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环保的用煤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政策实施分析
——以青岛市为例

2021-05-14 07:59陈思琦
现代盐化工 2021年2期
关键词:原煤消费量青岛市

陈思琦

(青岛科技大学,山东 青岛 266000)

近年来,国家持续关注煤炭消费问题,将山东省列为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的重点地区[1],对山东省提出具体目标要求,即到2017年,山东省煤炭消费量减少2 000万t。由山东省人民政府负总责,制定煤炭减量替代工作方案,同时,国家会定期对重点地区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工作进行实地考察[2]。青岛市作为计划单列市和山东省经济中心,应及时响应国家与山东省的政策号召,实现煤炭消费减量替代。

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按时完成山东省下达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任务,青岛市采取多种措施推进煤炭压减工作,积极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并取得一定成效。

1 青岛市煤炭压减成效

1.1 煤炭消费量进一步压减

全市规模以上耗煤企业数量从2015年的1 259家下降到2018年的200家,共有1 198家企业退出了煤炭消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煤炭消费量由2012年的1 552.41万t下降到2018年的1 360.00万t,累计压减192.41万t,降幅为12.39%;全市2018年的200家规模以上耗煤企业中有125家企业煤炭消耗实现了消减,有3家企业煤炭消耗持平(见图1)。

1.2 产业、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调整

随着青岛市产业结构的空间布局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以及能源结构优化,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煤炭消费所占能源消费比重逐年下降,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比重逐年升高。2015年以来,青岛市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共形成303.88万t煤炭减量替代源。

1.3 重点耗能工业企业的煤炭消费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青岛市重点耗能工业企业主要煤炭消费品种为原煤、焦炭、洗精煤、煤制品与其他焦化产品等固体煤以及焦炉煤气和高炉煤气等气体煤,并且煤炭消费量整体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另外,虽然原煤消费量逐渐下降,但是原煤消费占煤炭消费比重最高,占固体煤炭消耗比重约84.66%。因此,需要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尤其需要降低原煤消费量。

图1 青岛市规模以上工业煤炭消费量

1.4 环境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

青岛市近几年的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排放总量逐年下降,尤其在2016年出现大幅度下降,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15年的91 119.00万t下降至2016年的23 319.64万t,氮氧化物排放量由2015年的101 657.45万t下降至2016年的58 686.98万t。工业生产排放量显著降低,其中,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由2014年的10 989.40万t下降至2017年的5 613.22万t;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由2014年的865.57万t下降至2017年的769.55万t,工业生产排放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2 青岛市能源消费压力与挑战

2.1 煤炭消费量需进一步控制

全市2018年200家规模以上的耗煤企业中,仍有72家企业煤炭消耗呈现增长趋势,新增煤炭消费207.98万t。2018年,煤炭消费量达到1 360.00万t。近几年,规模以上的工业原煤消费量缓慢下降,原煤消费占能源消费比虽有所下降,但仍维持在63.0%左右;规模以上的工业焦炭消费量有所上升,由2016年的94.30万t上升为2017年的133.68万t。

2.2 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上升

从行业分布来看,青岛市2018年上半年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619万t标准煤,同比增长9.1%,占工业能耗的79.9%,比重比2017年同期提升1.6个百分点。高耗能工业的主要煤炭品种消费量由2016年的1 347.22万t上升至2017年的1 368.23万t。尽管原煤消费量在逐年下降,但2017年重点耗能工业原煤消费量达1 030.08万t,仍旧较高。

2.3 能源消费结构需进一步优化

在青岛市能源产品消费结构中,煤炭仍是能源消费的主体,结构性污染问题依然突出。2018年,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占66.2%,比2017年降低一个百分点,电力占15.0%,天然气占8.0%。受资源禀赋的制约,青岛市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格局短期内难以发生根本改变,使青岛市生态环境保护持续面临压力。

2.4 城市发展依赖能源消费

虽然经济从高速发展转为高质量发展,但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对能源的依赖程度依然较大[3]。近几年,青岛市发展迅速,由于历史及产业结构等,青岛市的经济发展对能源较为依赖。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的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1 489万t标准煤,同比增长4.1%。另外,通过将青岛市与济南市万元GDP能耗降低率进行对比发现,2017年,济南市万元GDP能耗降低率高达18.0%,而青岛市仅为4.0%,说明青岛市的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程度较大。

2.5 青岛市环境质量仍需进一步改善

近几年,青岛市针对工业企业采取了一系列能源生产与消费控制措施,对高耗能工业企业实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强约束,对高排放项目实施清洁、高效利用与改造,使得青岛市环境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但是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青岛市仍需进一步对工业企业“三废”的排放加强治理。

近几年,青岛市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由 2015年的10 566.00万t下降至2017年的5 613.22万t,但是工业废气排放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由2014年的20 848 600万标m3上升至2017年的28 818 474万标m3,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呈现小幅度上升趋势,由2015年的707.97万t上升至2017年的769.55万t(见图2)。

图2 青岛市工业“三废”排放情况

3 结语

基于青岛市能源消费现状及存在的减量替代压力,大力推行用能权、用煤权等交易制度,逐步建立健全用能权、用煤权核定和交易机制,坚持总量严控、减量出售、超量购买、企业自愿的原则,建立用煤权交易平台,组织企业依法依规开展交易,推动跨区域交易,提高有限资源的有效利用率。积极推行煤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成为控制规上高耗能工业企业煤炭消费量的有效手段,规范开展全市用煤权交易活动,以加强煤炭消费总量控制,促进煤炭等资源有序流动和高效配置,顺利完成青岛市煤炭压减的工作目标。

猜你喜欢
原煤消费量青岛市
1-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97056.1万t
3月份全国23个省、直辖市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34076.2万t
韩国电企2月份煤炭消费量同比下降18.5%
2019青岛市科创板发展现状
关于青岛市地下城市空间开发的思考
青岛市市立醫院(集团)
同煤集团石炭系原煤浮选可行性探讨
2014年全国纸及纸板生产量为1.0470亿吨
一季度陕西省原煤产销量双增长
N2015083 中国铜铝消费量料在未来十年达到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