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飞航导弹发展动向分析

2021-05-14 12:18王鹏钧
军事文摘 2021年5期
关键词:超声速反舰反舰导弹

王鹏钧

当前,作为现代战争精确打击手段和战略威慑工具的主要载体之一,飞航导弹的发展继续受到主要国家的重视。速度、射程、精度、协同性以及适应性等综合战术技术指标不断得到优化,推动着整个导弹武器装备体系的发展。

高超声速巡航导弹技术开发与应用竞争激烈

美国体系化推进相关技术实战应用。为应对俄罗斯等战略对手的竞争,2020年,美国加速推进高超声速巡航导弹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空基型号研制进展较快。2020年6月,美国防部表示,计划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大规模交付高超声速武器。为此,美国采取了多项措施推进相关进度。

一是提升相关工业能力以夯实转化应用基础。2020年9月,按照美国防部要求,美国应用科学与技术研究组织(ASTRO)完成一项高超声速生产加速器设施(HPAF)研究,旨在加速高超声速导弹生产。与现行分散供应链运作模式不同,HPAF将会把材料供应商、工厂设备供应商、推进系统开发商和主要系统集成商结合起来,展开紧密合作,并使用各种先进制造技术,包括金属增材制造技术等。通过采用这种创新的方法,将节省45%的成本和73%的交付时间。HPAF将用于为高超声速巡航导弹,建造约数千个超燃冲压发动机。

二是不断推进关键技术演示、验证和试验。2020年1月,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完成X-60A高超声速试验火箭的新一轮地面试验,其最终目标是研制出一种成本合理、性能可行的空射高超声速推进系统。X-60A的试验成功将推动美国高超声速武器的研制。2020年4月20日,美国防部和挪威国防部宣布,将继续合作实施战术高速进攻性增程冲压发动机(THOR-ER)项目,探索高超声速导弹所需的先进固体超燃冲压发动机技术,发展经济可承受性好、有更大飞行包络的高速全尺寸发动机原型。2020年8月12日,美空军研究实验室发布一次性高超声速多任务吸气式演示器(Mayhem)项目公告,旨在开发以超燃冲压发动机为动力的一次性飞行验证器系统。该系统将拥有一个模块化有效载荷舱,能够携带并投送至少3个不同的有效载荷以执行多个任务。2020年10月,美国防部联合高超声速技术办公室(JHTO)授予波音公司HyFly-2降低风险计划合同,为美国海军F/A-18超级大黄蜂舰载战斗机,完善高超声速巡航导弹双模超燃冲压发动机设计概念,并计划于2022年底试飞。

美军高超音速导弹被指定编号为AGM-183A,其最大飞行速度将达到马赫数20

三是重点型号开发进程稳步推进。2020年4月,美国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披露,计划增强一批B-1B枪骑兵战略轰炸机的武器挂载能力,使其能够外挂至少6枚AGM-183空射快速反应武器(ARRW)等高超声速武器,执行打击任务。2020年8月,美国空军B-52战略轰炸机完成两枚ARRW高超声速导弹的最后一次挂载飞行测试。按照计划,美国空军将采购8枚ARRW导弹,并于2021年进行首飞,2022财年实现早期作战能力。2020年9月1日,美国防和空军共同宣布,成功完成高超声速吸气式武器概念(HAWC)两种方案原型的带飞(系留飞行)试验,下一步将进行首次自由飞试验,重点关注碳氢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推进和热管理技术,以及经济可承受性。

俄罗斯重点发展锆石系列型号。2020年4月,俄罗斯国防工业部门表示,将在2024-2025年期间首次从亚森级攻击型核潜艇上,试射射程超过500千米的锆石高超声速巡航导弹。为了确保试射成功,该潜艇将进行相应的现代化改造。2020年7月,俄罗斯第二次成功从海基平台(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护卫舰)试射锆石导弹,有效推进了该弹的研制进程。试射验证了导弹射程、命中精度、高超声速等技战术指标。按照计划,该弹将于2021-2022年首先列装俄罗斯海军水面舰艇。

日本聚焦发展高超声速反舰能力。2020年3月,日本防卫省公布国产高超声速武器研发路线图。根据该线路图,日本正在研发用于未来高超声速武器的反水面战弹头,分别为海上克星(Sea Buster)串联装药式弹头和多爆炸成型侵彻弹头(MEFP),将分别由正在研发的超高速滑翔弹(HVGP)和高超声速巡航导弹(HCM)携载。二者都将采用卫星中制导+射频成像或红外末制导技术,可在恶劣气象环境下探测海上隐身目标。前一种导弹专门对付敌方大型水面舰艇;后一种导弹用于对付水面舰艇、地面固定和移动目标。上述两种导弹将于2024-2028年研制成功,并在21世纪30年代初服役。2020年4月,日本防卫省采办、技术和后勤局(ATLA)表示,HCM导弹是游戏规则的改变者,其研制工作已于2019年启动,计划2030年代完成。目前ATLA正与三菱重工一起开发HCM导弹的双模超燃冲压发动机。

