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舞毒蛾危害风险分析及防控措施

2021-05-14 05:47王金风
山西林业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成虫幼虫昆虫

王金风

(山西太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山西 夏县 043004)

舞毒蛾(LymantriadisparLinnaeus)为一种世界性农林业害虫,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裳蛾科(Erebidae)毒蛾亚科(Lymantriinae)毒蛾属(Lymantria),具有食性杂、广,食量大,分布范围广等危害特性。根据其地理分布及雌成虫飞行能力,可分为欧洲亚种、亚洲亚种和日本亚种,前者称为欧洲型舞毒蛾,后者统称为亚洲型舞毒蛾。在美国农业部检疫法规中,舞毒蛾是唯一被检疫的森林害虫。舞毒蛾的寄主植物约有500种,既危害针阔叶树种,也危害农作物和杂草。通过查阅文献、数据资料,收集舞毒蛾分布情况、传播可能性、寄主植物、生物学特性等方面资料,并进行分析,以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山西舞毒蛾的危害进行风险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控对策与措施,以有效防控舞毒蛾在山西的危害,为山西的生态景观和农林业生产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1 舞毒蛾风险定性分析

1.1 分布情况

在国外,舞毒蛾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日本和朝鲜等国。在我国几乎各省均有分布,东至江苏,南至台湾,西至新疆北部阿勒泰林区,北达大兴安岭。

1.2 传播扩散的可能性

欧洲型舞毒蛾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东部、亚洲西部、非洲北部、印度北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等地,而亚洲型舞毒蛾主要分布在乌拉尔山脉以东地区,包括中国、韩国、日本和俄罗斯远东等。此外,亚洲型舞毒蛾雌成虫具有强迁飞能力,可达40 km,而欧洲型舞毒蛾不具备飞行能力。亚洲型舞毒蛾的危害性比欧洲型大。

在食物不足或被惊扰震动时,舞毒蛾幼虫可通过吐丝下垂,随风飘摇,借助风力远距离传播。幼虫取食具有分散的习性,可在树叶、树皮缝里,或潜伏于林中石缝、砖瓦块、枯落物下及其它植被下。此外,在人为运输过程中,舞毒蛾卵、幼虫可被带到其它地区进行传播扩散。

1.3 寄主植物

舞毒蛾寄主植物范围广泛,是世界性农林业害虫。舞毒蛾危害针阔叶树种和果树,如,杨树、榆树、柳树、柿树、落叶松、油松、红松、樟子松、苹果、柿、梨、桃、杏、山楂等500多种植物。其食性复杂,严重暴发时亦可危害农作物和杂草。

1.4 生物学特性

舞毒蛾生活史可分为4个阶段:卵期、幼虫期、蛹期和成虫期。舞毒蛾1年发生1代,雌成虫以卵块的形式产卵于树枝、树干、石崖壁上,或树叶背面等隐蔽地方,以卵进行越冬。翌年4月末到5月初孵化,幼虫有吃卵壳的习性,在树皮上不会留下卵块痕迹。舞毒蛾产卵量大,每雌蛾平均产卵量500 粒~1 500 粒。不同地理区域,其寄主种类不同,产卵量也各异。

1.5 防控难度

舞毒蛾为食叶害虫,具有食性杂、食量大的特点,暴发严重时可将树叶全部食光。舞毒蛾雌虫产卵量大,喜在干燥、温暖的稀疏纯林中进行繁殖,常在林缘、阳坡、林间道路两侧和居民点附近等地发生危害。传播途径主要为成虫飞翔和幼虫随风扩散。因此,防控具有一定难度。

2 舞毒蛾风险定量分析

依据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方法,对舞毒蛾在山西省的风险分析指标进行赋值,见表1.

根据表1,计算R值:

表1 山西舞毒蛾风险性分析

P1=2.00,

P3=0.4×P31+0.4×P32+0.2×P33=1.98,

P4=Max(P41,P42,P43)=2.5,

P5=(P51+P52+P53)÷3=1.57,

通过定性分析计算,舞毒蛾在山西省的风险R值为2.01,处于高度危险等级(2.00≤R<2.5)。

3 舞毒蛾防控措施

3.1 营林措施

营造混交林,防止破坏森林原有的生态环境和林分结构;加大造林密度,提高林地郁闭度;栽植舞毒蛾不喜食的树种,如,油松、白皮松、刺槐等,以控制舞毒蛾的繁殖与暴发。

3.2 物理防治

舞毒蛾卵具有集中连片分布的特点,可以在其越冬场所人工收集卵块并销毁,以降低虫口基数,减少翌年虫口密度。在初孵幼虫期,可使用人工采集的方法进行捕捉。由于舞毒蛾成虫具有强烈的趋光性,可在林间悬挂诱虫灯进行诱杀。

3.3 昆虫性信息素

昆虫性信息素,具有专一性、高效性和无公害的特点。利用人工合成的舞毒蛾性诱剂对中高度重点区域进行监测,以掌握其种群动态,实现早发现、早防控,避免暴发成灾,造成严重危害。

3.4 保护利用天敌昆虫

中国已知舞毒蛾天敌昆虫91种,分别隶属6目19科。其中,寄生昆虫55种,包括膜翅目(姬蜂科、茧蜂科、小蜂科、姬小蜂科、长尾小蜂科、金小蜂科、跳小蜂科和旋小蜂科),双翅目(寄蝇科和麻蝇科);捕食昆虫36种,包括直翅目(螽斯科),螳螂目(螳螂科),鞘翅目(步甲科、葬甲科和皮蠹科),半翅目(蝽科、猎蝽科、姬蝽科)和膜翅目(蚁科)。保护和利用丰富的天敌资源,可使舞毒蛾种群数量控制在一定的阈值范围内,达到有虫但不暴发成灾的目的。

3.5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主要针对舞毒蛾幼虫期进行,可以采用菊酯类药剂进行喷雾喷烟防治,也可以制作成毒笔在树干上划毒环进行防治。在喷烟过程中,要按照烟剂安全操作规程实施,注意防范森林火灾。幼虫期可用2.5%溴氰菊酯乳剂,25%灭幼脲Ⅲ号悬浮剂进行防治。氟氯氰菊酯对舞毒蛾卵具有较高的毒杀效果,不同稀释浓度下,杀卵率均大于99%,吡虫啉次之。化学防治成本低、见效快,但天敌昆虫也会致死,如果长期使用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3.6 微生物利用

应用Bt MP-342菌剂开展舞毒蛾幼虫林间防治试验,防治效果可达80%~90%;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在控制舞毒蛾种群数量的防治中,防治效果可达80%以上。可见,利用苏云金杆菌Bt和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可起到降低舞毒蛾种群数量的作用。

4 结论与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舞毒蛾在山西省的风险值R=2.01,属于高度危险等级。由于其寄主广泛、幼虫取食量大、雌成虫飞行能力强等特点,今后要加强对舞毒蛾的检疫与监测工作,早发现早防治,避免其暴发成灾,给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猜你喜欢
成虫幼虫昆虫
RFID昆虫阅读放大镜
钩臀蚁蛉幼虫各龄期体征及筑穴习性研究
五种环保型农药防治杨干象幼虫试验
借昆虫上课
栗山天牛成虫取食、交配和产卵行为
昆虫的冬天
沈阳舟蛾科成虫调查分类研究
杨梅果蝇综合防治试验
柿树夏季咋防柿蒂虫
杨梅果蝇综合防治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