睡眠时间<11 h或>12 h、不吃早餐、食用过膨化食品、饮用过含糖饮料的幼儿每天视屏时间≥1 h的人数较多。见表5。

表5 幼儿长时间视屏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3 讨论

孩子在3~6岁是健康饮食、运动锻炼、充足睡眠、减少视屏时间等健康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2]。幼儿累计长时间视屏和单次连续长时间视屏会损害他们的身心健康,并将影响成人期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本研究发现,在新冠疫情防控的第一个月间,北京市56.7%的幼儿视屏时间超标,高于非疫情期间北京市东城区在园儿童的周末视屏时间[7],与疫情防控期间无锡市学龄前儿童视屏时间超标检出率相近(60.3%)[8]。北京市远郊地区幼儿视屏时间超标检出率高于城区,托幼机构应优先干预远郊地区的父母和幼儿,以减少视屏时间。

视屏时间少、经常运动的生活方式对幼儿身心健康具有积极作用[9]。本研究考察了幼儿居家期间的运动时间,仅14.2%的幼儿每天运动时间达到推荐量,说明疫情防控时期幼儿因长期居家,无法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本研究发现,疫情防控第一个月,幼儿每天的运动时间与视屏时间呈负相关。视屏是最常见的静态行为,多数研究认为视屏时间与身体活动负相关[10]。瑞典一项研究[11]发现,31%~74%的儿童达到每天运动推荐量,28%~46%的儿童低于视屏时间的限制量,但父母报告幼儿运动和视屏时间可能产生回忆偏倚,父母可能会过高报告运动时间、低报告视屏时间,以迎合社会期望。

视屏时间过长可导致睡眠障碍。广州市每天使用电子媒体的学龄前儿童睡眠时长短、入睡时间晚并且白天嗜睡;单次使用时间超过30 min的学龄前儿童睡眠时间不规律,过早出现睡眠焦虑[12]。睡前视屏或在幼儿居住的卧室中摆放电视机都会影响幼儿睡眠质量[13],可能造成睡眠障碍,使幼儿睡眠时间<11 h或>12 h。长期暴露于电子屏幕会损害身体的融合功能、丧失立体视觉,影响正常的睡眠周期和生活节律。

不吃早餐、食用过油炸/膨化食品、饮用过含糖饮料的幼儿每天视屏时间超过1 h的人数较多。研究还发现,视屏时间过长(超过2 h)与蔬菜、水果摄入频率呈负相关,与西式快餐、含糖饮料等摄入频率呈正相关[14]。视屏行为增加了幼儿接触油炸食物、西式快餐、含糖饮料等食品广告的接触机会,包装精美的高热量食物会刺激幼儿食欲[15]。

本研究发现幼儿健康习惯是一个整体,不健康生活方式具有一定的聚集性。需要对家长及幼儿进行健康生活方式的整合健康教育[16],单独针对某项行为的干预更易实施,并且会影响其他不健康生活方式的转变。

猜你喜欢
含糖居家早餐
含糖饮料和果汁或都增加患癌率
居家运动——膝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的日子
含糖饮料或可增加女性患肠癌风险
你怎么过早餐,就怎么过一生
酸奶含糖太多怎么办?
早餐
无糖食品真的不含糖吗
staycation居家假期
微生高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