印度首次突破相关关键技术。2020年8月,印度科学家们在吸气式高超声速技术挑战研讨会上表示,印度将在十年内制造出吸气式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并将其应用于作战之中,不过印度科学家们表示,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研制在耐高温材料和价格合理性方面存在着极大的挑战。2020年9月7日,印度首次成功发射了高超声速测试演示机(HSTDV),将为印度研发马赫数6的高超声速导弹奠定基础。

AGM-86巡航導弹

其他国家提出相应发展规划。2020年7月1日,澳大利亚总理宣布,澳大利亚将大幅提高国防开支,拟在未来10年内投入2700亿澳元,投资高超声速武器等技术。根据国防力量结构计划,澳大利亚将投资62~93亿澳元研究高速远程打击武器,包括高超声速武器。2020年8月5日,韩国防部长首次表示,韩国将加快研发高超声速导弹等装备,进一步提升导弹战斗力。

亚声速和超声速巡航导弹持续更新换代

美国核与常规型号协同发展。一是核型号改进与换代工作稳步推进。2020年4月,美空军宣布,由雷神技术公司研制的远程防区外(LRSO)核巡航导弹通过初步设计评审,有望于2022财年授予工程和制造开发阶段合同。该弹是美国“三位一体”核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取代AGM-86B空射巡航导弹。2020年6月,美国防部表示,已完成新型潜射核巡航导弹替代方案的初步分析。根据新版《核态势评估报告》,美国将发展一种新型潜射核巡航导弹,其射程将大于常规战斧巡航导弹(射程约为1250~2500千米),将计划于2027年-2030年部署。2020年7月,美国家核军工管理局表示,正在持续对W80核弹头进行现代化改造和延寿。W80核弹头由美国空军AGM-86B空射巡航导弹携载,整个改造和延寿计划将耗资112亿美元,首枚W80-4核弹头将在2025年交付,交付工作将持续到2031年。

二是常规型号着重提升陆海目标适应性和经济性。2020年1月,美国海军公布战斧巡航导弹系统升级计划,即现役战斧Block 4导弹将升级至Block 5,并从2021年起开始列装。Block 5型将分为基本型、5A型和5B型3个版本,3型导弹均将增加射程,并升级导航和通信系统。5A型又称海军打击战斧,将增配适用于打击海上移动目标的导引头,计划在2023年具备初始作战能力;5B型新增联合多效应战斗部(JMEWS),提升对陆地硬目标、深埋目标和一体化防空系统打击能力。美国海军将分批开展升级工作,每批升级90枚导弹,直至全部完成。

战斧巡航导弹

印度实施稳住常规型号、拓展核型号的发展策略。一是不断完善超声速常规巡航导弹体系。2020年8月,俄印合资布拉莫斯公司宣布,将在2024年前开始出一种可击落AWACS系统(一种先进的空中预警与控制系统)飞机的新型布拉莫斯巡航导弹,该弹可由印度光辉轻型战斗机携载。2020年9月30日,印度布拉莫斯超声速巡航导弹成功完成一次飞行试验。该弹采用了印度自行生产的助推器及其他分系统,标志着印度进一步提升了其自主研发能力。2020年10月18,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10月18日表示,印度海军金奈号加尔各答级隐身驱逐舰,成功试射了海军版布拉莫斯超声速巡航导弹,精准击中了位于阿拉伯海的目标。该弹载有重200~300千克的常规弹头,最高飞行速度3马赫,最大飞行高度14000米,最大射程450千米,可以从陆海空基平台发射。

二是核巡航导弹研制工作受挫。2020年10月12日,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发射了一枚无畏陆基亚声速巡航导弹的试验失败。事故原因可能是印度本土研制的涡扇发动机出现技术故障。该弹射程1000千米,采用两级发动机,发射质量约1500千克,战斗部重200~300千克,巡航速度马赫数0.6~0.7,目前尚未定型。

伊朗试射具备电子战能力的新型巡航导弹。2020年6月18日,伊朗官方媒体报道,伊朗在阿曼湾和印度洋北部的一次海军演习中试射了一枚新型巡航导弹,并摧毁了280千米处的目标。该弹采用新型弹头,在弹道末段具有很高的精度,能抵抗任何形式的電子战,具备完全的自寻的功能和“发射后不管”能力。

反舰导弹广泛运用与体系发展

美国优化海空优势、弥补陆基短板。一是构建全球协同反舰作战能力体系。2020年,美国海军向波音公司采购24枚鱼叉Block II +空射反舰导弹,同时美国务院先后批准对多个盟国和伙伴出售AGM-158C远程反舰导弹(LRASM)、AGM-84L鱼叉Block II、斯拉姆(SLAM-ER)、海军打击导弹(NSM)等型号的反舰导弹。通过采购和部署上述导弹,美国海军及其盟军可提升信息化作战能力、可靠性和生存能力,而军售还可提升协同作战能力,反哺美军装备建设。

二是推动新型空射反舰导弹形成和提升作战能力。2020年1月,美海军表示,正在推进LRASM导弹与P-8A波塞冬海上巡逻机的集成工作,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升级P-8A飞机的战术开放任务系统和存储管理计算机软件。2020年6月1日,美空军宣布,两架B-1B轰炸机在欧洲执行轰炸机特遣部队任务时,开展了LRASM导弹能力训练。该弹可攻击敌方舰艇,使B-1B轰炸机具备了先进的防区外和反舰能力,能够在电子战环境中探测和摧毁水面舰艇群中的特定目标。

三是探索强化陆基反舰能力。2020年3月,为弥补现有对海上移动舰船的打击能力的空白,美国海军陆战队将陆基反舰导弹(GBASM)确定为最优先发展的地面现代化项目,谋求发展出一种射程数百英里、配备主动导引头的陆基反舰巡航导弹。目前,美国海军陆战队对海军打击导弹(NSM)、战斧巡航导弹等进行了评估,并计划于2022财年,对原型发射装置进行测试,2023财年开始部署。2020年7月,美国众议院通过一项条款,要求国防部与日本共同开发下一代陆基反舰导弹。根据预算文件,美国部分的开发预算为21亿美元。该弹由雷神公司和三菱重工共同开发,由诸多新组件组成,包括灵敏的导引头技术、先进的动力弹头和更大直径的助推器。

俄北方舰队卡萨托诺夫海军上将号护卫舰

俄罗斯不断强化多平台反舰能力。2020年8月,俄国防部表示,改进型苏-30SM战斗机将装备Kh-32新型超声速导弹。该弹由彩虹机械制造设计局研制,飞行速度马赫数4.4,射程1000千米,可打击水陆目标,该弹以前仅装备图-22M3远程轰炸机。2020年9月,俄罗斯表示称,装备Kh-35UE低空反舰巡航导弹的边界岸防导弹系统将于2021年底完成测试。该系统是舞会岸防导弹系统的机动版,其陆基运载平台集数种功能于一身,包括战斗指挥、侦察和目标指示等。2020年10月,俄国防部表示,俄北方舰队卡萨托诺夫海军上将号护卫舰在巴伦支海成功发射了一枚口径反潜导弹。导弹发射是此次系列认证试验的一部分。口径是俄研制的一型近程反舰和反潜导弹,装有一台三级固体推进剂涡轮喷气发动机,射程20~300千米。

日本正在开发一款新型空射反舰导弹

日本大力发展空基远程反舰能力。2020年2月28日,日本防卫装备厅表示,根据2017年签订的合同,三菱重工业公司正在为海上自卫队的川崎P-1海上巡逻机,开发一款新型空射反舰导弹。该弹是日本陆上自卫队现役12式陆基反舰导弹的改进型,射程将从目前的200千米提升至400千米,并于2020年2月10日由一架P-1海上巡逻机携载进行了首次试飞。

空地导弹远程化和蜂群化趋势明显

美國不断提升毁伤、生存和蜂群作战能力。2020年4月,美空军授予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一份价值8.18亿美元的合同,用于生产790枚增程型联合防区外空地导弹(JASSM-ER),相关工作计划于2024年11月之前完成。美空军计划于2021年,授出改进型JASSM-ER(即AGM-158D)导弹的首份合同,该型号将进一步提高毁伤和生存能力。2020年6月,美空军在爱德华空军基地使用F-16战斗机对灰狼巡航导弹样弹开展了系列挂飞试验。

日本不断拓展空地导弹射程。2020年9月,日本防卫省计划在2022年3月前,获得射程约500千米的空地导弹,其可以在敌方导弹射程之外发起攻击。该弹将是日本射程最远的导弹,将由F-35隐身战斗机携载。同时,日本将于2022年3月接收挪威研制的JSM反舰导弹,该弹可以安装在F-35的机身内,从而充分利用飞机的隐身能力。

责任编辑:陈晓芳

猜你喜欢
超声速反舰反舰导弹
欲速则不达
高超声速武器发展与作战应用前瞻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航母克星
创投圈盯上超声速
水面舰艇齐射反舰导弹
英法合作研制FC/ASW 下一代攻击导弹
中国反舰弹道导弹 让美“担惊受怕”
海军反舰导弹方队